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紫砂原料对紫砂作品的影响

2017-09-22 23:02王香勤
文艺生活·下旬刊 2017年8期
关键词:紫砂壶材质原料

王香勤

摘 要:只有熟识紫砂泥料的特性.才能使紫砂这种材质更好地为创作设计而服务。只有充分了解与运用紫砂原料的色泽与材质的巧妙变化,不断地研究与领悟紫砂原料的搭配与使用规律,才能在继承传统紫砂技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

关键词:原料;材质;紫砂壶

中图分类号:J5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4-0052-01

宜兴紫砂的原料是一种特有矿藏;其色泽丰富、质地独特、可塑性强,为紫砂作品的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紫砂作品的创作意图.必须是依赖紫砂原料的特性来发挥与表现。

另外,一个造型还有一个造型的气度,作品的气度,亦包含着作者个性的表现和作者风格的体现、气质的体现,有的壶造型清秀飘逸,有的古朴敦厚,有的轻快明朗,有的粗犷简雅,有的对造型气度的欣赏干脆拟人化,温润如君子,豪迈如丈夫,风流如词客,丽娴如佳人,葆光如隐士,潇洒如少年,短小如侏儒,朴讷如仁人,飘逸如神仙子,廉洁如高士,脱尘如衲子。纵观造型的型、气,构成造型美,给人以先入为主的选择。

紫砂陶艺术以传统形式为主体,既实用又可陈饰,内涵丰富,造型变化无穷,趣味性强。所以说,欣赏一件紫砂艺术品,不仅要看其制作的精致,最主要的是看其作品是否反映本身的形、神、气、态等内涵韵味,也是作者本身艺术修养及设计制作水平的体现。制作水平,看其制作水平的精细程度,紫砂技艺的掌握,并不是一日、百日之功就可以训练达成的事,这也好比是学书法、绘画一样,除学习勤奋之外,学者要有悟性,且必须通过千锤百炼,才能入门掌握。

一件完好的紫砂艺术品是来之不易的,而具有韵味的紫砂艺术精品,则能留芳百世,使紫砂艺术爱好者、收藏者爱不释手,赏不够、玩不厌,陶冶情操且受益匪浅,数百年的紫砂历史,也证明了紫砂艺术经久不衰的文雅。

紫砂原料的材质对紫砂壶作品的影响,紫砂原料的材质具备了制陶工艺所必须的各种特性,为形成宜兴紫砂独特的制作工艺,提供了良好的先决条件。紫砂原料属沉积型陶土,以伊利石、高岭石为主,赋予了良好的可塑性能。紫砂属性介乎于陶与瓷之间,其主要成分为:粘土、石英、赤铁矿、云母等,比例极为合理优越。因此,不作调配也可直接使用。紫砂泥大致分为紫泥、红泥与本山绿泥,其中又是以紫泥为主体原料。单种泥料。也具有理想的可塑性与致密度。充分满足了紫砂器各种形体的成形要求。紫砂作品与许多艺术品一样,都以造型与材质的融合来表达创作的思想与意境。紫砂材质包含了不同的肌理與不同的色泽。形质各异的原料在各个作者手里有着不同的设计与妙用。紫砂颗粒的大小,会产生出的粗旷与细腻的质感.在设计、创作中利用这种效果进行充分发挥,求达到天趣与艺趣的最佳交融。紫砂艺人对各种原料的调配越来越成熟,采用渗合、调砂、铺砂、绞泥、镶嵌等特殊工艺方式,使紫砂作品产生奇特的粗细对比,明暗相交、刚柔并蓄,质朴与艳丽互存的壮观场面与繁荣景象。

北宋诗人梅尧臣在《寄茶诗》中说: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华、雪贮双砂罂,诗琢无瑕玉J,其中的紫泥、砂罂所指是否为紫砂的推论,也苦等了近千年才于1974年宜兴丁山羊角山开掘了紫砂北宋窑址,从中出土了许多残器,经拼接整理依稀显露出北宋紫砂的雏形时,才印证了梅诗。相应地与梅尧臣同时期的诗人、书画家苏东坡曾于建中靖国元年告老辞官,到宜兴买田筑东坡书院,他嗜迷饮茶,在《煎茶歌》里唱出松风竹炉,提壶相呼的绝句。于是在民间便有了苏东坡饮茶的三个苛刻要求中的一条“一定要紫砂壶煮荼”的说法。由此东坡提梁壶传世的可信度也进一步得到提高。南宋紫砂其实物有现藏在镇江市博物馆,在丹徒一座古井中发现的三件瑰宝,以及南宋四大家之一的刘松年留给我们的一幅《卢仝煮茶图》中置于竹炉上的水壶图貌。与两宋相比,整个元代可谓紫砂的盲区,除了蔡司沾在《霁园丛话》里记载了余于白下获一紫砂罐,有且吃茶清隐草书五宇,知为孙高士遗物,每以泡茶,古雅绝伦。那么一点贴近紫砂的描述外,别无他迹,显得冷冷清清,倒是此时此刻的景德镇完成了瓷质由软到硬的过渡,并烧出了青花、釉里红这样的瓷中精品而如火如荼。综观两宋及元代,滥殇其间的紫砂是那样稚嫩而残缺不堪,也许紫砂毕竟不像火药那样一呜惊人,她是甘醇的,需要时代的酝酿和文化的沉淀。

紫砂原料中的紫泥可塑性较强、干燥收缩较小,适合用来制作各类较大的壶形。因其呈暗栗色,犹如古金铁,十分大气,尤其适宜制作仿古类的紫砂作品,如:大型“东坡提梁”壶、“龙头一捆竹”壶,充分运用了紫泥较强的可塑性,将紫砂材质的特点和精湛的工艺技术结合的异常完美,宛若天成。被后人尊为楷模,临摹学习。

紫砂作品是材质美与形态美的高度统一。只有熟识紫砂泥料的特性,才能更好地为创作设计服务。只有充分了解与运用紫砂原料的色泽与材质的巧妙变化.不断地研究与领悟紫砂原料的搭配与使用规律.才能在继承传统紫砂技艺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所突破,设计制作出更新、更好的作品。

参考文献:

[1]杨永善.陶瓷造型设计[M].沈阳: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1.

[2]陆浦东.五色土(紫砂名家报告文学集)[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4.

[3]钱剑华.紫砂茶壶的造型与鉴赏[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2.endprint

猜你喜欢
紫砂壶材质原料
造血原料缺乏引起的贫血
此时无声胜有声——论紫砂壶“谦德提梁”的创作
大巧若拙,大拙至美——浅谈紫砂壶“供春”的传承与创新
论紫砂壶“洞天福地”的创作
紫砂壶的自然意趣——紫砂壶“怡情”创作漫谈
严把原料采购关,才是对养殖负责
外套之材质对比战
针织衫之材质对比战
10KV配变绕组材质鉴别初探
烘焙原料简易“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