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瑨
[摘 要]博士后研究报告作为一种富有特色和科研价值的灰色文献资源,其资源建设工作应紧跟时代潮流,抓住契机,大力推行博士后研究报告的电子化采访和数据库建设。但由于其著作权的特殊性,以及当前纸质资源建设状况不理想等诸多因素的制约,其数据库的建设面临着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境遇,国家图书馆作为国内博士后研究报告入藏量最多的机构,应该发挥其主导作用,积极推行博士后研究报告全文数据库建设,更好地为广大科研工作者及相关人员提供文献服务。
[关键词]博士后研究报告;数据库建设;国家图书馆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4.082
[中图分类号]TP3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4-0-02
1 博士后研究报告
1.1 博士后研究报告的科研性
博士后研究报告是获得博士学位的人员在博士后流动站工作期间,在合作导师的指导下,开展科研工作后完成的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的科学记录。博士后研究报告,其选题多是前沿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情报价值和实用价值。许多博士后研究报告在其相关研究领域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而且有些还会涉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问题。其中,有的研究报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新理论、新方法,有的采用了新材料、新工艺,不少研究还填补了多项空白研究领域。
1.2 博士后研究报告的保密性
由于博士后研究报告一般为非正式出版物,其印本的流通范围十分有限,除了博士后培养单位、博士后研究报告收藏单位及博士后本人外,一般研究人员无法轻易获得,且并不是所有的培养单位都会收藏博士后研究报告,所以博士后研究报告是一种收藏不多的稀缺文献。如果没有及时全面地揭示其文献信息,那么相关研究人员,在缺乏相关研究成果信息的条件下,就无法辨别是否已经有人完成了相关研究,这很有可能会造成选题重复、人力和物力等资源的浪费,不便于正常的学术交流和科技资源共享。
2 博士后研究报告开发现状
国家图书馆一直是博士后研究报告的法定全面收藏单位,负有管理博士后研究报告的责任。截至2016年底,国家图书馆馆藏的博士后研究报告有6万余种,已编目完成可提供阅览的有47 000余种。截至2015年,已出站的博士后已达88 023人,缺藏率达31.8%。但是国家图书馆的博士后研究报告数据库还未建立,导致馆藏研究报告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是一种巨大的遗憾和损失。
除国家图书馆藏有全国的博士后研究报告外,中国科技情报中心万方数据《中国学位论文数据库》现可查到博士后研究报告
9 113种。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NSTL)的学位论文数据库中,检索得出博士后研究报告8 820种,通过其网站可查看到文章摘要,全文获取需要购买。
3 建立博士后报告全文数据库的对策
在我国博士后制度的建立与起步阶段,国家图书馆就已经根据相关规定,开始了纸质博士后研究报告的收藏与文献编目工作,具有起步早、馆藏大、编目成熟的优势。因此,笔者认为,国家图书馆应承担起博士后研究报告数据库建设的责任,但是数据库的建设并非一蹴而就的,同时还面临一些必须解决的困难和阻碍。
3.1 规范博士后研究报告版权,解决版权问题
博士后数据库的建立,无论是现有纸质版的电子化还是将来可能的电子版采集,都涉及一个最关键、最核心的问题——著作权问题。
关于博士后研究报告的著作权归属及版权使用问题,目前并没有较明确的法律规范。现有的纸质博士后研究报告很多也没有授权说明,默认送缴到国家图书馆的博士后研究报告且沒有保密说明,是否可以向公众开放。因此,国家图书馆可与全国博士后管委会办公室合作,修订《博士后研究报告编写规则》,将相关版权授权内容编入其中。同时,应同步推进与相关单位和博士后本人签订博士后研究报告电子版权授权使用协议书说明(以下简称“授权说明书”),有本人亲自签名的授权协议书具有法律依据的作用,以解决版权使用问题,为下一步建立数据库扫除障碍。
3.2 加大投入,解决现有纸质版的电子化
国家图书馆现有的6万余种纸质博士后研究报告,是巨大的资源,对于数据库的建设奠定了较为扎实的基础。建立数据库,首先面临的就是这些资源的电子化问题。同时,这一工作也应分情况区别对待,通过不同的方式,整合解决,以期能有最优化的解决方案。
首先,对于现存已有的商业化电子资源,笔者认为,国家图书馆没有必要再次电子化,而是应该与相关单位协商洽谈,通过合作开发、联合编目或者购买的方式,直接利用这部分数据,将其导入建立的数据库中,节省人力、财力。
其次,从2013年开始,中国博士后网上办公系统添加电子版博士后研究报告上传平台,初步建立电子版上交机制,2013年以后出站的博士后,除报告内容涉及保密外,其余研究报告都会上传到此平台,且这些电子版格式都十分规范。国家图书馆应与博士后管委会商谈,达成共识,尽快开始合作开发这些电子资源,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的闲置。
最后,筛查排除后,对剩余研究报告进行统一格式的电子化,这需要大量的经费和人力支持,不是一个部门所能承担的,因此,相关人员可申请专项资金,组织整合多部门人员,共同完成此艰巨任务。
3.3 建立博士后研究报告提交系统,开展电子版收集工作
国家图书馆必须尽早推出国家图书馆博士后研究报告呈缴系统,用于电子博士后研究报告的采集,以适应数字化、网络化的发展需要。大数据时代,很多单位对于纸质本的缴送已表现出在人力、财力负担方面的困难。很多学校和单位也表示出缴送电子版的意愿,即使从现在开始,单位都提交电子版本的报告,如果没有提交平台,那么提交形式就无法进行统一和规范。国家图书馆还应该建立自己的呈缴系统,规范电子版的格式,且直接与数据库关联,减少中间环节,节省成本,提高效率。
4 结 语
博士后研究报告是非常有特色的文献资源,它集中反映了中国几十年科研高新人才的研究道路,取得的成就,以及未来的发展态势,是很重要的文献资源。全面开展博士后研究报告的数据库建设工作,对保护这一人类文化资源意义重大。
主要参考文献
[1]周素芬.图书馆收藏博士后研究工作报告的探讨[J].图书馆学研究,2010(15).
[2]王应密,张乐平.我国高校开展院校研究数据库建设的困境与对策[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6).
[3]屈琼斐.信息管理与我国大学开展院校研究的实践环境[J].高等教育研究,2010(11).
[4]张蕊,王保华.走向共赢:院校研究与大学的科学发展——兼论院校研究工作的几个关系[J].职教探索与研究,2009(z1).
[5]孙利芳,金焱.IT项目管理在专题数据库建设中的应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