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巍雪+王芮
摘 要:第一次看到波洛克的作品便情不自禁地联想起中国著名的现代画家吴冠中。在他们的绘画中,到处充满着看似没有规律的线条和变换色彩,那些辅助造型的点、线、面、色彩对他们而言可以是独立突显的创造语言,这无疑是对中西方传统绘画的一种挑战与革新。本文将采用比较研究的方法,通过对两位大师作品的比较,解析二者艺术上以及隐藏作品背后的差异性和相通性,继而阐释二人在抽象艺术上的殊涂同致。
关键词:波洛克吴冠中;抽象艺术;殊涂同致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24-0032-01
一、波洛克的“行动绘画”
1943年,波洛克开始学习抽象艺术,直到1947年波洛克才开始使用“滴画法”,慢慢找到属于自己的绘画语言。所谓“滴画法”就是将画架取消,把画布平铺在地上,用棒、画笔等把颜料滴溅在画布上,在他看来那些沙石、玻璃碎片、铁钉或各种杂物皆可掺和在颜料里面,使其成为稠厚的流體在画布上任其流淌,自由摩擦,从而产生独特自然的绘画效果。
完全即兴的作画过程,使波洛克作画时与画布的接触没有固定的位置,总是不停地观察走动,继而使构图没有固定的中心、起点和边际,这种随意之间产生的戏剧性偶然效果,纵横曲折、变换复杂,充满了色彩的张力和狂野。他用这种方法将自己长期以来压抑在内心深处的情感肆意地宣泄,反复地验证,艺术在他看来或是真实存在的生命,他只是这场行动的造物者,作品也只是他“行动”的记录。艺术评论家罗森伯格将这种绘画称作“行动绘画”。“行动绘画”被赞誉为“1911年毕加索和勃拉克的分析立体主义绘画以后最引人注目的绘画空间方面的新发明。” 自此美国现代艺术摆脱了欧洲影响,在西方画坛引领一代风骚。
二、吴冠中的“形式美学”
吴冠中于1950年留学归国。70年代后,吴冠中以江南风景作为题材,开始了半抽象形式创作。试图用传统的水墨解决油画中的一些问题,挣脱传统笔墨章法的束缚,用减法经营画面,从具体的物像中抽出具有形式美感的造型,不断向抽象美靠拢。
到了90年代,吴冠中作品中的形式美感更加强烈,抽象的点、线、面来建构整幅画面,几不再见具体的物像形式,他用独特的水墨方式描绘每个物象带给自己的独特感受,使中国的水墨艺术不仅具有东方韵味,而且具有西方形式美感。他“万物皆可入画”的艺术观念与“创造风格”的艺术实践精神自成一派,独具风格,拓展了现代人的审美情趣,推动了中国现代绘画观念的发展。
三、探究两位大师作品中的殊涂同致
《秋天的韵律》是波洛克著名的“滴画”代表作之一,整个画面布满了错综复杂、无边无际的线条和星罗棋布的点块,线面和颜色之间也没有主次的区分。在有限的空间里,画面中的线面和颜色并没有被限制住,它们继续向外延伸挥洒。
同以秋天为主题的作品,吴冠中先生1997年的《墙上秋色》——枯萎的爬山虎化作曲折蜿蜒的线条在白色的墙面上不断伸展奔驰、横冲直撞,或明或暗,穿插以红色、黄色、绿色的色点,线与色千重万叠,躲避冲撞,绘制出一幅虚实得当、疏密相生的抽象空间。
波洛克与吴冠中绘画形式的相似性不仅表现在造型手段上,还有他们“满幅”的构图法则以及对色彩追求上,都有异曲同工之处。在精神内涵上,他们更是不断突破传统,将客观世界与主观情感紧密融合,做不断追求艺术新形式的探路者,构建属于自己的艺术“心印”。
四、解读两位大师殊涂同致背后隐藏的社会根源
在波洛克与吴冠中自由简洁的形式语言背后,事实上隐藏着复杂隐秘的社会根源。要想探究二者在艺术上不谋而合的原因,不得不对他们所处的社会背景、文化背景进行详细地解读。
20世纪30年代,美国的抽象主义画家们已经开始了他们的艺术创作,经济危机和二战带给美国人民的狂躁焦灼,忧虑不安,促使抽象表现主义作为一种艺术新潮顺应了这一时期美国人的心理状态和审美需求。它继承了从印象派到抽象主义再到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的探索成果,敢于质疑传统的人类理性,去追求非理性的、无意识的、最原始的情感表达方式,它不仅追求画家行动的自由性和无目的性,还强调把创作本身放在至高无上的位置上。意识上的极端放纵,折射出美国人民勇于开拓宏观世界和内在意识的精神。
而在中国,“抽象”一词早在中国古代绘画中期就开始初露端倪,中国人讲究的“中庸”之道、“外师造化,中心得源”,都决定了中国画精神世界“半抽象”的状态。而吴冠中的绘画,更完成了中国水墨画由“半抽象”到“抽象”的转变,开创了中国现代水墨画的新纪元。与波洛克不同的是,吴冠中的绘画是有母体的,其作品体现的“中庸”之道以及对家乡的独特眷恋,是波洛克那种无意识,无目的地原始情感表达没有的。
五、结语
吴冠中说:“艺术源于共鸣。”那些脱离了画面情感的线条、点面、颜色都只是孤孤单单的自己,没有任何的意义。在后来吴冠中看到波洛克的作品时为之震撼感动,我相信不单是因为技法上的独创,更多的是波洛克作品中对于自我精神诉求的疯狂表达。可见不管是西方还是东方,现代还是传统,艺术总有相通的地方,而这些交集是人类内心深处最真实的情感迸发。与此同时,所有的创新都离不开必要的传承。时代的潮流,个性语言都是在传统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过来的。作为新时代的艺术践行者,我们理应不忘传统,勇于创新;跟随时代的进步,聆听人民内心的声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