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阿 呆
不可忽略的声音
★整理/阿 呆
茅台和北京吉普,都不是植入的广告,我就是想宣传下国货,让世界见识到真正的中国制造,一分钱广告费都没拿。
——吴京如是说。其导演的电影《战狼2》创下中国电影票房纪录。片中“对瓶吹茅台”的镜头让茅台酒免费蹭尽热度,茅台集团特地向剧组发去感谢信
人类正在接近全球气候变暖无法逆转的临界点,而特朗普的决定有可能将地球推向崩溃的边缘。届时,地球可能变得像金星一样,温度高达250度,下着硫酸雨。
——著名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怒批特朗普退出《巴黎协定》
中外学者们的研究都表明,视频化的信息很难被记住,有51%的观众看了一个电视新闻节目几分钟后无法回忆起其中的任何一则新闻,普通的电视观众只能记住电视剧中20%的信息。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学者卡尔说,把记忆外包给机器,必然导致文明消亡。所以,不要满足于欣赏知识性脱口秀节目,不要被口若悬河的主讲人所迷惑,如果你真的打算学点什么,最好的办法依然是找本最靠谱的书,一页一页读下去。
——《人民日报》刊发评论《看视频能代替读书吗》
2040年的就业市场是什么样的?可以确定的是大批现有的职业会消失。很有可能的是,学生今天学的知识,到了他们40岁时会变得毫无用处。那我们应该教给孩子什么?我的建议是专注韧性和情商的培育。
——人类学者尤瓦尔·赫拉利
中国朋友一直在学习德国的工业4.0,是时候德国人也该向中国学点什么了。
——一个名叫阿福的“萌萌哒”德国网红近日在微博和脸书上同时发表了一封致德国总理默克尔的公开信,呼吁德国向中国学习转型无现金社会。这封公开信引发了不少关注
现在有些人为了表示继承传统,一定要穿个汉服,磕头跪拜,嘴里讲点文言文,我告诉他,当年孔夫子其实讲的也是口头的话,你不要学这个。当年所谓的汉服不过是当时的礼服,即使你完全把它复原了,不可能当今天的服装来穿,对这方面我认为应该进行创造性的转换……我们要继承传统文化,关键是我们怎么样能够把它变成社会的实际,变成我们年轻一代所能够接受的一种生活方式和行为准则。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在日前召开的2017“汉学与当代中国”座谈会上谈文化传承时表示
现在几乎没有人不懂二维码,但10年前,跟人讲明白二维码是件非常困难的事。
——二维码几乎已经渗透到中国人生活的每个角落。人称“中国二维码之父”的意锐创始人王越2002年在日本接触到二维码,不久之后,他决定带着二维码回国创业,但公司一度到了崩溃边缘,苦撑6年才盼来移动支付潮
书柜里必须有一千本以上适合孩子读的书,家里如果只有麻将桌,怎么去指望孩子爱读书?很多家长说,现在网络读书也很方便了。我说捧读纸质书和拿着iPad看书,对孩子气质的养成意义完全不同。
——俞敏洪
这些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当然不是“二十四孝”的全部意义,但是其中愚忠愚孝的内容应当剔除。
——南京市龙蟠里社区在小区外墙上布置了“二十四孝”宣传展板。有市民指出,展板上宣扬的“卖身葬父”“埋儿奉母”等典故和当代价值观格格不入,令人无法接受
我从来没想过,我是做工程的,做工程的不会想这个问题,只想乖乖把实验做好。我认为诺贝尔奖是一个机遇,每天想拿奖不好,就不是一个做学问的态度了,根本就不是为了做物理,而是为了奖去做的。
——“天使粒子”发现者之一王康隆谈“诺奖”
今天读家训,最主要是领会精神,不一定得按照它的形式做。《弟子规》里面,规定孩子必须几点起床,大人坐着你就不能坐,这些就明显不太符合这个时代。今天的生活节奏很快,年轻人压力也很大,早上睡迟一点,就是败家子了?恐怕未必。
——复旦大学教授、学者韩昇
地名的变化很有意思,许多地名都具有本原意义。一个地方原来叫五棵松,现在这里没有五棵松了,但人们还这样称呼它。当一个地方的自然面貌、人物面貌变换以后,地名长久地记住它过去的历史。
——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胡阿祥
“骑牛上学”更像是噱头,不能没学进去本质的内容,却把传统文化“玩笑化”了。
——在成都街头出现了一个幼童,背着书包骑在牛背上,父亲则在前面牵着牛。两人迅速走红网络,“骑牛上学”的话题也引发广泛讨论。父亲李里表示,此举是在践行国学文化,并非炒作。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程方平对此难以认同
明明是用鲜红大信封装好的录取通知书,寄出后竟被换了外包装,有的还夹带着小广告和“必购”物品……多所高校招生办郑重提醒广大新生提高警惕,不要蒙受经济损失。
全世界没有一个市场是有七亿多的网民,说的是同样的语言,遵循的是同样的文化和道德标准,遵循的是同样的法律。在这样的市场当中,你在人工智能方面真的是如鱼得水。我们不领先世界,真的是说不过去的。
——李彦宏
我觉得需要重建敬畏。敬,就是知道什么东西好,我要靠近它;畏,是知道什么东西不好,我要远离它。敬畏是社会大河两边的河堤,只要这个河堤够高,河水如何奔腾都是安全的,如果河堤很低,河水就会泛滥成灾。
——白岩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