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国企涉外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2017-09-23 17:37张舒然
科学与财富 2017年26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国有企业

张舒然

摘 要: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不断发展,我国经济与国际联系更加密切,涉外事务管理重要性逐渐显现,涉外人员与海外接触较多,其自身素质水平影响着国企国际形象。为了促进我国国际市场竞争力提升,适应新的市场经济形势,作为我国经济基础的国有企业需要提高自身服务水平,促进涉外工作能力提升,做好涉外工作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从而为国有企业海外业务拓展提供条件,提高国有企业国际化水平,树立良好国际形象。本文通过阐述国有企业涉外工作主要内容以分析做好涉外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高涉外人员思想政治素质措施,为国企涉外工作能力提升提供条件。

关键词:国有企业;涉外人员;思想政治

国有企业在国际交流中占据重要地位,是公共外交主体,在世界经济联系日益紧密的新形势下,越来越多企业开展跨国经济活动,国有企业作为跨国经济交流主导,更要求提高涉外经济活动能力。随着经济发展以及国际市场竞争力提高,我国国有企业涉外范围扩大、逐渐渗透到日常工作中各个环节,涉外工作拓展给国有企业带来新的挑战。但挑战同时也是机遇,促进涉外工作能力提升、转变涉外管理形式受涉外人员素质水平影响,涉外人员接触国际事务较多,思想政治意识难以把控,如何开展涉外人员思想政治工作以提高思想素质成为国企外事管理工作重点。

1 国企外事管理中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问题

1.1 缺乏重要性认识

外事管理工作涉及国家对外形象,是提高国企国际市场竞争力的重要措施,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行能夠促进涉外工作人员素质提升,增强对国家的自信心与责任心,拥有坚定立场,提高工作凝聚力,使国企在全球经济中占据一席之地。但许多外事管理人员缺乏对思想政治工作重要性认识,没有意识到思想政治与经济间相互联系,盲目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思想政治工作,导致外事管理出现问题,许多涉外人员立场不坚定,给国企经济带来损失,不仅影响国企自身形象、还在国际带来不良影响。

1.2 思想政治工作缺乏创新

涉外人员长期接触外事工作,具有较高先进性,为了促进思想政治工作效用发挥,必须适应国际形势,在了解涉外人员思想状况基础上开展。但在实际工作中,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缺乏创新精神与工作热情,仍然使用传统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观念落后,无法使涉外人员产生认同感,也不适应国际化发展形势。

1.3 思想政治工作脱离实际

外事工作与国际市场紧密联系,变化发展较快,但部分国企思想政治工作与发展趋势不相适应,对涉外人员关心的问题不能清晰明了地提出有效解决方式,阻碍了国企外事工作发展。思想政治工作没有坚持群众基础,实践能力差,无法令涉外人员产生共鸣,对其外事工作不具备指导能力,难以落实,给涉外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带来难度。

1.4 思想政治工作成为形式

涉外人员工作特点要求国有企业外事管理提供实践性较强的管理制度与方案,作为外事管理中重要环节,思想政治工作同样要求提高实践能力,但在实际工作中发现,部分国企思想政治工作没有落实,是对政策制度的生搬硬套,缺乏与工作实际相联系,导致效用无法充分发挥,涉外工作人员思想政治水平不能得到有效提高。

2 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涉外人员思想政治工作的方法策略

面对当前局面,企业应把思想政治工作的重点放在教育涉外人员统一思想,想法设法打造安全优质服务,强化管理增效益上来。现为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略谈几点个人想法:

2.1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力求“两个突破”

一是要在求“实”上有所突破。在目前企业不断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涉外人员的队伍构成、思想观念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就要求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必须由虚变实。要紧密结合企业实际和广大涉外人员的思想状况,深入调查研究,倾听涉外人员呼声,摸清涉外人员思想脉搏,关心涉外人员疾苦,抓住问题症结。特别是在工作分工、晋级长薪、岗位成才、评先评优等“敏感性”方面,要预见可能出现的矛盾和问题,及早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深入的宣传和细致的思想教育工作,不断把思想政治工作做细做实。

二是在求“深”上有所突破。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要结台本单位实际,细化教育内容,既要有长远规划,又要有近期安排;既要有宏观要求,又要有具体措施;要针对涉外人员的不同层次、不同思想反映、不同任务特点确立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的教育手段,提出不同的要求;要从拓展深度与广度入手,切实从单纯依靠政工干部的肤浅说教中解脱出来,建立起企业、部门、班组相关部门“三者联动”的“大政工”工作机制,同时要充分发挥各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广大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思想政治工作渗透到企业各个层面、各个环节,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使思想政治教育向纵深推进。

2.2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要抓好“三个着力点”

首先,要着力解决好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问题。要防止两种倾向:一种是“重涉外人员、轻干部”;另一种是教育者忽视自身教育“灯下黑”。事实上涉外人员与干部、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完全不存在谁需要教育、谁不需要教育的问题,只是在教育内容上有所侧重,教育方法上有所区别。从根本上说,干部特别是政工干部素质的高低、形象的好坏,都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到每一个员工。这就要求政工干部要不断提高政治、业务素质,在工作中身先士卒,冲锋在前,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这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方法。

其次,着力解决好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问题。面对多样化的社会现实,企业思想政治工作要适应形势变化的需要,深入研究不同层次、不同条件下干部涉外人员的思想状况及其变化规律,把握他们的思想活动脉搏,切实把问题找准,把方法用活,做到有的放矢。要经常深入基层和一线,与涉外人员及时沟通,帮助涉外人员解决工作和生活中遇到的困难,为涉外人员办实事、办好事,把好事办实,把实事办好。尤其是当涉外人员思想上出现问题和生活上遇到困难时,要及时地找他们谈心交心,帮助他们卸掉思想包袱,解除疑惑,让涉外人员心通气顺,心情舒畅,从而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当中。

结束语

国有企业国际化进程逐渐加快,外事管理规模逐渐扩大,给涉外人员思想政治工作带来挑战。提高涉外人员思想政治水平有利于完善国企外事管理能力,为国企树立良好国际形象,提高涉外人员责任心与工作积极性,促进凝聚力提升,为国企国际竞争力提升提供条件,是国有企业经济效益提升与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白建红.浅析思想政治工作在企业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作用[J].党史博采(理论),2012(11).

[2]周古月.基于社区文化建设探求社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创新[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03).

[3]刘洋.关于社区思想政治工作的几点思考[J].现代商业,2012(21).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推进“科改示范行动”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国有企业加强预算管理探讨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完善国有企业内部审计工作思考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