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陆尉
摘 要: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富有地域特色,蕴含了族群繁衍生息密码的民间集体活动,具有凝聚族众、振奋精神、团结和谐的功能,寄托了人们的良好心愿。旺龙习俗是清远地区重要的民间民俗,在凸显客家文化的同时,又在发展中融入了广府文化元素,是研究地方历史文化、民俗风情的重要参照。本文以清城区旺龙习俗活动为例,从其鲜明、正向的寓意切入,通过活动各个环节体现出来的参与者的初衷、愿望和意志,试图解析地方民间民俗活动得以传承延续的主要影响因素。
关键词:旺龙;尊宗敬祖;驱邪引福;添丁;传承保护
中图分类号:B83-0;K8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4-0118-02
民间民俗文化活动是长期以来形成的一种富有地域特色,蕴含了族群繁衍生息密码的民间集体活动,具有凝聚族众、振奋精神、团结和谐的功能,寄托了人们的良好心愿。在千百年的传承过程中,又呈现出动态变化的特点,不断融入每个时代或每个时间节点的传统文化元素,在发展中得到传承,在传承中不断丰富,成为研究地方民俗文化、揭示地方宗族发展轨迹必不可少的文化现象。本文试以清远市清城区的旺龙习俗为例,通过观察、分析其传承过程中呈现的特点,揭示地方民俗文化在传承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为地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工作提供启发和思路。
一、寓意鲜明是民俗活动得以传承的关键
民俗活动往往涵蕴了当地民众的良好心愿,是人们抒发情绪、寻找寄托的载体。旺龙习俗活动寓意鲜明、正向,体现了村民的朴素愿望和族群的集体意志,已经成为一种文化因子,成为村民延续繁衍的文化符号,具有顽强的生命力。
(一)活动的核心是尊宗敬祖传统观念的体现
旺龙又称盘龙、追龙,现在又被民间称之为背带龙、咩带龙等。在清远清城区的龙塘、石角、源潭以及清新区的飞水、新洲等地,每逢祈雨、庆典或祈福等重大事件必举办旺龙活动,现多在宗祠庆典、庙会上举行,各村族人为接运旺气,每逢三年、五年或十年为周期举行一次。
此民俗活动的起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可追溯到唐朝,民间相传,唐玄宗李世民御笔的“李家龙宫”(位于甘肃省陇西县南安乡)建成后,每年便有舞龙庆典。唐末,社会动荡,陇西李氏大举南迁遍布各地。乾隆二年(公元1737年),李氏族人从嘉应洲长乐县迁往清远龙塘长冲和谷岭立村。此后,无论建祠或喜庆之日,便举行盛大的“旺龙”活动。因条件所限,因地制宜,后以扁担、红布与背带为制作龙的材料,从此,旺龙活动得以在清远传播开来。
另一种说法,旺龙习俗是岭南客家文化的一部份。客家人从中原迁徙而来,带来丰富多彩的当地文化。大概在300年前,清城区源潭镇青龙村委龙狮田村小组的潘氏祖先从韶关长宁(今新丰县)迁徒而来,当时清远兴盛舞香火龙(清远县志中有相关记载),美中不足的是舞香火龙时常引起山火,为防止此类行为发生,客家先祖遂改为舞背带龙。
依上述两种来源的说法,旺龙习俗都印证了活动意在对祖先的怀念与敬重,是延续传统宗族文化的一种体现。活动的内容,都是对族群祖先开基创业的回顾与展望,通过举办活动,意在告诫子孙后代:时时刻刻不忘,年年月月提醒。这是一种非常强烈的根的意识,是民间追根溯源、以史育人的途径之一。
(二)活动的过程充分体现“驱邪引福”的初衷
旺龙习俗内容丰富,程序严谨,举办时不能随便调整删减。其主要过程包括:筹备、迎宾、造龙、迎龙、起龙、过龙门、祭五方五土、护龙、祠堂前接龙米、送龙入祠堂、傍晚接龙水、晚上洪潮圣会、清早回龙、化龙、分龙(包括分龙米、分龙水、分背带等)、吃龙饭、外迁村落回龙,等等。
旺龙活动一般要持续两天一夜。中间伴随有客家鸡公狮赶龙、鸡公狮祠堂采青等富有客家特色的环节。鸡公狮舞是独具客家特色的民俗活动,斗志昂扬、精神抖擞的鸡公狮,增添诸多喜庆氛围。旺龙进行中,沿途必有放鞭炮、烧香等仪式。晚上专门邀请师爷通宵达旦进行“洪朝圣会”,即在祠堂歌唱祖先功德、长途迁徙的奔波、耕作的劳苦过程;半夜时分,师爷备365份香烛糖果,引领村中理事到村头进行“烧忧”、颂经,喻意为无主孤魂野鬼超度,不要来骚扰村中族人。通宵的祭祀活动,让先祖得以安灵,阴人得以安慰。通过整个活动,让祠堂庇护村落太平,族人代代兴旺。而这一系列的过程,无不体现出此习俗包含的为村人驱邪引福,祈求健康平安、兴旺发达。这也是在民间传递的人之常情、美好愿望的体现。
