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条“葛宇路”,中央美术学院的应届毕业生葛宇路火了。
过去4年里,这个1990年出生的武汉男生多次出现在北京百子湾附近一条长约452米的小路上,他给这条路命名为“葛宇路”,“葛宇路”也被收录入地图。乍看之下,这个带有限速、禁止停车等标识的路牌与其他路牌并无不同。使用“葛宇路”3个字,也可以准确导航、订餐和收发快递。
前不久,葛宇路将《葛宇路》作为毕业作品,在中央美术学院毕业展上展出,一篇《如何在北京拥有一条以自己命名的路》的帖子也在网上热传,“葛宇路”山寨身份最终被曝光。随后,北京路政部门介入调查,称这条被私人命名的道路不合规章制度,将予以拆除。7月13日下午2点30分,“葛宇路”路牌被拆。
從网络走红到路牌被拆除,不过两天时间,然而这条往日人车稀少的小路,已经被默认为“葛宇路”长达两年,被拆除的路牌也已经矗立5年之久。
解读 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城市发展越来越快,城市外延不断拓展。然而,城市管理却没有跟上:有的市政道路修好后,长期没有命名,没有路灯,没有交通指示标志。“葛宇路”路牌用令人尴尬的黑色幽默提醒我们:城市管理应该更加精细化。本素材适用于政府职能、公民权利、行为艺术等话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