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秦文
(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13)
我国农业标准化现状及发展思考
郑秦文
(福建省标准化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13)
发展农业标准化是我国现代农业生产的一个重要课题。通过分析我国农业标准化的现状,对我国农业标准化的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农业标准化;标准化体系;发展思考
我国农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改革攻坚阶段,在农业现代化、国际化逐渐增强的时代背景下,农业标准化对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维护农业生产与生态平衡、促进“三农”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农业标准化是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关键因素、是科技成果转化为农业生产力的坚实桥梁、是关系到群众切身利益的热点问题。开展农业标准化工作,不仅是“十三五”会议精神的基本要求,也是加快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迫切需要,更是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的战略举措。
现阶段,我国农业正朝着集约化方向发展,农业标准化恰恰契合了新时期政府部门应用科学技术指导农业生产与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规范农业生产过程、增加农村居民收入、保持生态平衡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开始重视农业标准化工作的进程,特别是近几年,农业标准化工作得到了里程碑式发展,“标准化+”拓展了新领域、标准化改革取得了新突破、标准国际化迈上了新台阶。随着民众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要求逐步提高,国家在15个省的26个地区开展了新型城镇化、标准化试点,推动了城乡协调发展,提高了“标准”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有力地支撑了中国特色新型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一套包括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环境保护以及农业管理等方面的农业标准化体系。
健全标准化体系,就是要从种植业、养殖业等具体行业层层推进,全面实施标准化。通过各省级农业部门的统筹规划、推广宣传,建立新型农业标准化试点,以点向面逐步推进。同时可以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结合我国特色国情和农业发展实际情况来制定符合我国农业生产的技术标准。对老化、过时的标准展开复审和修订工作。增强国民的品牌意识,将农业品牌化与农业标准化更好地结合在一起,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以品牌为导向,以标准为指导,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坚实基础。
广大农民、农业生产企业是农业标准使用的主体,没有使用主体的广泛参与,标准就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因此,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和网络等信息化平台加大农业标准的宣传力度,提高广大农民、农业生产企业对标准的认知度,使其充分意识到标准化是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提高市场竞争力、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途径。加强对规模化、集约化的农业生产企业进行技术指导和标准服务,并将其品牌化作为示范标准,从而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农业标准化离不开标准使用主体,更离不开政府的重视和扶持。农业标准化实施过程中,经常会受资金短缺、政策变革等影响,阻碍了标准化工作的顺利开展。农民在增加成本而又不能确保盈利的情况下拒绝按照“标准”操作,这也给标准使用率的提高带来一定难度。在信息化背景下,政府的管理观念和领导方式也不应一成不变。在意识到农业标准重要性的同时,也应该意识到政府在标准实施过程中是为其服务的,而不是强硬的领导。一定要进行合理的引导和支持,整合资源,完善市场监管机制,提升政府工作效率。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信息化建设深入到各行各业。农业标准化需要互联网来推广普及,标准的制定和修正更需要互联网的协助和支持。一项标准从立项、起草、发布到实施,每一步都要与时俱进。标准需要被人使用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我国标准的使用率不高,很多时候是使用者没有收到及时发布的信息、查阅标准的渠道有限等问题,都给标准使用造成一定的阻碍。为了解决目前农业标准化在推广、普及、查阅、应用方面存在的问题,应加快信息化标准服务平台的构建,为广大使用者提供免费便捷的标准查询服务。
农业标准必须与时俱进,与国际接轨,与国际标准水平保持一致,只有这样才能打破适应国际贸易的壁垒,提升农产品国际竞争力。至我国成功承办第39届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大会以来,在ISO等国际标准组织中担任领导职务的次数和机会逐渐增多,表明我国正努力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前进。因此要保持与ISO、CAC(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IPPC(国际植物保护公约)等国际标准组织间的交流合作,更加深入地参与到国际标准的修订、制订当中,利用农业标准网络化平台,及时、有效、准确地收集最先进的标准信息,提高我国农业标准的质量,提升我国农业标准的国际影响力,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标准品牌。
借助农业标准化来实现农业产业化、现代化进而加快与国际接轨的速度,是我国农业发展的现实依据和不二选择。在国际化不断加强的今天,对于我国来说是挑战也是机遇,必须把握每一个机会,加快农业标准化体系的建设,使其在农业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
2017-09-01)
扫一扫,看你的观点
1005-2690(2017)09-0005-02
F322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