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风起兮云飞扬
据统计,目前上海已有500多家众创空间,但量变并不等同于质变,为进一步推进大众创新创业,提升创新创业服务水平,上海市科委启动了“2017年科技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建设”项目,遴选本市30家左右众创空间,在未来3年里市区两级政府部门配套扶持,引导其向“品牌化”、“专业化”、“国际化”发展。
本期的封面故事中,我们将“弱水三千只取一瓢”般地对相关的众创空间进行“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浅析。
不是说风口上什么都可以飞起来吗?但是大风真的来了,我们发展了三十年的孵化器真的做好准备了吗? 在全世界范围内,对创新事物的探索和实践都被视为带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经历了2015年的众创元年、2016年的蝶变年,孵化器、众创空间在“野蛮”生长和疯狂“厮杀”之后,有的暗自凋零,有的春暖花开。
我们却看到像漕河泾开发区这样的园区,从最初就清楚自身的职责与目标方向,三十年如一日地坚持高效服务创业者的初衷,而这正是一个有灵魂的孵化器。作为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和出口加工区,经过30年的发展,漕河泾已形成“一五一”产业集群体系。
在上海要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新形势下,孵化器、众创空间可以发挥的空间越来越广阔,我们也在期待看到这样风起云涌的一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