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扬
【摘 要】 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融资模式作为现今稳定、高效、成熟的项目投融资与建设手段,在国内外得到了普遍认可,并在城市基础设施或具有明显公共服务属性的项目建设中得到了迅速推广与成功运用。论文将以宜昌城市轨道交通为例,重点分析该项目在运用PPP融资模式进行运作的过程中可能遇到难点,并对其进行剖析并形成可行性解决方案及对策,为宜昌城市轨道交通中运用PPP模式进行投融资、建设及运营提供合理的、可操作性的决策参考。
【Abstract】 As a stable, efficient and mature project investment and financing and construction means, PPP (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financing model, has been generally recognized at home and abroad, and it has been quickly promoted and successfully used in the urban infrastructure or in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with obvious public service attributes.Taking Yichang urban rail transit as an example, 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difficulties in the process of using PPP mode in this project, and presents the feasibility scheme and countermeasures, so as to provide a reasonable, operational decision-making reference for the financing,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using PPP mode in Yichang urban rail transit.
【关键词】PPP融资模式;城市轨道交通;应用难点与对策
【Keywords】PPP financing mode; urban rail transit; application difficulty and countermeasure
【中图分类号】U21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069(2017)09-0062-02
1 引言
宜昌市政府自2015年大规模采用PPP融资模式进行城市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来,采用PPP模式的建设项目已落地两批超75个,总投资超770亿元,涵盖市政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文化、养老、医疗等16个公共服务领域。截至2017年4月,正在建设或已完成的有:宜昌市儿童医院、公交候车亭、危险废物处置中心等代表性PPP项目,为宜昌城市发展及公共服务需求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也为具有公共属性的项目积累了一系列运用PPP模式开展建设的丰富经验。不过,在宜昌城市轨道交通中运用PPP模式进行投融资、建设及运营尚属首次。笔者将以宜昌城市轨道交通为例,重点分析该项目在运用PPP融资模式进行运作的过程中可能遇到难点,并对其进行剖析进形成可行性解决方案及对策,为宜昌城市轨道交通中运用PPP模式进行投融资、建设及运营提供合理的、可操作性理论参考,旨在推动PPP模式在宜昌城市轨道交通领域更好更快的发展。
2 基于PPP融资模式的宜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应用难点
宜昌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模式的成功应用离不开良好的宏观层面与微观层面的运行条件支持,笔者认为,这两个层面的运行条件应从国内法律及政策制定层面、市场环境及监管层面、项目属性及运营机制层面入手,全面分析研究该模式在宜昌轨道交通项目建设中可能遇到的应用难点。
第一,国内法律及政策制定层面。首先是国内对于采用PPP模式建设的项目无明确、专门的法律来界定该事务的应允范围,法律支撑相对滞后。国内在2013年全面部署推广PPP模式的城市基础设施或具有明显公共服务属性的项目投资建设以来,其法律監管依据依然按照2003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执行,由于PPP项目在实际实施过程中,需要遵照执行的法律法规体系过于滞后,不能适应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进行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新形势、新要求。而且财政部在2017年制订了专门针对PPP项目监管的《PPP条例》尚处在面向社会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是否能尽快通过并执行尚不得而知。可以预见宜昌城市轨道交通运用PPP融资模式进行建设缺乏可具体执行的法律规范。如果地方政府主动监管、主动执行力不强会导致项目监管推诿或混乱,甚至出现有机可乘的“灰色空间”出现;其次,法律法规监管出现“真空”,必然使相关引导性政策难以成型,这样直接导致有意向参与宜昌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的社会资本兴趣降低,甚至造成寻找不到优质的社会资本进行合作,更可能致使该项目“胎死腹中”,给社会带来不良影响。
