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用化考核探索研究

2017-09-20 12:52姜唯屈从军孙红燕胡亮华招兆恒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7年14期
关键词:信息系统

姜唯+屈从军+孙红燕+胡亮华+招兆恒

[摘 要]本文结合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南方电网”)基建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实用化考核现状,基于“以评价促应用、以应用促管理”的定位,创造性地构建了全新的实用化考核体系,为南方电网基建领域推行精益管理提供支撑。该体系全面、系统地设计了实用化考核模型及考核维度,并结合层次分析法(AHP)和熵值法构建了一种动静结合的权重分配模型,最终应用正态分布分析以及五分位法进行分析,客观真实地反映参评单位信息系统实用化的水平,有效推动基建管理工作向信息化、科学化、精细化、专业化迈进。

[关键词]基建項目;信息系统;实用化考核体系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14.035

[中图分类号]TP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14-00-03

信息系统实用化水平的提高是南方电网发展战略得以顺利实现的前提和保障,将成为南方电网基建管理工作的重心之一。本文借鉴国内外先进研究成果,结合南方电网管理实际,创造性地构建了全新的实用化考核体系,为南方电网基建领域推行精益管理提供支持。

1 信息系统实用化考核现状

1.1 国际同业考核现状

自1978年King 等人从信息系统使用功能的角度评价信息系统的效率和价值开始,国外在信息化评价方面的发展已有40多年的历史。在此过程中,国外的研究越来越注重评价内容的实证研究,寻找最具代表性的评价指标是众多学者的研究重点之一。在设计评价指标体系时,不仅包涵费用、财务与经济效益等方面的指标,还包涵系统性能、系统可靠性、系统稳定性以及用户评价等方面。如,Raymond McLeod从系统的实用性、科学性以及经济性三大方向,对信息系统的效益评价进行研究,建立了信息系统综合评价模型与方法,并通过实际验证得出评价结果较为客观合理。

1.2 国内同业考核现状

以国家电网公司为例,其实用化评价采用分层分级的方法逐级考核,其评价指标包括:基建项目覆盖面、项目管理节点按期完成率、职能管理流程节点按期完成率、通用设计、通用设备应用情况汇总、基建安全月报、单项工程编码规范率、关键指标数据上报率、管辖单位数据完成率等。

1.3 南方电网实用化考核现状

自2012年信息系统全面上线运行并开始实用化评价后,依次发布了多个考核版本:2013版从覆盖率、及时率、完整率、准确率四个方面进行考核;2014版从完整性、及时性、准确性三个方面进行考核;2016版从七个维度进行考核,现就实用化考核最新情况进行剖析。

1.3.1 实用化考核指标体系介绍

2016版实用化评价指标包括:完整性、规范性、一致性、及时性、准确性、其他使用情况以及数据安全事件7个指标。实用化总分采用百分制,按照主网得分、配网得分加权求和,再减去准确性扣分、系统熟悉情况,以及数据安全事件扣分求得。主网得分和配网得分所对应的权重按照主配网投资占比得出。

1.3.2 实用化考核存在的问题

1.3.2.1 实用化考核体系有待优化

指标体系未能达到全方位。目前所设置的7个指标,无法体现南方电网领导层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等基本保障情况,以及系统中各流程的运转情况;权重设置缺少理论依据。当前权重设置时仅仅根据南方电网管理导向以及专家经验进行设置,主观性较强,未能根据科学、成熟的方法计算出各指标所对应的权重,缺少理论依据。

1.3.2.2 数据质量不高

由于配网录入数据难度较大,部分功能易用性不强,跨系统接口不完善,导致数据质量不高,进而影响了在此基础上一系列应用的准确度。

2 实用化考核体系的创新设计

基于目前实用化考核工作存在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新版实用化考核评价模型。该模型既注重结果性的指标,也强化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指标,并形成动态优化机制和闭环管理机制,保证信息系统实用化的稳步推进。实用化考核评价模型如图1所示。

2.1 框架搭建

对于信息系统实用化考核指标体系的框架搭建,根据当前国际主流思想,本文主要分为三个层级,即目标层、准则层和指标层。其中,目标层为实施效果的影响,准则层为实施效果影响的具体领域,指标层为每个具体领域影响方面的指标。

