门诊疑难病例会诊护理管理体会

2017-09-25 06:37马海英
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电子版) 2017年14期
关键词:疑难专科门诊

杨 扬,马海英*

(解放军第181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

门诊疑难病例会诊护理管理体会

杨 扬,马海英*

(解放军第181医院,广西 桂林 541002)

目的 探讨门诊疑难病例会诊护理管理的应用价值及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2016年8月我院门诊疑难病例多科室会诊患者138例的临床资料,总结会诊原因、会诊后转归、专科治疗及效果等情况。结果 诊断不明的病例为55.80%,诊断明确但治疗效果不佳病例为26.09%,涉及多个学科病例为18.12%,诊断不明是门诊疑难病例会诊的主要原因;会诊后住院接受治疗患者为53.62%,门诊治疗35.51%,转院治疗10.87%,大部分患者选择住院或门诊治疗;经过治疗后,痊愈35.2%,病情好转41.6%,无明显改善8.8%,死亡8.0%,失访4.8%,经过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痊愈或病情好转。结论 在处理门诊疑难病例时,实施多学科门诊会诊护理管理,可以使患者获得及时、准确的诊治,同时加强各学科之间的协作,提高整体医疗水平。

门诊疑难病例;会诊护理;管理体会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专科化诊疗模式逐渐代替了过去的“大科化”,临床分科越来越细,诊疗手段愈加多样化[1]。专科化诊疗模式具有自身局限性,给疑难病例的诊治带来不便,患者需要奔波多个专科门诊之间,不利于疾病的诊治[2]。作者通过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9月~2016年8月138例门诊疑难病例的多科室会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发现门诊疑难病例会诊护理不仅使患者获得及时、准确的诊治,同时加强各学科之间的紧密协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9月~2016年8月我院138例门诊疑难病例多科室会诊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67例,女71例,年龄18~52岁,平均年龄(35.9±4.2)岁。

1.2 会诊标准

首诊负责制基础上,①就诊2次仍无法明确诊断患者;②诊治涉及多个学科患者;③经过诊治后效果较差患者。

1.3 方法

1.3.1 门诊建立远程会诊室,会诊设备齐全,门诊疑难病例会诊制度健全,由不同学科的专科医生及护理人员组成。

1.3.2 会诊医师提前做好会诊准备工作,包括:准备病例及必要的辅助检查。

1.3.3 远程会诊室接到会诊申请后到远程会诊室,尽快组织相关专业水平、临床经验丰富的医师到门诊疑难病例会诊室会诊。内容:①由患者或家属介绍病情,申请会诊医师补充、汇报各项检查指标、首诊情况,提出会诊目的;②会诊医师详细询问病史,查体并查看相关检查资料,集体讨论分析,制定准确、全面的诊疗计划;③本专科医师接待复诊,并进行追踪复诊;④护理人员详细记录会诊经过及会诊意见;对选择住院治疗患者深入病房观察病情发展,门诊治疗患者进行定期电话随访病情或查看门诊就诊记录。

1.4 统计学方法

所有资料均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和百分率(%)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会诊原因

通过分析患者门诊资料,三种原因构成比显示诊断不明是会诊的主要原因。见表1。

表1 门诊疑难病例会诊病因构成比[n(%)]

2.2 会诊后转归

会诊后,大部分患者选择住院治疗或门诊治疗,只有小部分患者选择转院治疗。见表2。

表2 患者会诊后转归[n(%)]

2.3 治疗效果

选择住院或门诊治疗的患者,经过治疗后,大部分患者痊愈或病情好转,无明显改变11例,死亡10例,失访6例。见表3。

表3 患者治疗效果[n(%)]

3 讨 论

目前我国大部分医院的门诊以科室划分,为专病、专科的“一对一”诊疗模式,根据科室特点给患者进行针对性的诊疗[3]。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生活习惯的改变,人们的患病种类变得越来越复杂,常成多器官、多系统的损伤存在;此外,医学模式的不断更新,生物-心理-医学模式的建立,要求医生要用系统全面的观点看待问题,以人为本,采用多视角观察疾病的发生发展;从患者就诊体验角度考虑,专科门诊具有局限性,对于复杂的疾病无法综合全面考虑,患者常往返于不同科室门诊之间,影响患者获得有效、及时的诊治[4]。

门诊疑难病例会诊护理管理是一种整合门诊和多学科综合协作模式[5],是目前国际常用的一种多专科疾病协作诊治的新模式。由不同学科专科医生及护理人员组成,借助不同专科知识及先进技术设备,以人文本,以解决患疑难病患者就诊的实际问题,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诊治安排,做好会诊记录。经过回顾性分析发现,门诊疑难病例常见会诊原因为诊断不明确,通过多学科会诊后能够明确诊断,协助患者获得全面、及时的诊治,达到预期疗效,加强各学科间的紧密联系,提高整体医疗水平及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1] 孙 茜.多学科门诊会诊做实模式仍需努力[J].中国医院院长,2017,6(2):32-33.

[2] Stammberger HR, Kennedy DW. Paranasal sinuses Anatomic terminology and nomenclature. Ann Otol Rhinol larygol Suppl,1995,167:7-16.

[3] 何辅成,范仲珍,汪 昕.我国医院门诊多专科协作诊疗模式现状分析[J].中国医院管理,2014,34(8):30-31.

[4] 李钟仁,杜 勤,王敬茹,等.基于患者视角的多学科协作诊疗模式现状和对策研究[J].中国医院,2016,20(8):34-35.

[5] 何辅成,范仲珍,汪 昕.多专科协作诊疗门诊信息化建设和效果评价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2015,35(10):36-37.

本文编辑:张 钰

R47

B

ISSN.2096-2479.2017.14.175.02

马海英

通讯作者:马海英

猜你喜欢
疑难专科门诊
门诊支付之变
《左传》疑难考辨一则
大型辞书疑难字考释七则
中外医学专业与专科设置对比分析及启示
《全元诗》未编码疑难字考辨十五则
大型字书疑难字新考
汉字小门诊系列(四)
在联合中释放专科能量
论国内本科和专科的异同
汉字小门诊系列(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