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本刊读者Email、传真及电话、信函投票,郝在今的长篇纪实《一个军的传奇》荣获2017年第四站“《当代》最佳”称号。
“《当代》文学拉力赛”2017年第四站读者来信选登
读者:严尔碧
《坐着坐着天就黑了》,读着读着天就亮了。这是一部值得一读再读再三回味的可以和卡夫卡的《变形记》相媲美的中篇佳作。写的都是“变”的故事,不同于“大甲虫”的是,邓一光笔下的两个奇特的人物,都有着非常的人生经历。作品想象大胆,构思奇特,让两个逆向求“变”的人物巧妙而又自然地生活在一起,互相帮助,交替叙事,完成了一个具有宇宙一般开阔的解读空间的震撼人心的叙事文本。随处可见的西式黑色幽默,恣意流淌的东方诗意语言,丰富有趣的新兴学科知识碎片,浓郁的宗教、哲学意味,时时闪烁在故事中的情绪与理智的刀锋,以及关于生命的深邃思考和诗意表达,让这部近五万字的小说像夜空中的星星一样冷峻地永恒地放射着文学的光芒。
读者:谢志新
一口气读完《我和战友黄继光》,异常激动,这是一部充盈着革命英雄主义激情的力作佳作。作品以主人公老志愿军战士李继德自述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他与黄继光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深厚情谊,讲述了他与黄继光在上甘岭的坑道里的生死约定,讲述了他亲眼目睹的黄继光舍身炸敌堡堵枪眼的惊天动地的英雄壮举,讲述了这60多年他对黄继光和黄继光的亲人深深的思念之情。66岁的山东作家退役军人有令峻,在寒冷的冬天两去高青,从唯一健在的黄继光的战友 82岁的老战士李继德那里,抢救式地挖掘出了这样一部弘扬正能量的而且可以作为珍贵的历史记录的作品,值得称道。
读者:丁气高
《郑伯克段》出现了三对微妙的人物组合:郑伯与段、鲁隐公与鲁桓公、周公与成王。不同的是,周公还政于成王成为美谈,隐公惨死桓公执政,郑伯击败了多行不义的弟弟小段。究其原因很复杂也很简单,因为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的时代一去不复返,礼崩乐坏、春秋无义战的门帘渐渐拉开。《郑伯克段于鄢》,这是春秋的第一个故事,是社会意识在史书上精心勾下的一笔,细读细品,妙不可言。
读者:刘苏慧
《郑伯克段》,行文亦庄亦谐,独树一帜,为春秋第一桩公案主庄公翻案,试图摘掉庄公头上那顶“多行不义必自毙,子姑待之”老辣隐忍,暗藏杀机的帽子。作者旁征博引,以《叔于田》《太叔于田》展示小段的无节制,发展到符合孔子定论的春秋无义战:“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迫使庄公克段囚母。作者入情入理剖析了庄公的成长经历,及至与母姜氏大隧相见,还原了他有血有肉的人性一面。作者的笔触,再延伸到庄公的重生,开启春秋无义战模式。似乎历来解经史的学者们,都是从道义出发,而李敬泽从人性入笔,解析得形象生动,引人入胜。
读者:王兵
房伟讲述的故事让人心灵震颤,骆宁安和日本厨师长虎太郎“厨艺与亡国”的比拼,叫人读到了个人生命与民族危亡的一段硝烟往事。精彩在于虎太郎“日式怀石料理”与宁安发明的“锦绣山河处处春”淮扬菜斗法、冷冽在宁安的内心裂变。最终发生震惊中外的南京城日本总领事馆厨师投毒案。老鲁、宁安猎杀日寇虎狼武士于舌尖上,不能不成为八年抗战中的一则传奇佳话。感谢《猎舌师》这篇小说,让人倍感生命不能承受之轻的国家记忆。
读者:李永海
在众多军事作品中,表现的大都是战士的单一形象,虽不乏震撼人心的力量,但没有展示人民军队的整体形象。军旅作家郝在今为这个题材增加了一部厚重之作《一个军的传奇》。郝在今曾在50军有着丰富的军旅生活经历,对这个军有深刻的了解和饱满的激情。人无魂,则惰;軍无魂,则败。一路走来,50军可以说是对外作战对手最多的部队之一,战功赫赫。这不仅是一个军的传奇,可谓一部带韵脚的壮阔军史。上世纪八十年代初,中国陆军从单一兵种发展为合成兵种,“野战军”变成“集团军”了。50军等一批番号的消失,其实是强军的步骤,传达出放眼未来的建军理念。番号消失,军魂仍在。
读者:罗基础
如果不是战争,日本大厨虎太郎一定会成为骆宁安的好朋友;如果不是战争,骆宁安不仅精通淮扬名菜,而且会在日本料理、西式大餐方面大显身手;如果不是战争,骆宁安绝不会冒厨界大忌,在食物中下毒。然而,战争改变了一切,本应成为舌尖的征服者、美食的王者的厨师,却让食者失去味觉、失去生命。《猎舌者》用大量篇幅叙述了淮扬菜、日本料理、西餐的加工制作过程,详尽描绘了各种菜肴的色、香、味,生动描摹了食客的心理、表情,诠释了各种美味佳肴的文化及渊源,搅动了我们的味觉、嗅觉及听觉,不失为一部了解淮扬菜、日本料理及西餐的入门书籍,与张炜的《独药师》有一比。
读者:赵培龙
2700年前春秋大时代前夜的那场战争,经李敬泽先生一放大一想象一串讲,让我仿佛进入时间隧道,面对面聆听历史老人绘声绘色地讲述这场历时22年的“兄弟之间的恶战”。李先生用流畅而鲜明的语言,曲折生动地描绘了事件的发生过程,紧紧抓住人物性格的发展逻辑及言行展开故事。同样是“春秋笔法”,透过文字,我强烈地感受到了郑庄公的阴险狡诈、姜氏的偏心溺爱、共叔段的贪得无厌。尤其是结尾处“母子如初”的刻画,寥寥数笔,就将那层薄薄的“孝悌”外衣无情地撕烂扯碎。盛夏酷暑,读李先生文章清凉解渴!