(三)添丁是活动的主要用意之一
旺龙一般在祠堂入伙、或者村中出现重大事件(如村庄周边出现重大变化、发生不吉祥之事等)时举办,或经历逢十周年如20、60年等年份时,村中德高望重的族长就会提议举行旺龙祭祀活动。
而如果村中某一年较少丁口出生,则又必须举办,此时每户人家都会把家里的背带拿出来,绑扎成“龙”。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是一种阳刚、力量具有神性的象征。而在民间来说,正所谓“望子成龙、望女成凤”,龙是男孩的象征,旺龙即是旺丁。
背带是客家农村的必备之物,用以日常把小孩子背在背上方便照料,是照顾、保护孩子的代名词,小孩子出生满月时,常常会有亲友送背带,而拿出背帶来举办活动,就是想通过旺龙“旺一旺人气”,为家里添丁。
旺龙择吉日吉时,由村中各家各户各出一条背带,事先请师爷扎好“背带龙”,全村老少出动,共同祝愿添丁、子孙满堂。第二天再用客家鸡公狮进行“回龙”,即鸡公狮在村四周来回舞动,并到附近外迁村落祠堂拜祭、走动燃烧鞭炮的过程,最后在祠堂后面用架起柴火,烧掉龙头,以示让龙一直盘踞在村中的祠堂,保佑族人。赶龙仪式象征将“龙”赶回到祠堂,又寓意来年家家户户添丁发财、族人平安如意吉祥!
二、传承意识的觉醒形成保护民俗活动的合力
民间文化的保护主体,自然是生活的亲历者。旺龙作为一种融入当地村民血液的文化基因,村民普遍比较珍视,往往会把其作为族群的传续力量,容易形成保护的责任感和自豪感。endprint
(一)族群凝聚力的体现
旺龙是一种宗族的集体的活动,每个人都主动参与进来,亲力亲为,既以出力为荣,又希望通过活动给自己带来好运气。因此,每年举办之时,在村中居住者无论男女老幼全部参与,外出工作生活的、外嫁的甚至是村民的亲戚、朋友也被邀请来参加,充分体现了活动的吸引力、号召力,同时也是村落文化影响力的日益扩大。
由于活动中长久积淀的文化元素,民间习俗既是村民增加凝聚力、向心力的重要载体,又是与其他村或别个姓氏的区别标志,保护文化的自觉意识在村民心中越来越强烈。如源潭龙狮田村,旺龙前理事会议一般在旺龙前2-3周在祠堂召开,由村长(或家族德高望重的“话事人”)召集各房理事,各家也可以安排人员旁听。议事内容大致为:安排旺龙工作人员,包括由谁来舞龙头、舞龙珠、舞龙,后备轮换人员、舞鸡公狮、把旗、把长棍、把叉、敲锣鼓乐器、把龙门、祭祀、引路、烧鞭炮等人员的工作分配,每次举办所需人员至少要上百人,如果本村人比较少,可以请外村鸡公狮队进行协助。根椐旺龙所需费用,由各房、各村长按人丁收取,安排通知本村的出嫁女旺龙当天回到祠堂,带上公鸡、酒、肉等祭品敬奉祖先。并邀同姓及平常往来密切的宗亲、兄弟村落会到场庆贺。而旺龙理事名单的确定,则由本族中各房推举,最少9人,全程负责协调旺龙工作,安排妥当迎客、采购、厨房、派利是、舞龙、舞狮、举旗、架龙门、挑祭祀用品、燃放鞭炮等人员。正是由于有了理事会的牵头作用,建立起了角色齐全、人员充足、分工明确的较为完善的组织领导架构,通过动员全体村民团结努力,旺龙活动才能有序、顺利、圆满完成。
(二)经济生活水平提高助益活动的举办
清远市位于广东省中部,北江中下游。近年来,清远市立足“南融北拓桥头堡、水秀山青后花园”战略定位,深入实施广(州)清(远)一体化战略,扎实推进南部地区加快融入珠三角、北部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两个行动计划,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
