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惩罚的是灵魂还是肉体

2017-09-20 10:05刘卫红
名作欣赏·中旬刊 2017年9期
关键词:心理学

刘卫红

摘 要:《致命ID》是一部惊悚片,但它同时又是一部有关心理学的著名影片,它讲述了一个患有人格分裂症的杀人犯内心中十几个人格的互相争斗,以及现实中法律对这样的杀人犯的处理方式和后果。影片只有短短一个半小时,但是却足够发人深思。是什么创造了这个悲剧的人格分裂杀人犯、罪恶人格的错误是否能够随着他的消失而被原谅、是否可以判定人格分裂者的某个人格真正消失了,这些都是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可以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影评 人格分裂 心理学

没有信号的雨夜中,一个独立的汽车旅店,好似与外界隔绝。一个奇怪的店主,故意藏起了一些信件和一张照片,他痛恨妓女;十个因各种原因来投宿的人,有一家三口入住4号房,妻子出车祸,危在旦夕,父亲是继父,孩子亲眼目睹了母亲的车祸,却表情怪异,受到如此大的冲击,却不言不语;有关系诡秘的情侣入住6号房,半夜时分,姑娘呼唤伴侣的名字,男生却睁眼不理;有满口抱怨的女明星;有充满正义感的女明星司机,却离不开药片;有卑贱却善良的妓女,想在自己生日前,回归家乡,度过自己的后半生。还有最后到来的警察和犯人,入住10号房,带着一股让众人都感受到的阴风,犯人嚣张乖戾,被锁在厕所的马桶上;警察像好人又像坏人,满面正派,却勾引妓女,在他穿外套时,赫然显示出里面那布满血迹的衬衫。

屋外的雨下得更大了,屋内的人暗波涌动,终于,司机的发现打破了这雨夜中的寂静。女明星在出外打电话搜索信号时被杀,只有头被发现在洗衣房的洗衣机中,同时被发现的,还有一个10号房的钥匙;与此相连的,警察押送的犯人逃跑了。旅馆中的众人开始在3号房第一次集合,此时,剩下的人数也恰巧是10。是巧合,还是另有原因?

与此同时,相隔很远很远的地方,一场特殊的法庭开庭了,嫌疑人是一个人格分裂者。回到被隔离的雨夜,在3号房的众人,陆续都“待不住”了:司机和警察先出去搜查逃跑的犯人;旅馆的店主独自回到房间找东西;一家三口中的男孩执意要上厕所,继父在厕所门外陪着;小情侣中的姑娘控制不住情绪跑回房间;紧接着男生和妓女都追了出去。俩情侣回房后开始激烈争吵,女生将自己关在厕所中,男生在门外疯狂敲门;突然,没了动静,紧接着,更疯狂的敲门声骤然响起,又戛然而止;之后女生无论怎么叫都没有人应声。女生惊惧之下,开门观望,只看到一个黑影,好似拿着什么东西猛砍而下,女生极度恐慌,赶紧关门,好在凶手好像力气并不大。女生关上了门,从窗口跳出,碰到了在外的警察、司机和妓女,四人结伴回到情侣的房间,只见男生已经没了气息,满身是血,倒在角落里。与此同时,犯人已逃出好远,上山下坡,极速逃亡,终于看到了一点亮光,走近后,突然发现,那是——汽车旅馆,他,跑回了原点!跑回的犯人被警察发现,联合司机一起将其逮捕,交由店主看管。至此,众人才真正意义上在汽车旅馆大集合了。

情侣男的死,像是推倒了多米诺骨牌,剧情开始快速发展。三口之家的母亲在经过紧急救护后醒了;司机在情侣男尸体旁发现9号房的钥匙;店主偷空外出时,犯人被人发现死在房间里,脚边放着8号房的钥匙;店主秘密被发现逃跑时,撞死了为救男孩而跑来的继父,三口之家的母亲被发现死在床上,一切都像是一个意外,但母亲床边赫然放着一把6号房的钥匙。

此时活着的人都有谁呢?店主、男孩、情侶女、司机、妓女、警察,正好六个,和钥匙上的数字一模一样。这,还是巧合吗?众人在继父的尸体上发现了意料之外却情理之中的7号房的钥匙,这些钥匙就像是一个个死亡警告,一个个提醒着剩下的人:要小心,自己的生命随时都会结束。司机建议两个女生先带着孩子开车走,等待天亮;上车的情侣女与小男孩却突然遭遇汽车爆炸,尸体却消失不见;与此同时,一件件诡异的事接连被发现,所有死者的尸体都消失了,连带着血迹等他们存在过的痕迹都消失了,在留下的四个人的对话中他们发现,彼此的生日竟然是同一天,就连死了的人的生日也全是同一天。