读者:刘培暄
《一个军的传奇》有血有肉,感人至深,有强大的震撼力,非常值得拜读。 50军的荣耀代表中国军人血性方刚,对侵略者毫不留情。在与多国劲敌拼杀中,战功赫赫。滇军从国军60军到中国人民解放军50军是一部中国军人骄傲的历史,风云人物跌宕起伏,尤其在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改编为50军后,是一支能打会打、敢于胜利、敢于挑战极限的部队!该纪实语言精练而生动,记录了大量真实的历史事件和确信而丰富的历史人物及滇军惊天地泣鬼神的历史功绩。同时再次证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是一所百炼成钢的学校,是钢铁长城。endprint
读者:乔德芳
万宁的《朋友圈·同学群》是一部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现在进行时”的“原生态”小说,该作品将这个圈、那个群的千姿百态、肆无忌惮、夸张偏颇、推波助澜等疯狂态势刻画得栩栩如生,非常真实可信。作品用活生生的事实告诫人们:泡群有风险,入群需清醒;微信微信,不能全信!其实,这也正是该作品的阅读价值之所在。
读者:刘丽萍
光盘的《抓捕路霸江自善》是一部振聋发聩,富有启迪警示意义的中篇佳构。因牵头集资修路被树为典型受到媒体表彰的江自善,却在眨眼之间又被“判作”路霸被抓捕了。试问:如果“事件”之初,有关官员能够心系江村修路,变通处理好集资款问题,设卡收费的路霸从何而来?群体事件从何而来?江村严重污染从何而来?江自善多次被抓捕又从何而来?作品警示人们:某些地方的官场生态问题依然严重,“执政为民,勤政为民”决不应仅仅作为口号挂在口头上,而是应当切实真正地落到实处!这也正是作家的良心和作品的文眼所在!
读者:陈树江
本期作品相当精彩,感谢编辑们与作者在
这个炎热的夏季为读者带来了惬意的凉风。最精彩的莫过于编辑精心推荐的纪实性作品《一个军的传奇》和随笔《郑伯克段》。
《一个军的传奇》真实再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50军由成立到发展壮大,为中国革命所做出的贡献,展现了那一段艰苦的岁月中饱经历史沧桑的现代史。李敬泽老师的随笔《郑伯克段》叙事纵横捭阖,评述历史的这一公案有理有据,令人茅塞顿开、爱不释手,接连读了三遍,为自己原来的印象而惭愧。因而重读《东周列国志》《史记》《古文观止》,惑于前人的评点,只认为共叔段贪得无厌、郑庄公阴险狡诈。历史,我们应该多一份思考,李老师给了我思考历史的方法。
读者:吕长江
贵刊刊登了长篇纪实《一个军的传奇》,我的父亲吕品(现年94岁。曾任中国人民志愿军第50军149师447团政委)及我们全家认真阅读了此文,认为作者做了大量的工作,真实地还原了历史,写得很好,值得一看!同时父亲指出了第85页有关张积慧击落敌机后由50军部队营救的事,有些内容与历史事实不符,健在的艾维仁同志(现年86岁。原447团二连指导员,直接去现场救助张积慧同志)及447团的很多当事人都可以证明。我们与作者沟通,他说经过核实,营救张积慧的确实是447团,文章中写成别的团,是不对的。父亲委托我给贵刊写信,对文中出现的一点小的问题,请予纠正。
读者:陈军
去年九月赏罢郝在今的《延安秘密战》,今年七月又读到他的《一个军的传奇》。非虚构。痛快。过瘾。滇军精锐六十军能打仗,会打仗,讨袁、北伐、抗日,百战百胜。可在与解放军的较量中,却是雄风不再,折旗、断辕、屡战屡败。何也?皆因正义不在手,民心有向背。直到解放军兵临城下,长春起义,举国瞩目。改编为解放军第五十军后,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凭着“共产党的脑袋,国民党的技术”,打得法军、英军、美军闻风丧胆。“一个军的传奇,映射中国军人保家卫国的强军梦,映照中国军队走向现代化的强军梦!”本期最佳,舍它其谁也!
读者:郑新涛
窃以为,较之小说,纪实作品更能把握时代的脈搏,逼近历史的真实,王树增的“战争系列”和郝在今的《一个军的传奇》,甚至篇幅短小的《我和战友黄继光》等都莫不如此。相对而言,它们在最大的限度上剔除了想象的成分,以确凿无疑的史料做骨架,还原出了往昔和当下的惊涛骇浪与和风细雨,个中韵致,气象万千,这与“文学记录中国”的追求更相吻合。鉴于此,特推荐笔致豪放、格调宏阔、刚柔兼备、虚实相生的《一个军的传奇》为本期的最佳作品。
读者:冯驱
似乎成为规律,在这三年中越是天热,《当代》的作品就热,也更吸引读者。今年第四期整体内容好,作品各有特色,读完《抓捕路霸江自善》,才知哪有这么好说话的“路霸”,作者光盘创作了个有良心有担当的“路霸”,比起来那些自欺欺人的县局领导还要磊落。《猎舌师》中有文化的厨子宁安投毒案,情节惊险,故事吸引人,作品赢在对人物的心理活动描写上,感觉作者文字功夫很强。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