清城区作为市政府所在地,充分发挥地缘、政策、生态等优势,经济发展持续加快。截止目前,辖区内有一家国家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达百余家,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取得瞩目成绩,2016年度,清城区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完成13多亿元,带动了当地居民的创业就业,人们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而纵观旺龙活动涉及区域,受到工业发展的带动,外出经商、务工或在家门口就业的人员的增多,意味着人们正在洗脚上田,脱离传统的农业生产生活方式,经济基础日益厚实。再加上大部分村民仍居住在村里,远离城市生活配套,文化生活依然比较单一。因此,举办活动就成了村民渴盼的村中盛事。
(三)外出人员增多反哺家乡意识增强
有了一定的经济物质基础之后,当地居民外出者众,在不断与外界的接触中,接触文化活动机会逐步增多,对文化生活越来越重视。而举办活动之费用来源、选择增多,不再依赖于村民的“座家”捐赠,经商老板发挥了带头示范作用,一年一度的活动正常举办水到渠成。如有些村子的年轻人外出赚钱后,视野开阔,发觉到家鄉传统文化的可贵,于是回到村里,发挥了带头、支撑作用,为活动的举办提供了各种便利条件,使活动的恢复、壮大成为可能。
三、文化自信的提升成为活动传承的内生力量
(一)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
2005年以来,清远市根据中央、省的安排部署,调动各方力量,落实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逐步形成了一批国家、省、市和县级非遗名录,并通过加大宣传力度,在全社会形成了保护、传承、发展非遗的意识。 为加大对旺龙习俗的保护,清城、清新的相关部门和社会团体采取相应保护措施,对该习俗的内容、艺术元素进行挖掘整理,对传承人、文化活动、表现形式等用录音、录像、数字化等多媒体手段进行相应保存和保护。
(二)活动是村落形象的“招牌”
举办旺龙民俗活动的村子,在周边的镇村中显得异常突出。随着时代发展,村民的观念也在与时俱进。以前仅限于本村举办的活动,如今举办之际,不但邀请自己的亲友前来参加,甚至还会邀请各个协会、研究机构专家、邻村村民等前来参加。对于村民来说,举办旺龙不但会兴旺整个村子,还会波及其他邀请人员,辐射范围越来越广。而随之而来的是,村民对传统文化的自豪感、优越感、自信心也越来越得到提升。
(三)活动项目的艺术化鼓舞了村民
清远市舞蹈家协会根据旺龙活动,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编排创作,使民间文艺活动焕发了新的传承形式。由新北江小学表演的《背带龙》少儿舞蹈,获得了清远市“北江之春”舞蹈比赛特等奖。活动项目“走出去”,搬上舞台,不再拘泥于长时间才举办一次,艺术形式让人耳目一新,满足了村民的文化需求。2015年,源潭镇政府就两次拨款给龙狮田村,购买龙头、龙尾、鸡公狮,培养年轻一代传承人,而该镇的黄泥塘、大垯等多条村落也先后举办了旺龙活动。该镇还资助开心艺术团进行舞蹈创作,充分借助“文艺百村行”的平台进行表演,得到群众欢迎。此外,通过先后开展申报并纳入清城区、清远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得到了更多方面的肯定,更加提振了村民的文化自信。当前,各级部门还计划予以更多的支持,争取成立非遗展览、基地,扩充活动载体,推广传统民俗文化,发动更多年轻一代学习、传承技艺,不断促进项目的原生态、完整性。
综上所述,民间民俗活动的传承,主要取决于其鲜明的尊宗敬祖、驱邪引福、添丁旺财等寄寓了村民良好的愿望。而随着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传统文化意识日渐觉醒,通过民俗活动的举办,不断提升对自身文化传统的自信心,形成了推动民俗活动的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清远市地方志编纂办公室.清远县志[M].清远:清远市印刷厂,1995.
[2]黄玉熹.清城区石角镇民俗“旺龙”拟申报省市非遗项目[N].南方日报,2017-03-09.
[3]陈柏益,罗志东.源潭“背带龙”入选区级“非遗”名录[N].清远日报,2016-12-1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