第二,市场环境及监管层面。宜昌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模式的运用核心就是需要通过市场环境,寻找到一个能和政府共同合作完成PPP项目的优质社会资本实体。参与PPP项目的优质社会资本的产生需要靠市场环境来进行筛选。市场环境的本质是市场竞争,有充分市场竞争的市场环境能最大概率地挑选到优质的社会资本进行PPP项目合作,政府挑选优质社会资本进行合作的有效手段就是通过各种媒介,进行广泛、公平、公开、公开的招标[1]。否则,直接影响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开展项目建设的质量,甚至滋生暗箱操作的违法违纪行为,严重损害政府公信力,导致项目推进难以为继;即便是有了与政府合作的优质社会资本在进行项目推进,政府部门不能只合作,不监管。合作并不意味着政府方面可以撒手不管,政府必须对该项目外部环境与实施框架进行组织与制定。在该项目全过程的管理中,社会资本实体必须接受政府、社会公众和第三方评价机构的综合监督与评价,通过客观评价来督促与保障该项目的正常实施。宜昌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模式的运用,如果脱离市场环境及监管层面的约束,可能大概率出现政府被迫“接盘”的现象,反而加重了政府财政支出,形成新的政府债务。endprint
第三,项目属性及运营机制层面。市场发展规律表明,市场回报率越高,社会资本参与市场活动的积极性越高。不过,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缓解城市居民出行压力的重要交通工具,具有明显的基础公共服务属性,此类项目普遍存在,投资巨大、建设周期长、项目公益性强、固定资产占比巨大、运营收益低的特点,导致优质社会资本望而却步;即便是完成项目建设,在持续经营阶段,由于城市轨道交通明显的基础公共服务属性、尚不成熟的项目风险、项目收益分摊机制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运用PPP融资模式的宜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出现投资不足、建设周期拉长,甚至导致项目建设失败[2]。
3 基于PPP融资模式的宜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应用对策
第一,建立健全专门的PPP项目法律体系,制定完善稳定的引导性政策。从国内近几年发展PPP项目的向好形势来看,笔者建议应从国家层面出发,采取国家统一对PPP模式进行专门立法。从宏观方面建立PPP项目从发起、投融资、落地建设、运营风险及收益分摊、项目移交与清算方面的法律规范、法律监督、纠纷处理规则体系,是PPP项目走向规范化、制度化的唯一途径;从地方政府层面出发,因地制宜建立完善稳定的PPP项目引导性政策,是加快宜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保障优质社会资本投融资积极性的有效方式。最终通过法律与政策的“双管齐下”为项目建设提供可靠的必备保障条件。
第二,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氛围与有效的监管机制。参与PPP项目的优质社会资本的产生需要靠市场环境来进行筛选。市场环境的本质是市场竞争,有充分市场竞争的市场环境能最大概率的挑选到优质的社会资本进行PPP项目合作,坚持宜昌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信息广泛公开[3],坚决按法律规范执行进行公平、公开、公开的招投标行为,是地方政府从源头上净化市场环境的核心,是预防暗箱操作和违法违纪行为发生的最有效手段;完善监管机制和正确行使监管职能,是保障宜昌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平稳落地、建设与持续运用的重要手段。要建立科学、合理、客观的第三方监督评价体系与机构,让项目全过程运行在阳光下,主动接受政府、社会公众和评价机构的综合监督与评价,通过主动行使监督权来督促与保障该项目的正常实施,防止宜昌轨道交通建设脱离市场环境及监管层面的约束,预防政府被迫“接盘”的现象。
第三,拓展PPP项目收益渠道,建立完善的风险与收益分摊机制。在保障公共服务属性不弱化和线路收益不下降的前提下,积极探索和开发宜昌轨道交通运营收益的新渠道,如项目沿线土地、區域优先开发及收益权的取得,沿线其他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建设与相关物业管理权的取得,项目特许经营权的延长,都是促进收益增加,降低项目运行成本的重要手段。通过明确政府与社会资本的权利及义务,避免宜昌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风险的出现,进一步促进双方合作积极性。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基于PPP融资模式的宜昌城市轨道交通建设应用难点与对策,核心在于从项目本质发现主要问题。只有正确把握了宜昌城市轨道交通PPP模式可能出现的问题,围绕公共服务需求这一关键点,采取因地制宜的正确处理问题的方式方法,最终能为宜昌城市轨道交通中运用PPP模式进行投融资、建设及运营提供合理的、可操作性的决策参考。
【参考文献】
【1】王海兵,汤启如,彭启发. 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模式的系统化方案设计研究[J].会计之友,2016(14):63-70.
【2】高晓磊.杭州城市轨道交通项目PPP融资模式应用研究[D].杭州:浙江理工大学,2015.
【3】汤启如.城市轨道交通PPP融资模式应用研究[D].重庆:重庆理工大学,20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