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强
玉米病害主要有四个主要部位发病:叶部病害、穗部病害、根茎部病害、全株性病害;其中叶部病害主要是多发叶斑病(大斑、小斑、弯孢霉叶斑病)、锈病、青枯病;穗部病害多发穗腐病、黑穗病(丝黑穗、瘤黑病)、根茎部病害多发纹枯病、茎基腐病、苗枯病;全株性病害多发矮花叶病、粗缩病等。
一、玉米病害的种类与识别
(1)玉米叶斑病(大、小斑病)
玉米的大斑小斑病统称为叶斑病,主要发病部位为玉米的叶片,偶尔也会传染到苞叶上。
症状识别:玉米大斑病的典型识别特征是玉米叶片表面呈现出青灰色或者褐色枯死的斑点,而且,玉米大斑病发病速度较快,传染扩张速度也较快,往往一个不经意的小小病斑会迅速感染成棱形状病斑。而且,当成长为棱形病斑时,病面长度最长可达30厘米,呈现不规则状态。玉米小斑病病斑面积较小,往往在一厘米左右,形状与椭圆形为主,病斑色泽比大斑病颜色深,呈深褐色。如果玉米叶斑病发病时间较长,遇到潮湿空气,会使病斑向黑色霉状物病态发展,这样就无形中加快了病斑病菌的分生和传染速度。
(2)玉米丝黑穗病
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种植当中常见的一种病害,也是会使玉米产量大减损失较为严重的一种多发病害。玉米丝黑穗病,主要发生在玉米地果穗上,一旦产生这种病,会使玉米整株颗粒无收。
症状识别:玉米丝黑穗病是一种常见的入侵性系统性病害。由于它主要是从玉米抽穗后的芽鞘处进行侵害,往往发病的玉米棒比正常的玉米棒短,而且通常没有花丝抽出。人为的拨开玉米苞叶皮,会看到黑色的粉末漏出,里面没有玉米粒,反而是一些混杂的黑灰色玉米植株残留物。
(3) 青枯病
玉米青枯病潜伏期,爆发快,破坏面积大,主要发生在玉米灌浆后期。
症状识别:当玉米植株出现了整体枯萎,或者是叶片仿佛被水烫过一样干枯、褪色、萎缩,果穗呈向下状态,这时就可以考虑是否出现了与青枯病。出现于玉米青枯病,手握玉米的根茎部位会有一种轻空的感觉,颜色也淡褐色。
(4)玉米煤纹病
每年的3月到5月份,是玉米煤纹病的多发季节,尤其在高温潮湿的环境下更容易发生。这个病害对于环境有一定要求。
症状识别:出现玉米煤纹病时,玉米叶片会呈现出黑灰色霉状物,成星星点点状分布,后期会逐渐扩大。
(5)玉米嵌纹病
症状识别:玉米嵌纹病,主要是依托蚜虫等一些虫子为媒介进行传播感染病毒的,被感染的叶片会出现黄色斑点,分布密集,并且呈条纹理,发病后期会使整个叶片黄化剥落,植株矮化。
(6)玉米粗缩病
症状识别:玉米粗缩病主要是一种发生于玉米全株性的一种疾病,主要是由于灰飞虱所带来的一种病毒感染式的虫害。这种粗缩病会导致植株生长不良,出现矮化、扭曲等现象。一颗玉米植株一旦出现4-5片的叶片被感染,将会使玉米不能抽穗,感染面积扩大,将造成整株玉米绝产。因此玉米粗缩病也是令玉米种植户深恶痛绝的一种病害。
二、玉米病害防治技術
玉米病害的防治主要采取以农业防治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防治办法,主要是以农业防治为主的,这也是根本性的治理保护措施。
1、选用抗病品种
加大对于新玉米品种的培养,相关农业科研单位加强技术研发和跟进,农业种植时鼓励农民引进高产抗病害的玉米新品种,淘汰抗病性差的玉米品种,选用对于抗玉米病害抢的玉米亲本进行培植,最大化从根本上减少病虫害的发生,从而使整体玉米种植达到高产,减少农民损失,促进农业的经济收入。
2、控制温湿,延长寿命
由于玉米当中的一些病害的发生,对于环境有着一定的要求,所以可以使用薄膜进行地膜覆盖,这主要是用来控制地表水汽湿度以及温度,从而减少玉米病虫害的发生,同时也减轻了病菌感染的可能性,延长用于储存期。
3、玉米是可以连年种植的农作物,所以对于玉米种植的土地进行一定期限的倒茬、轮作和深耕,对于玉米种植来说也是有着巨大好处的。也正是由于玉米可以进行多年种植,这也就导致了常年以来,玉米种植土壤中一些不利于玉米种植的菌类的产生和繁殖,而定期的轮作深耕,可以最大限度地消灭土壤中的一些坏的菌群,降低病害的发生。
4、药剂防治:针对玉米叶斑病可以采用40%克温散乳剂在叶片发病初期来喷洒,连续药物喷射一周见效。针对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可用25%粉锈宁或40%多菌灵,按实际情况用量。针对病毒性的病害防治可使用应早期用氧化乐果液来灭等等。
(作者单位:265300 山东省栖霞市农村能源办公室)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