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舒容
戏里戏外
文/舒容
有时想想,幸福其实和钱没太大关系,比如,无论冰天雪地还是春花秋月,一壶热茶、一部好戏,窝在沙发里就能体会岁月静好。
都说“戏要听熟”,戏迷们对于喜爱的演员的经典唱腔,往往越听越爱听,越听越能听出门道。我在看了好几遍越剧《五女拜寿》后,就看出点门道来。先说说它的来历:1983年,浙江越剧小百花演出团首次赴香港演出此剧,之后享誉海内外。1984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把它拍成电影,获第五届全国电影“金鸡奖”最佳戏曲片奖。同年该团赴京参加国庆35周年献礼,并在怀仁堂、人民大会堂作专场演出。
这部剧令人着迷的因素很多,首先是演员阵容相当强大,唱得那叫一个好!就说何赛飞吧,她因在前几年热播的电视剧《大宅门》中,饰演风情万种的杨九红而家喻户晓,在此剧中饰侍女翠云,因此获长影厂第七届“小百花奖”优秀女主角奖。茅威涛、董柯娣、俞会珍等都是越剧一流的角儿,著名演员陶慧敏在这里只能饰一个没几句台词的小角色——五女儿。
故事说的是明代嘉靖年间,户部侍郎杨继康一家的事。
京城,杨府正在为杨继康、杨夫人庆寿,五个女儿分别携女婿前来拜寿。四个嫁与富贵人家的亲女儿纷纷献上重礼,抢着要接父母到家里享福,唯有领养的三小姐三春嫁了穷书生邹应龙,祝寿途中所带银两又被盗贼窃走,只献上两双连夜缝制的寿鞋。杨夫人满心不悦。三春夫妇没钱没势,连下人也瞧不起他们,二小姐的丫环夏莲出言不逊,丫环翠云气不过打了她一巴掌,这下可惹了祸,杨夫人在二女儿的挑唆下,竟将三春夫妇逐出杨府。翠云哭着追出来,把自己的全部积蓄和衣服赠送给身无分文的三春。
杨继康因堂兄杨继盛上本弹劾严嵩遭株连。众女婿一听岳父有难,一哄而散,顷刻间各奔东西。杨继康被抄没家产削职为民,乘舟南下投奔女儿,丫环翠云誓死相随。
几人先到了苏州,不料大女婿认贼作父,已成了严嵩的义子。大女儿苦苦哀求丈夫,想留下父母,丈夫无动于衷,还当着父母的面动手打了她。二女儿见二老落魄,无利可图,拒绝奉养。四女、五女虽有孝心,无奈公公为避嫌,不敢收留。杨老夫妇只好转而投奔三女儿,辗转来到南京荒郊野外的城隍庙。杨夫人久等翠云不归,认为走投无路了,不知道翠云为救主,冒雪乞讨已冻僵在雪地中,幸被三春小叔子邹士龙救回。
三春听说养父母落难城隍庙,踏着满天风雪赶到,将父母迎回草堂。这一天考中状元做了巡按的邹应龙一路私访回到家乡,见过娘子三春,拜见了岳父岳母,告诉他们,此一行正是为了微服私访查奸党,参奏严嵩为国除奸。
转瞬间风风雨雨又三年,严嵩垮台,杨继康沉冤昭雪。又值大寿喜庆,曾认贼作父的大女婿被杨继康逐出家门;贪财无情的二女儿夫妇被父母怒斥;此时丫环来报:新姑娘、新姑爷到!原来老夫妇已收下翠云为义女,并为她和邹士龙成亲,如今新婚伉俪双双前来拜寿。二小姐见状,无地自容,羞愤而去……
年轻时,看不懂戏曲,也没有安稳淡定的心情。随着人生阅历和知识储备的增加,渐渐认识到那些经典剧目,实在是好。《五女拜寿》短短一部戏,却包罗万象,官场,家庭,上下,尊卑,得意,失意,富贵,贫穷,一幅中国社会百态图——杨继康被严党迫害,家破人散,流落街头,濒于绝境,却不肯向严嵩低头,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是中国知识分子的气节和信念;三春被养父母赶出家门,却在他们落难之时真情接纳,是中国人的孝道和恕道;当她看到邹应龙一身布衣回家,以为他考试失败,就安慰他夫妻相守比什么都重要,是中国人的妇德;翠云在三小姐被逐出家门一无所有的时候,雪中送炭,接济银两,在老爷夫人流落街头时舍命相随,是仁爱和大义;大小姐、四小姐、五小姐对父母一往情深,却碍于婆家阻力无法行孝道,无奈却合理,是旧时社会伦理和秩序;二小姐恃宠而骄,自私刁蛮无情,是恶,恶有恶报;夏莲也是丫头,却仗势欺人,是小人的典型……真是戏如人生啊。
中国不像西方,有教堂,但中国人把神殿放在心里,他们信仰“道”。从孔子到老子,几乎所有的往圣先贤都谈过“道”,而老百姓的“道”就融合在他们日常的行为规范中,在他们爱看的戏剧里、爱听的评书里,是扎根于泥土的,来自于民间的最朴素、最真诚的善恶观念。剧中杨继康在风雪交加中曾有一句唱词:“天寒地冻冻不死落难人,我心中尚有一点暖火温。”所谓信仰,就是心里那一点点在黑暗寒冷中支持人走下去的“暖火温”,是被圣人提炼为“仁义礼智信”的君子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