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篇高考满分作文的三个点赞

2017-09-23 22:45张海洲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17年8期
关键词:大婶男子细节

张海洲

抬头活着

山东一考生

她,天天在广场上给人擦鞋,她的儿子正在读研究生,她需要钱。

“擦鞋的,帮我刷干净!”声音中略带蛮横。她微微抬头,看到一张成年男子的脸孔,旁边是一个双眼水汪汪的小姑娘,小姑娘眼中闪烁着快乐的光泽。男子看到她抬头,眉毛一拧,转过脸去。她方才反应过来,站起来让出竹椅给男子坐。男子毫不客气地一屁股坐下,竹椅发出一声尖锐的嘶叫。男子又一皱眉,哼了一声。她蹲在男子脚旁,男子将脚一抬,放上了鞋架。她眼光扫向旁边的竹篮,捏出一瓶鞋油。她一只手一捏,另一只手并着向前一送,横着一扫,黑黑的鞋油在阳光下发着耀眼的光芒。她的脸上密密地布着汗珠,她抬起手,衣袖轻轻擦过脸庞,在将鞋油放回后又抽出一只鞋刷,手握着鞋刷开始灵活地翻飞起来,像一只黑色的蝴蝶。

“奶奶好棒哦!”女孩不禁喝起彩来。

男子双眼向上一翻,女孩撅着嘴,撇过头去。

不久,黑色皮鞋在阳光下熠熠地闪着光芒。男子见状,从袋中抽出两元钱,递过去,脸上尽是鄙薄。她低着头,站起身来,伸手准备接过钱,此时,钱无意地滑下男子的手。男子扬长而去,俯下身对女孩说:

“不好好读书就和她一样刷鞋!”

她蹲在地上,头低低垂着,伸手捏着那两元钱。两滴泪珠划过脸庞,混着炙热的泥土,散发出闷热的气息。

一双布满灰尘的球鞋在她面前停了下来,她眯着双眼,才依稀辨认出这本是一双白色球鞋。她习惯性起身,让出竹椅。还未开腔招呼,球鞋主人先开腔了:

“大婶,听说你鞋擦得特别好!”

她愣住了,这话中不带一丝讽刺的年轻声音让她不禁抬起头。是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白净的脸蛋上架着一副黑边眼镜。

“大婶,帮我刷刷呀,这鞋都脏得不像样了,妈妈说您擦得好,真是不假。哼哼,次次擦鞋,别人都问我几年没擦了,真是!”

少年语气中浓浓的自嘲让她藏在黑暗下的脸不禁绽出一抹微笑。很快,鞋子擦好了。少年从身边掏出三张崭新的红色人民币。她一愣,结结巴巴地說:

“这,这,只要两块钱啊。”

少年说:“大婶,这是给你的,请你帮我个忙,”说着,把钱塞到她手中,“我还欠一幅肖像画,大婶,帮帮我吧。这三百块钱就算我给您的酬劳。帮帮我吧,大婶。”少年抱拳放在下巴处,撅着嘴,一幅可怜兮兮的样子。

“可,可,可俺丑啊……”

“哪有,大婶,您很漂亮的。”少年真诚地望着她,她只好无奈地点点头。

她收拾好东西,跟着少年来到一个小院子里。夕阳斜斜地照在院子里,给院子里每一样物品都笼上一层绯色的光芒。

“大婶,我尽量快,不耽误您的时间。”她嗯了一声。

少年收拾好画具后,捏起画笔,开始在洁白的纸张上轻轻地描画起来,突然,他的画笔停滞了,

“大婶,您不抬起头我不好画啊。”

“可,可俺不会毁了你的画吗?”她还是不敢。

少年将画笔搁到一旁,皱着眉说:“您是不是不相信我的画技啊?”

“不,不是的,是,”她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是俺太丑,俺是乡下人,会污了你的画。”

“大婶,您是这个世界上最善良最美丽的人之一,您是劳动者啊!”

她犹豫着抬起了头,一双乌黑的大眼眼望向少年。

“对,就是这样,保持,很快的。”

不久后,在一次画展中,一幅作者名不见经传的肖像画远远地挂在最显眼的地方。画像中,一个妇人望着远方,带着微笑,满意地抬着头,一双大眼闪着光芒。画名叫《抬头活着》。

一个中年男子拉着一个小女孩进来参观,小女孩双眼水汪汪的,一闪就冲到画下,扭过头对男子说:

“爸爸,是那个刷鞋刷得好棒的奶奶!”