司机继续找寻信息,突然发现这旅馆中十一个人的名字竟然全是美国的州名,浓浓的困惑让他好像听到了不应该他听到的声音,他,被叫醒了;在很远很远的那个特殊法庭上,在法庭的犯人身上,醒了,他被告知真相:他,他们,旅馆中的所有人都是这个杀人犯分裂出来的人格之一,其中之一的人格犯下了足以判处死刑的杀人过错,只有服下药物,让犯人体内的11个人格在同一个场景中碰面,互相残杀,留下代表正义的那一个,才能阻止死刑的判决。

与此同时,在旅馆的场景中,妓女发现了警察的真实身份——杀死了真警察的犯人;她找到店主一起对抗假警察,但最终店主被假警察杀死,妓女逃跑;赶回的司机抱着让善良的人格活下来的信念,与假警察同归于尽。最终,妓女活下来,开车回到家乡。法庭中,因犯人的邪恶人格已经消灭,判处犯人缓刑,由司机和医生送入医院治疗。

你以为这就结束了吗?不,没有,回到家乡的妓女,生活幸福,却在树下挖到了一个本不该属于这里的东西,1号房的钥匙!昭示着死亡的钥匙,身后,是所有人都没有怀疑过的男孩,举着钢叉,脸上挂着邪恶的笑容。原来所有的人都是他杀的,从明星、情侣、犯人到父母;他说“妓女没有第二次机会”,他杀了妓女;他杀了医生,他杀了运送司机,逃走。

杀人犯身体中的十一个人格,小男孩是最让人惊异的,最终的真相,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在现实生活中,杀人犯在幼年时,受到身为妓女的母亲和继父的虐待,继而滋生了接下来的十个人格。小男孩可以说是这十一个人格中性格最为压抑的,有这样的行为并不出人意料;幼年的阴影使他始终不能释怀,可能他对于身为妓女的母亲最大的宽容,就是在她实现愿望之后,最后一个杀死她吧。

这部电影中,我们还需要面临两个急需讨论的问题:是否应该因为一个人患有精神分裂症,就饶恕这个人由此犯下的过错?法律惩罚的应该是身体,还是灵魂?如果选择放过,首先,难道这具身体犯下的过错就不用人来承担了吗?哪怕是杀死邪恶的灵魂,你如何能肯定剩下的那个就是善良的,而不是如上述故事中隐藏诈死的邪恶人格?其次,又如何能真正肯定一个犯人,一个能谋划杀死多人的杀人犯,是真的人格分裂,而不是一个智商极高、骗过了所有人的逃脱了刑罚的天才?就如现实社会中的“比利事件”,那个具有二十四个人格的杀人犯,至今仍有人怀疑其人格分裂的真实性:是一个人格分裂了的可怜人,还是一个震惊世人的天才?如果选择惩罚,那这个身体中,其余无辜的人格又该如何?就因一个人格犯下的他们都不知道的过错,就被“连坐”吗?这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说得更深一点,精神病人杀人就应该被宽恕吗?哪怕这个人不是出于主观故意,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会给别人造成伤害,以为自己只是帮助别人“脱离苦海”“升天极乐”,就应该被宽恕吗?罪孽已经犯下,这个人无论是否有精神疾病,他都已经给社会安定造成了极大威胁,为何还要宽恕他?

不谈法律,谈一谈造成类似《致命ID》中杀人犯悲剧人生的根源——悲剧的童年。童年的伤害是一个人一生都不能磨灭的,哪怕伤口愈合,但是其上的伤疤,仍然会时刻提醒你曾经发生过的事情。做妓女的母亲、虐待继子的继父,是杀人犯人格分裂的根源。电影《致命ID》中杀人犯的内心世界中,男孩为自己创造出了一个完美的家庭—— 一个爱他的母亲,一个虽是继父却愿意以性命相救的男人——这是他最渴望的东西,但却如泡沫一般,被他亲手摧毁。影片开头的那首诗:“When I was going upstairs, I met a men who wasn't there. He wasn't there again today. I wish … I wish he'd go away.”分明就是一个经常看到母亲抛弃自己、亲近一个个陌生男人(嫖客)的小男孩的绝望求助。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强调了婴幼儿时期的经历和经验会对人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重大影响,精神病人大多“从小缺爱”,童年时期受到过或多或少的伤害,以至于在精神上产生无法弥补的缺损,形成精神疾病。

观看《致命ID》这部影片,不从影片质量上说,光从理念方向,我有以上的几点感悟,也有一些倡议:希望日后,法律能在对精神病罪犯的处置和精神病的监治上继续改进,一方面阻止类似的事件发生,一方面完善事后的处理机制。同时,我也呼吁大家爱护儿童、守护儿童,不论是不是自家的孩子,小孩子都需要我们的呵护。孩子是脆弱的,也是敏感的,需要我们恰当的教育,促使其成长。

猜你喜欢
心理学
“没有用”的心理学
什么是心理学
10个心理学问题帮你挑相机 你的“本命"相机是哪款?
心理学
引进版心理学图书的重要性分析及优化建议
跟踪导练(二)5
心理学的花样疗法
《安妮聊心理学》
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认知
打喷嚏个性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