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明
一、整地施肥
整地要求犁两耙,深翻开沟作畦,畦宽包沟1.3米,畦面宽70-80厘米,行沟宽50-60厘米,畦高18-20厘米,畦沟宽50cm,兼作走道,畦高30cm,畦面宽80cm,再由畦中部刨沟,深20 cm,如此便将畦分成2条垄,在垄背上开小沟点播种子,株距30~35cm。一般每公顷植4.5万株左右。亩施充分腐熟优质农家肥30-50担,另复合肥50公斤,过磷酸钙100公斤,于播种行开沟深施作基肥。
二、播种
1、浸种催芽
将挑好的饱满黄瓜种子放在55℃溫水中温烫浸种搅拌至水温30℃左右时,浸泡6~8小时,这时种子吸足水分,然后捞出种子沥干水分,用湿布包好置于28℃~30℃的条件下催芽,催芽过程中要翻动2~3次,使受热均匀,增加透氧量,防止发霉,种子露白时将其放于1~0℃低温下12~24小时,提高幼苗抗寒力.种子发芽后选择晴天播种。
2、播种技术
根据市场需求和生物学特性确定适宜播期。黄瓜播种时要求5厘米深地温不低于15℃,否则出芽慢而不齐,易发生烂籽现象,播种时浇透底水,每个营养钵放一粒种芽、将种子芽端朝下插入营养土中,覆盖经过消毒的营养土1.5厘米厚然后覆盖地膜保温保水。
三、定植管理
1.整地施肥。底肥以腐熟的优质有机肥为主,化肥、复合肥为辅。一般每亩施有机肥4500~5500公斤、复合肥20~50公斤、过磷酸钙25~50公斤。
2.消毒。定植前10~15天闷棚杀毒或每亩温室用硫黄粉2~3公斤,加80%敌敌畏乳油0.25公斤,拌上锯末,分堆点燃,密闭大棚一昼夜,进行消毒杀菌,放风无味后定植。
3.浇水和中耕松土。定植后4~5天,当心叶开始生长。地下部长出大量新根时,浇一次缓苗水。浇水后一直到根瓜坐住一般不浇水,进行中耕松土。第一次中耕要求深、透、细,深7厘米左右,苗周围也要锄透,但不能伤根,中耕目的是疏松土壤、提高地温、促进根系生长。控制茎叶生长、蹲苗。当大部分植株的第一个瓜(叫根瓜)坐住时(瓜长到12厘米左右,不易化瓜时叫坐瓜)结果蹲苗,开始浇头一水,这一水要适当大些。当地皮不粘时,进行第二次中耕,要浅锄,结合中耕除掉杂草。头水浇过后就不能再缺水了,以后浇水要看天。看秧,灵活掌握。在根瓜采收期,天还不太热,蒸发量较小,秧子也不太高,浇水不能太勤,水量也不宜过大,一般每隔6~7天浇一次水。以采收腰爪到采收顶瓜是盛瓜期,气温已高,蒸发量大,茎叶茂盛,生长决。结瓜多,是黄瓜一生中需水最多时期,一般每隔3~4天浇一水,水量也不宜过大,主张小水勤浇,切忌大水漫浇。采收顶瓜以后,瓜秧逐渐衰老,茎叶生长量已小,又处于雨季,要控制浇水次数。不下雨时每隔5~6天浇一水,使地皮不干为宜。在浇水时间上,结果前期最好在上午进行,采瓜盛期和后期,浇水在傍晚进行,可降低地温。黄瓜怕涝,雨后要注意排水,避免畦内积水。
4.追肥。在蹲苗结束时结合浇头一水追、一次肥,以后每隔1-2次清水追一次肥,盛瓜期每隔7~10天追一次,随水追肥。追肥原则应掌握少量多次。追肥种类以化肥为主,其次是腐熟的人粪尿。每次每亩追肥数量,硫酸铰10~20公斤,或尿素5~10公斤,或碳酸氢按15~25公斤,或人粪尿750公斤。
5.插架、绑蔓。为防止风甩秧苗,定植后力争当天插架,黄瓜多采用人字花架,一颗苗插一根竹竿,插在幼苗外侧。竹竿上端两行绑在一起。当瓜蔓长高不能直立生长时,应及时绑蔓,以后每隔3~4个叶绑一次,绑绳与架竿和蔓呈“8”字形,可防止蔓与架竿摩擦或下滑。绑得不能过紧,空隙以插进食指为宜。每次绑蔓要使瓜蔓顶端固定在同一高度,便于管理,绑蔓最好在下午进行,不易折伤蔓和叶。
四、病虫害防治措施
主要有五病三虫危害:用75%的百菌清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大生M-45的500倍液防治霜霉病;用20%粉锈宁乳油2000倍液或农抗120或2%武夷菌素150倍加50%多菌灵600倍液防治白粉病;选用40%乙磷铝可湿性粉剂300倍液防治疫病;选用大生M-45的500倍液加50%速克灵2000倍液,防治灰霉病;选用72%农用链霉素4000倍液或77%可杀得可湿性微粒粉剂400倍液,防治细菌性角斑病。上述病害防治要交替用药,7~10天一次。用10%的一遍净或40%氧化乐果1000倍液,防治瓜蚜、白粉虱、螨类。
五、采收
黄瓜从播种到头次采收,一般为40d左右。即一般在第1批雌花谢后2周左右。初瓜期每隔4d左右采收1次,盛瓜期隔天采收1次,采收期可延续1个月左右。收瓜一定要及时,当瓜长至0.2~0.3kg左右时,应及时采摘,否则不仅影响商品质量,而且消耗大量的养分,严重阻碍上部蔓节结瓜和幼瓜膨大。及时摘除畸形瓜。采瓜时,用剪刀或小刀割断果柄,以免挫伤瓜蔓,并将瓜轻放,防止碰伤腐烂。
(作者单位:161600黑龙江省克山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驻双河乡农业技术推广指导站)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