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家整体的经济管理体制和经济、政治形势的变化使得与之紧密联系的财政体制频繁变动。财政体制由经济体制所决定,且服务于经济体制,我国的经济发展必然需要与之对应的财政体制模式。本文从财政支出规模角度研究自建国以来至今我国的财政变化,并分析其变化的原因。
关键词:财政支出规模、变化、原因
一、 前言
经济决定财政,财政反映并制约经济,这是财政与经济关系的本质所在。②自建国以来,我国人民与政府始终在为经济增长作出不懈努力。在经济管理体制变化的同时财政体制也在不断调整以更好地反映和服务于经济的发展,因此,财政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尤其是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更要重视财政的作用。
二、 财政支出规模
(一) 财政支出
1.核算口径
我国财政支出核算有大中小三种口径:小口径只包含预算内支出;中口径包括预算内支出和预算外支出;大口径除了上述两项支出还包括制度外支出。本文中,将采用中国统计年鉴上的小口径衡量我国财政支出。
(二) 财政支出规模
1.衡量指标
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通常用当年财政支出的绝对额表示。财政支出的绝对规模越大,表明政府活动范围越大,政府介入经济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范围越广。但是这一指标所反映的只是名义上的财政支出规模,缺少与以前年度的可比性。
另一种是财政支出的相对规模,常用的有两种方法:①当年财政支出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②当年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例。
三、我国财政支出规模的变化
本文着重分析自1949年以来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及结构变化,并将这60多年的发展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1953-1976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1978-1991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1992-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一)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财政支出规模逐年增加,经济建设支出和国防支出两项数额明显较多。在此期间,经济建设支出占比分别为25.5%,28.7%和42.6%,比重逐年上升。国防支出占比分别为41.1%,43.1%和33.6%;相对而言,社会文教费、行政管理费和其他支出总的支出占总支出的比例在20%—30%之间。可见,在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国家财政支出的重心在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上,这跟当时我国的国情和状况是相吻合的。
(二)1953—1976年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
在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我国的财政支出规模从1953年到1976年增长了近四倍,其中各类支出数额也同步上升。根据相关统计,在“一五”期间,我国财政总收入为1354.88亿元,相当于原定五年计划财政收入计划1309.41亿元的103.47%。五年财政总支出为1345.68亿元,相当于原定五年计划财政支出1286.06亿元的104.63%,整个去年计划的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9.2亿元,做到了财政收支平衡,并略有结余。③
(三)1978-1991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财政支出规模依旧呈扩大趋势,且短短十三年就达到了改革开放初期的三倍之多。同时,财政支出结构也逐渐发生变化,支出的重点开始从工业经济领域向农业、科技、教育等方面傾斜。
(四)1992-至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
根据已有数据,从1992年到2014年,财政支出规模明显扩张数倍。1992年到2005年,财政支出规模扩大九倍,而后在短短十年内又扩大近十倍,我国财政的支出规模不但逐年增长,而且增长率很高,规模扩张很大。
四、变化的原因
自20世纪以来,政府规模的增长成为社会科学研究领域里备受关注的问题,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一个普遍现象是财政支出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国外学者基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对影响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的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相关的财政支出增长理论。国内对财政支出研究较为系统的最早见王雍军的《中国财政支出实证分析》,他从公众需求和官僚拉动两方面来解释财政支出的增长。但总的来说,我国财政支出规模与结构的变化是因为当时的政府和财政职能转变与经济体制的变化。下面,本文将从政府财政职能转变视角来分析近六十年来我国财政支出结构与规模的变化原因。
1.过渡型财政(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从战时状态开始走向和平年代,国家的主要任务由解放战争转向经济恢复。在这种情况下,国家财政由革命战争时期的战时财政转变为经济恢复时期的过渡型财政。过渡型财政,是在满足战争需要的同时,尽力恢复经济建设的一种财政模式。
2. 生产建设型财政(1953-1976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
在生产建设型财政中,经济建设占财政总支出的首要地位。由于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党和国家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经济,财力的安排主要放在经济建设方面,与其他方面的支出悬殊甚大;第二,工业支出是经济建设支出的重点。第三,财政在集中的前提下适当放松。从“一五”时期就开始在集中的前提下适当下放权力,“大跃进”时期出现了过度放权,国民经济调整时期虽然财权重新集中,但集中程度并没有恢复到建国初期。至于“文化大革命”时期,财政权限下放的程度更大。
3. 分灶吃饭型财政(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全党工作中心进入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建设时期。新时期的经济建设是随着党的中心任务和方针政策的转变,新的经济运行方式,总体上是“国家调节市场,市场引导企业”的机制。生产建设型财政转向有计划商品经济下的分灶吃饭型财政,这种财政模式是一种从计划经济下的财政向市场经济财政过渡的一种财政形态。
五、结语
建国60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有计划商品经济时期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期。与之相适应,财政发生了过渡财政、生产建设财政、分灶吃饭财政3次重大转型。财政转型的原因和轨迹,充分证明了,财政是随着社会资源配置方式和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转变而转型。只有坚持了这条规律,财政才能正确地发挥其职能和作用,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为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 《中国统计年鉴》
[2] 叶振鹏,赵云旗,《新中国60年财政转型之研究》,
[3] 赵云旗,《新中国60年国家财政收支变化》,当代中国史研究,2009年9月,第5期.
[4] 赵梦涵,《我国“一五”计划时期的财政管理经验》,文史哲,1992年第5期.
①曹黎,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财政学专业,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实践。
①郭代模 高云正:《关于当前财政与经济关系的几点认识》,1990年5月
③赵梦涵,《我国“一五”计划时期的财政管理经验》,文史哲,1992年第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