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静
(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31)
关于当下精准扶贫的难点和对策思考
□吴晓静
(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 四川 成都 611731)
精准扶贫一直以来都是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必须高度重视,任务艰巨。本文对精准扶贫实施过程中的难点、关键因素和失败的陷阱进行了总结。在精准扶贫的实施过程中,存在着瞄准难,扶贫方法难、效果评价难、稳定脱贫和持续脱贫难等问题。在扶贫过程中,态度是关键,无论是被扶贫者的思想还是扶贫者的思想都需要转变;方法是基础,以参与式方法推进精准扶贫是切实可行的;此外,扶贫过程中还要重视一些诸如乱承诺、陷入历史纠纷、与扶贫对象节奏不合拍等可能导致失败的陷阱。还要重视扶贫过程中相关环节的操作,为此本文总结了扶贫的关键环节。
精准扶贫;难点;参与式方法;失败陷阱
精准扶贫工作是一项艰巨的任务,也是贫困县地方政府的主要任务,政府和社会要全面投入,必须要从思想和行动上都高度重视。然而通过总结发现除了在精准扶贫实施过程和中间环节的难点之外,还存在以下难点:
“精准识别”是精准扶贫工作的基础和前提,是精准扶贫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只有将扶贫对象准确识别,才能开展有针对性的帮扶工作。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贫困农户的识别是精准扶贫的关键环节和首要任务,也是精准扶贫要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虽然按照收入标准识别贫困农户或贫困人口的方法简单明了,但在精准扶贫的实施过程中却很容易出现偏差[1]。在贫困户识别中,收入算不准是关键问题。调研发现,我们常听到的一句话就是:“凭什么他家是贫困户而我家不是”。可见,如果贫困户识别不精,容易引发一系列复杂的社会问题。
在精准识别过程中,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不同的贫困户采用不同的对策,分类治理。我们可以采用多维贫困标准,建立贫困户数据库,除了考虑贫困户的收入因素以外,还可以把贫困户人口的健康程度、家庭负担率等作为参考依据[2]。在当下的新媒体环境下,应用大数据技术对精准识别的贫困人口进行分类,分析梳理不同的致贫原因,贫困户信息拍照登记造册,跟踪现状。
精准扶贫工作的本质就是要帮助能力不足的穷人提高能力来达到让他们自己有能力脱贫的目的。但是必须让贫困户明确自己是脱贫主体。很多贫困户存在“你要扶贫,帮助我,不是我要脱贫”的错误思想,责任外部化和“等、靠、要”思想严重。而精准扶贫必须做到责任内部化,脱贫责任必须要让贫困户承担起来,贫困户要认识到自己才是脱贫主体,否则主体不明确,精准扶贫不能长久。而稳定脱贫极为不易,我们要帮助贫困户实现“最后一公里”。那么除了让贫困户建立自信心之外,还要让他们具备自我发展能力。
对于精准扶贫的效果,谁来评价?评价的标准是什么?效果好坏如何评判?这些都存在很大的变数和风险。
精准扶贫应该关注扶贫方式,帮助指定对象脱贫是硬任务,找到好的方法是工作难点。扶贫新手专业性弱,把农村和扶贫看得太简单,不重视工作方法,短期行为较多。
实施精准扶贫,首先要让贫困户转变观念,比如从基本的做起,要遵守村里的关于扶贫的各项规定、在流动资金的使用上做到守信用,按时归还等等。
精准扶贫不仅仅是针对单村单户,而是要整村推进。没有人是能够脱离村里的背景环境实现个人发展的,否则容易引发一系列的新的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贫困村的发展要在优先考虑贫困户的收益的情况下整村推进。
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导致失败的陷阱不得不重视,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扶贫者姿态高高在上,提不靠谱的建议。这是扶贫工作者的大忌,不能融入到贫困户当中去是不能体会到贫困户到底需要什么,贫困户的实际情况究竟是怎样的;
二是对被扶贫区的复杂情况缺乏敏感性,陷入贫困区的历史纠纷。被扶贫区有其背后自身的恶劣环境和条件,有的是民族地区,其历史遗留问题和民族问题更为复杂;
三是和被帮扶对象的节奏不合拍,忽视和被扶贫者达成共识,采用不合适的效率观点。贫困户有自己的节奏,扶贫过程中不能一味注重成果,设定条条框框、定点必须完成等条件。我们可以在过程中可以督促扶贫进展情况,但是不能把市场的风气带进扶贫,不能单纯的计算投入产出比,一味追求效率,求快不求实,搞政绩工程。要用发展的眼光看扶贫,关建是做好能力建设才是长久发展之计;
四是缺乏社会公平视角,这样容易引发新一轮的社会问题;
五是大包大揽。在扶贫过程中不能“大包干”,帮扶机构所起的作用是帮助,而不是执行,执行的主体始终是贫困户自身。
六是乱承诺,承诺必须在了解贫困区各种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做出,而不能盲目乱承诺。
在精准扶贫的实施过程中,不能只是为了成果而采取完成应付式,在扶贫绩效上凑数字、给贫困户送钱送物的做法是暂时的。扶贫制度不能“假公开”,做纸上工程,不落到实处,制度必须是可操作可修改的,而且是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运用和变动的,而不是一成不变的。我们在扶贫过程中要做到真扶贫、真把式,瞄准提高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和持续稳定脱贫的大方向,对贫困户的脱贫结果应该有更高的追求。
用参与式方法帮助目标群体,要掌握的几点关键原则:一是要牢牢盯住目标群体;二是要让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切记是参与而不是决策。三是坚持社会公平视角,这里强调的公平主要是涉及到扶贫资金的公平使用,建议采取流动使用的方式,到期本息归还,再给需要的贫困户使用,让资金流动接力起来,循环到村到户。四是在精准扶贫过程中实现贫困户的能力建设,扶贫者及时有效地对贫困户进行支持。
在此,笔者总结了扶贫的关键模式如下:
精准扶贫虽然任务艰巨,面临很多的难点和问题,但是只要思路清晰,重视导致失败的陷阱,充分利用新技术,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环环相扣,一定可以取得显著效果。
[1]汪三贵,等.连片特困地区扶贫项目到户问题研究
[J].中州学刊,2015(3).
1004-7026(2017)14-0013-02
F323.8
A
10.16675/j.cnki.cn14-1065/f.2017.14.005
吴晓静,系电子科技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与传播系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