男子侧着头,双眼盯着画像,眉头紧锁,努力搜寻着记忆中这个人的影像。

点赞一:“对比”是记叙文最好的构思

山东卷作文材料的核心是表现书店工作人员对“流浪者、拾荒者”这些无家可归人员的善待与尊重。如何表现尊重与不尊重,善待与非善待?取两类人的不同态度对比一下,就可一目了然。通读《抬头活着》这篇作文,“对比”是一眼就能看出的写作手法。中年男子鄙视女主人公刷鞋这个低贱的职业,所以他对自己的小女儿说:“不好好读书就和她一样刷鞋!”少年学生尊重女主人公的劳动,所以他对女主人公说:“大婶,您是这个世界上最善良最美丽的人之一,您是劳动者啊!”孰是孰非,一目了然。该考生在鲜明的对比中表达了自己的立意——应该善待社会最底层的服务人员,他们一样有做人的自尊。

鲁迅先生写《拿来主义》,先破后立,用对比;曹禺写《雷雨》,三十年人事变迁,用对比;司马迁写《廉颇蔺相如列传》,负荆请罪,用对比;“烛之武退秦师”之所以成功,也是得益于入情入理的对比。有对比才能看出问题,有对比才能找出差距,有对比才能增强说服力。这是常规的思维模式,不需要费多大脑筋,值得来年的考生学习借鉴。

点赞二:人物对话传递浓浓的生活味

人物对话是本文的最大亮点。这篇作文一半的文字是用对话的形式呈现,这就如同现实生活场景的再现,一下子把读者拉进了作文,让人想读下去,读后还有回味的空间。作文归根结底是语言的艺术,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有很多,最主要的方式还是应当让人物开口说话。人物多对话,生活味就浓了,作文就接地气,人物就如同站在读者的面前,就是活生生的人。在这篇作文中,小作者寥寥几笔,就将“中年人的傲慢,小伙子的热情,刷鞋女的胆怯,小女孩的纯真”表现得淋漓尽致。

著名作家廖玉蕙说:“对白可以稀释行文的稠密度,并巧妙地让人物个性毕显,让阅读增加明朗的快感。”可见语言既是人物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又是人物展示性格特征的镜子,还是人物袒露内心世界的窗户。“如闻其声,如见其人”,既是对作家塑造生动人物形象高明技法的赞叹,又是语言描写的功能和作用的体现。来年的考生应谨记:对话,是表现人物性格的捷径。能对话的,尽量不叙述;心里想什么,让主人公从嘴里说出来。一个讲话的人就是“立体的、活着的、亲切的”人。

点赞三:细节描写见出语言功力

细节是小说的生命,也是记叙文的生命。《抬头活着》能获得满分,细节描写功不可没。

“男子双眼向上一翻,女孩撅着嘴,撇过头去。”男子的鄙视,孩子的不满全在这三个动词里。

“男子见状,从袋中抽出两元钱,递过去,脸上尽是鄙薄。她低着头,站起身来,伸手准备接过钱,此时,钱无意地滑下男子的手。男子扬长而去。”作者刻意安排钱掉到地上这一细节的力量非常强大,瞬间就放大了人物性格。这样的场景在电影电视中并不鲜见,很有视觉冲击力。

“她蹲在地上,头低低垂着,伸手捏着那两元钱。两滴泪珠划过脸庞,混着炙热的泥土,散发出闷热的气息。”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柔和、倔强,坚强的女性形象跃然纸上——虽艰难而不退缩,再贫困也要坚持。

女孩的安排在文中颇有深意,以小见大,以小羞大。情节上做到首尾呼应,叙事周全。

一滴水见出太阳的光辉,一个好的细节能让主人公的形象一下子就丰满起来、立体起来。精彩的细节不会从考场上掉下来,功夫在平时。方法就是细心的观察加上大胆的想象。不朽的细节都是细心观察结出的硕果,所以做生活的有心人是第一位的。这也简单,在日常的生活中,凡是看到不同寻常的画面,触动心灵的画面,统统记到本子上。然后辅之以想象再现,强化某一细节在大脑中的印象。法国著名女作家乔治·桑曾经这样感慨地说:“生活中的点滴感动,永远存在于只要我们伸出手,就可以捉住它的地方。”为什么说作家有一颗比常人敏感得多的心,其实就是因为作家有一双比常人敏锐的眼睛。看星星看月亮,不如去看一看父母、老师、身边的同学。看看他们对什么事情最感兴趣,看看他们喜怒哀乐时的神情,你就会觉得我们的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作者通联:江苏滨海中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大婶男子细节
嘟嘟熊家的百货商店(二十一)——鹿大婶买卡纸
以细节取胜 Cambridge Audio AXR100/ FOCAL ARIA 906
2019年下半年男子棋手等级分
企鹅大婶面包店
从男子力保卫战开始
留心细节处处美——《收集东·收集西》
细节取胜
男子买执照骗47万拆迁款
要饭的等急了
满脸通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