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研究生植物病理学综合实验技能课的教学效果探讨

2017-09-21 18:53周倩钟杰朱宏建
课程教育研究 2017年34期
关键词:病理学硕士教学效果

周倩+钟杰+朱宏建

【摘要】为提高硕士研究生植物病理学综合实验技能课的教学水平,探索教学改革的方案,以湖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植物病理学综合实验技能课为例,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核方式等方面,对植物病理学综合实验技能课的教学改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研究生 植物病理学综合实验技能课 教学效果 教学水平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34-0253-02

硕士研究生是在本科基础上更高层次的,具有一定研究和创新能力的高级人才。为了达到这样的培养要求,除了研究生院采取的各种措施外,最重要的还是培养研究生独立思考和实际操作的能力。

植物病理学综合实验技能课是植物病理学硕士研究生学习阶段的一门核心课程,是帮助提高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在有限的学习时间内让研究生们更好掌握实验原理和操作技术,激发他们的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将来的科研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是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1]。为了达到上述目的,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改革尝试,从2015年和2017年的教学效果和研究生的反馈意见来看,取得了一定成效,现介绍如下。

一、授课教师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和较高的实验技术水平

植物病理学综合实验技能课是一门理论与实践高度结合的课程,二者相互作用,共同发展。虽然课程不设置理论学时,但实验的原理在操作的过程中一同介绍。知识是创新的根本,也是创新得以成功的必要条件。该课程的教学针对的是思维活跃、求知欲望强烈的硕士生,如果知识陈旧就无法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授课教师需要具备深厚扎实的专业知识,不仅要掌握教学内容的历史和现状,还要了解最新学科发展趋势。因此,笔者在教学内容设置时把相关的前沿知识内容有机的和实验内容结合,并将强调理解实验原理对解决实验中遇到问题的作用。操作过程中不仅仅只是强调实验操作的规范,更着重介绍不规范的操作可能导致的后果,以及引起实验失败的原因。

二、认真做好预实验和试讲

实验过程受多种影响因素,可能会碰到一些不能预测的问题。所以为了保障教学的顺利进行,必须在正式授课前做好预实验,详细了解实验每一步骤的原理和可能会遇到的问题。预实验可以发现实验过程中容易出错的环节,在正式教学中可以提醒学生,这样才能在上课时保证教师掌控全局,使实验顺利完成,进而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试讲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教研室要執行严格的试讲制度,在实验课开始前要组织集体试讲,不仅可以督促教师认真备课,而且通过试讲可以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和不足,针对每位教师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意见。教师要提前备课,实验设计要思路清晰、重点突出,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2]。

三、根据需要不断优化教学内容

植物病理学硕士研究生综合实验技能课汇聚了多门学科的实验技术,要求自设置具有学校教学特色、满足研究生需求的实验课程。因此,实验内容应该不断更新完善,开设的实验应该结合本校的科研现状,在保证植物病理学基本实验技能的前提下,尽量根据大部分导师和研究生的课题需求来设置实验内容。此外,力求实验内容的与时俱进,让研究生在掌握经典实验技术的同时对国内外先进的实验方法有所了解。比如,在Western blot实验技术的教学中,利用新购置的ODYSSEY红外荧光扫描系统,在孵育二抗后不用传统的曝光洗片方法,改用ODYSSEY红外荧光扫描系统检测。类似的改进受到了研究生的欢迎,大大地激发了研究生了解应用新技术的兴趣。

四、建立科学的考核体系

无论是实验报告还是笔试考试都不能充分考核综合实验技能的学习效果,而且时常有抄袭和编造实验数据的情况发生。为了真正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该建立更有效的考核体系[3]。因此,在研究生综合实验技能课教学过程中建立的考核体系包括以下几部分[4]:①平时成绩,主要考核出勤情况和值日情况;②动手能力评分,包括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和遇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③实验报告成绩,重点考查实验报告的结果分析与讨论部分;④笔试,采用开卷形式,允许并鼓励查阅资料,试题着重考查研究生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综合评价,不仅提高了学生参与的积极性,还可以更全面地评价授课效果[5]。

五、听取学生反馈意见

建立学生微信群,课后及时和学生交流学习心得。虽然授课前教师都会认真备课,但是由于研究生的基础不同,实验技能综合素质也不同,反馈意见可能不一致,所以要多和学生们交流。课后也可根据他们不同的研究方向和课题内容有侧重的给予指导。

综上所述,通过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方法,研究生植物病理学综合实验技能课的教学效果取得了较大的进步,有效的提高研究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激发了研究生的科研兴趣。

参考文献:

[1]钱大益.创新实验室管理体制深化实验教学改革[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9,28(3):264-266,281.

[2]刘志荣,王晓霞,解军.如何提高硕士研究生生物化学实验带教质量[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10,12(3):285-286.

[3]段蓉,朱昌平,张亚新.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0):156-158.

[4]姜大刚,李静,姚涓.研究生基因工程实验教学改革探讨[J].生物学杂志,2011,28(2):103-104.

[5]白国辉,刘建国,朱姜. 提高医学硕士研究生综合实验技术课教学效果的探讨[J]. 西北医学教育, 2014,22(2):72-73.

作者简介:

周倩(1977-),女,汉族,湖南衡阳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植物病理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朱宏建(1979-),男,汉族,湖南常德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主要从事植物病理学教学和科研工作。endprint

猜你喜欢
病理学硕士教学效果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猪流行性腹泻病毒流行株感染小型猪的组织病理学观察
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的病理学和影像学研究进展
WST在病理学教学中的实施
提高病理学教学效果的几点体会
加强焊接教学质量提高焊接教学效果的探讨
不必对硕士卖米粉大惊小怪
抓好课的结束部分 深化体育教学效果
军事科学院199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