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以上企业应用将上云大云4.0发布:移动淘金云服务

2017-09-24 11:01高超
通信产业报 2017年32期
关键词:企业应用云化智能

高超

预计到2025年,所有企业信息技术解决方案都会被云化,85%以上企业应用会被部署到云上。

日前,第一届中国移动云计算大会在江苏苏州举行。中国移动副总裁李正茂在会议上指出,数字经济转型过程中,云计算成为这一进程的基础和核心,市场潜力巨大。

原信息产业部部长吴基传也在会上表示,目前,云信息服务无处不在,有需求的地方就有云服务的供应商,充分体现了云服务的社会化、集约化、个性化特点。

自2006年亚马逊发布云计算服务S3,2009年阿里云成立至今,云计算已发展了十年。如今,云计算也不再简单的理解为云主机、云服务器,而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并且向金融、教育、医疗等多个领域渗透。而未来十年,云计算将成为企业的标配,并且向更加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企业云化进程加速

当前,行业数字化进程加速,正驱动着金融、交通、制造、政务等行业产业升级。为顺应产业升级,企业云化进程也在提速,并且从非关键业务和标准化应用的云化,逐步过渡到生产系统和关键业务的云化。

有研究表明,未来5年,企业向云化的转移将会直接或者间接影响超过1万亿美元IT开支。业界预计到2025年,所有企业信息技术解决方案都会被云化,85%以上企业应用会被部署到云上。

显然,云计算的发展将为ICT产业带来巨大的发展机遇。李正茂认为,各行业的数字化,在对“云、管、端”数字基础设施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时,也蕴含着巨大的数字红利,将给千百万企业提供更多的商业机会。

云计算的发展正在改变移动通信。过去移动通信基本完成了“沟通泛在”的要求和部分的“信息泛在”要求,如今更高的“信息泛在”、“感官泛在”、“智能泛在”要求移动通信网络走向敏捷化、开放化和软件化,这就是通信4.0,其根本特征就是虚拟化。

李正茂认为,云计算是虚拟化的关键,也是中国移动网络智能化的技术基础,更是中国移动业务生态化的关键能力、运营智慧化的使能手段。

一方面中国移动可以利用云计算的技术、产品和理念,创新自身的IT架构、网络架构、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提升体验和效率;另一方面中国移动可以发挥自身安全可信的品牌影响、高质量的连接与管道优势,通过打造统一云平台,面向企业以云服务的方式提供计算、存储、网络、通信、IoT、视频等服务,重塑B2B商业模式,扩大市场空间。

事实上,中国移动很早就启动了云计算的研究和应用。据了解,中国移动于2007年启动“大云”计划,正式开始了云计算、大数据的研究和应用。十年来,“大云”产品已经在推动中国移动IT技术架构变革和业务创新,在支撑各行业企业智慧经营和服务提升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包括建成了中国移动一级私有云,有着全球最大的OpenStack集群、最大的SDN商用集群。此外,“大云”还支持着中国移动公众服务云,目前已上线3000个物理节点,面向全网政企客户和互联网客户提供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等多种服务。

大云4.0上线

云信息服务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需求量巨大,且个性化、定制化特点日益突出,因此对IT力量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此,在本次大会上,中国移动正式发布大云4.0。据介绍,大云4.0融合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覆盖I/Re/S/M/A五层架构,实现大规模实例、多场景服务、跨行业应用,为各行业提供公有云、私有云、混合云、专有云、行业云总体解决方案。大云4.0主要包含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和平台产品,包括Hadoop系统、搜索引擎、PaaS平台、大云数据中心操作系统等26项核心产品,实现在大IT技术架构下的全新平台、服务和生态构建能力。

中国移动在云计算领域的努力不仅于此。在本次大会期间,中国移动云计算共创中心揭牌成立,中国移动、华为、浪潮、Intel(中国)、IBM(中国)等国内外合作伙伴将通过该中心,在开源发展、产品研发、解决方案提供、行业应用等方面共同打造云计算生态体系,利用云计算的技术、产品和理念,创新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提升社会各行各业的IT体验和效率。

同时,中国移动在本次大会上,面向政务、金融、教育等行业发布了一系列创新的云解决方案,帮助客户更好地推进企业应用向云迁移的进程,其中涵盖计算、存储、网络、安全、数据分析、数据库、开发测试、管理服务等层面,助力传统行业拥抱云,融入云。通过云驱动的技术和价值创新,企业的未来将迎来更智慧的决策、自动化的管理、敏捷的创新和开放的生态。

面向未来,李正茂表示,中国移动将与业界伙伴共同打造云计算生态体系,利用云计算的技术、产品和理念,创新商业模式和运营模式,提升社会各行各业的体验和效率,助力社会各行各业数字化转型进程。

云计算将走向智能化

如今云计算已经发展了十年的时间,前十年云计算从概念到實际信息服务,而后十年云计算由实际服务到深度智能服务。

为此,吴基传认为,云智能服务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挑战。一是,强大的计算速度和分析能力;二是,无缝覆盖的智能网络、超带宽;三是,新一代软件;四是,新的数据分析方法和体系。

其中,新的智能首先要求有强大的计算速度和分析能力,必然促使微电子产业的升级,产生新的适度智能需求的处理芯片。智能服务为实现万物互联,必须要求无缝覆盖的智能网络,没有时延,高速率,低成本的,超带宽。新智能服务必然要求有新一代的软件相适应,完全从原有体系软件的创新可能不够,需要研究人脑神经元网络结构相适应的软件来提升计算机的能力。新智能服务必然对超海量数据,各种数据表现形态产生的可贵资源进行混合型适时分析,必须探索新的数据分析方法和体系。

云智能服务对以上四个方面提出挑战,也提供机遇。吴基传认为,实现智能云要以科学精神、创新、实践、再创新、再实践,在完成信息智能服务云的同时,还要研究维护云服务的智能安全云。这是一项未专门涉及的领域,用技术来保卫云服务的安全,给人类使用一个安全可信感。大型国有网络企业责无旁贷,也是其一项重要社会责任。endprint

猜你喜欢
企业应用云化智能
面向云化的核心网架构分析
核心网云化技术的分析
微信营销在企业应用中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国SaaS企业应用平台行业研究——在互联网风潮中稳步增长
浅析设备维修管理系统在化工企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