2.2 指标选取

在指标体系框架确定的前提下,具体各层级指标的选取深度结合南方电网管理要求和基建信息系统实用化水平,并综合考虑南方电网对数据质量治理的考核维度及要求。其中,准则层包含基本保障条件、系统应用情况、流程运转情况、数据质量水平、现场应用情况;指标层包含领导重视程度、培训力度、人员注册率、人员使用率、数据录入及时性、数据安全事件、关键流程节点处理及时率、关键流程节点办结率、规范性、完整性、一致性、准确性以及人员熟练程度。

2.3 权重分配

指标权重值的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分析结论是否公正、是否能真正反映评价对象的真实状况。从目前的研究结果看,赋权方法大致可以分为主观赋权法、客观赋权法和两者结合的方法三大类。用这些方法单独设计权重的局限性主要在于主观赋权法人为主观因素影响较大;客观赋权法仅从数据信息中获取指标重要性,不受人为影响,但也可能出现与指标实际意义不相符的情况。

因此,为避免单独采用一种方法的片面性,本文结合基建项目管理信息系统在南方电网的应用现状,科学地构建了主客观赋权法相结合的动态权重分配模型,如图2所示。

(1)层次分析法步骤为:①建立层次结构模型及评价指标体系;②构造两两比较判断矩阵;③求解判断矩阵并进行一致性检验;④求得指标权重。

通过在网公司、分子公司、建设单位三个层级抽取专家,对各层级两两指标间的重要性进行评价,再通过建立判断矩阵→求解→一致性检验,得出各指标所对应的权重(具体权重确定结果详见表1)。endprint

(2)熵值法。熵值法的权重确定是完全根据各指标数据的实际情况进行,可以有效地避免主观因素的掺杂,使数据间的内在差异性通过权重客观地反映出来。熵值法根据不同可能性组合得到多个层次的题解,具有可扩展性。

本文通过数据模拟熵值法的计算过程,以半年为一个权重调整周期,近半年南方电网各指标得分如表1所示。

其中,Xij为第j项指标下第i月得分。

第二,根据第j项指标下第i个月占该指标的比重,计算出第j项指标的熵值。

第三,根据各指标的熵值,计算出每个指标的对应差异系数。

第四,根据每个指标差异系数,求出各指标对应的权重。

通过上述计算步骤得出各指标对应的权重(具体权重确定结果见表1)。

(3)組合赋权。本文将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组合使用,取其权重的综合值作为指标的综合权重,避免单一方法的片面性,此次权重组合采用组合占比法进行合成。

根据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各自计算得出的权重值,再通过组合权重计算公式得出综合权重,进而构建出完整的实用化考核指标体系,具体指标权重值演变过程如表2所示。

2.4 结果评价

对于综合评价值,依据数据的分布特点,采用正态分布法或五分位法进行指标考核,确定数据分位点及段位区间,以反应各单位所处的实用化应用水平。现通过数据模拟被考核单位得分结果应用过程。

假设此次考核各单位得分结果如表3所示。

表4为观察频数、期望频数、观察频数与期望频数之差,观察频数与期望频数之差的平方,以及观察频数与期望频数之差的平方与期望频数相除等方面的相关数据,并通过检验统计量公式算出统计结果。

第三,按照95%的置信度水平,若检验值X2≤6,则数据符合正态分布;若x2>6,假设不成立,数据不服从正态分布,则使用五分位法进行进行区段划分,而表4计算结果为2.34,因此,符合正态分布。

以四个分位数为基准,将各单位考核结果从优至劣分为A、B、C、D、E五个段位区间。有实用化水平对照表可以得出不同区间的得分范围,以及对应的实用化水平,根据各单位考核结果,可以得出被考核单位实用化所处于的水平,具体内容如表5所示。

3 对信息系统实用化的展望

在当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为了使该项成果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及可推广性,本文将主要从以下几点进行深度考虑。

3.1 评价指标集的扩充

动态权重考核模型具有可扩展性,修改或增加新的指标并不会对原有整体构架产生很大变动。为此,随着信息系统功能的丰富及管理模式的优化,可以扩展更多影响实用化水平的因素,使实用化考核指标体系更加完整、科学、合理。

3.2 大数据分析软件的应用

为了确保考核工作高效完成,可考虑应用Yaahp层次分析法软件、Excel+VBA、IBM SPSS Statistics大数据分析软件等信息化工具,进行权重计算以及考核结果分析,也可考虑将实用化考核模型固化至信息系统中,实现全自动计算。endprint

猜你喜欢
信息系统
高速公路路况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现代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探究
现代管理型会计信息系统的内部控制探究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电磁计算单信息系统研究
企业综合节能信息系统SciMES
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维护知识库的建立和应用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