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力
身边医生,助您健康
本栏目合作单位: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贵州省中医医院)
贵阳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贵州省中西医结合医院)
贵州省卫计委人口信息中心
锋利的手术刀、金属的手术台、绿色的手术服……对大多数人而言,外科医生的世界,充满了理性的冰冷。而事实上,他们却用回春妙手传递着生命的温暖。在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主任李卿明眼中,“外科医生是一群‘精神贵族。”
“就没想过不当医生”
今年55岁的李卿明是贵阳中医学院的家属子弟,从小在学院大院里耳濡目染中医药传统文化,让他在报考大学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中医,入门后发现自己更喜欢外科,从此走上了与手术刀结缘的道路。
1985年,李卿明自贵阳中医学院毕业后,一直在附属医院临床一线工作。“我是学中医的,可我喜欢外科,科学发展是不等人的,只有拼命学。”为了将中、西医两种截然不同的医学理论融会贯通,李卿明克服了中医外科理论的短板,在临床实践操作中不断强化知识,积累经验。“别人只看到你不比西医出身的外科医生差,只有我们自己知道为了把手术做得漂亮要付出多少努力。”付出过常人看不见、也无法想象的艰辛,可曾后悔?“我就没想过不当医生。”李卿明用微笑给出了否定答案。
外科是门“遗憾的艺术”
在李卿明看来,外科是一門“遗憾的艺术”。有位患者体检出恶性肿瘤,确诊为空肠恶性肿瘤并肝转移。家属得知情况后,决定暂时对本人隐瞒病情,联系了第三军医大附属医院专家为其手术。但患者却早有预感,拒绝了家人的好意,直言希望李卿明为自己手术。李卿明当即犯了难:且不说右半肝切除、左半肝部分切除与空肠部分切除合并手术在省内罕见,光是患者右半肝十多个癌细胞转移灶的范围,手术的风险就非常大。“两台手术同时进行,我需要将整个右半肝脏和左半肝肿瘤挖除,保留的肝脏部分太少,术后并发症可能性很大。”李卿明很为难,一边是对手术风险的保守估计,一边是对自己以生命托付的患者,“心一横,我不能眼睁睁看着他不管。”李卿明向患者及其家属详细解释了手术中、后可能出现的请况,征得家属的同意和谅解后,义无反顾地为这位患者做了手术。
手术结束后,患者在重症监护室住了十天,李卿明也在病床前守了十天。患者一醒来就对李卿明说“李主任,谢谢啊!”“不要谢我,是我谢谢你,终于挺过来了!”那一刻,医生与患者的心紧紧重叠。在术前一直担心的残余肝不足引起肝功能衰竭的术后并发症,也在积极的治疗后好转,患者转到普通病房,继续恢复了二十多天,后续进行靶向治疗,半年后复查预后良好。李卿明说,自己从来不敢去想如果当时手术失败,会是什么结果,“甘冒这么大的风险,只为了救他,不成功的后果已无暇顾及。”
“手术做得再漂亮,也不能百分百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李卿明看到的永远是外科不圆满的部分,总是会有遗憾,“可这遗憾也是动力,如果我们的技术更精湛,是否就会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几率呢?”李卿明说自己是在遗憾中追求圆满的“精神贵族”。
信任建立在心怀感恩之上
李卿明说,患者希望药到病除,可医生不是神仙,也有科技和人力无法企及之处。除了仁心仁术,医生要会沟通,给患者合理化的治疗建议,还有些结果是医生都想不到的,也需要耐心地解释。外科是多学科的合作,麻醉管理、术后监护的配合都必不可少,必须把每个环节都做到位,才能最大程度上保证治疗效果。
在李卿明看来,患者对医生最好的认可就是信任,而他对患者最大的回报就是在手术上精益求精。“你尽心了,患者和家属都能看到。”消除患者疑虑的最好办法就是用高度的责任心和精湛的技术扎实业务,赢得口碑。
从医三十多年来,李卿明一直谨记实习时带教老师说的话:“医务工作者就是服务行业的劳动者,是需要以客户满意度为考核指标的。”李卿明常告诫科室医护人员,心怀感恩,自省反思,站在求医的角度,才能体会到患者的需求,从而对自己精益求精,以更好的技术服务患者群众。
本期嘉宾
李卿明,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肝胆外科主任,国际肝胆胰协会中国分会委员,内镜与微创专业技术全国考评委员会、中国医师协会内镜医师分会、世界内镜医师协会中国协会小儿外科内镜与微创专业委员会理事,中国中医药适宜技术专业委员会常委,贵州省第一届美刀专家委员会委员,贵州省普通外科内镜诊疗技术审核专家。擅长诊治肝胆结石病或胃肠道肿瘤,尤其擅长腹腔镜微创手术。普外科疾病,如肠粘连、疝气、急慢性腹痛、甲状腺及乳腺疾病等的诊治。
坐诊时间:贵阳中医一附院肝胆外科门诊每周一、四上午
咨询电话:0851-8563802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