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瑟王》:西方文明滥觞中的史诗格调

2017-09-18 07:17王颖
电影评介 2017年13期
关键词:亚瑟王亚瑟史诗

王颖

亚瑟王的传说来源于早期英格兰游吟诗人的美丽诗篇,现代英国正史中并没有此类历史人物,但他的存在确实是英国原始君主制存在的一个不可磨灭的印证,是西方文明中骑士精神和英雄角色塑造的集中体现。电影《亚瑟王》从制作之初就并非市场商业片,制作方细细斟酌,试金石影业不惜斥资一亿多美元,力图将其打造为一部震撼人心、反思历史的史诗巨制,而《亚瑟王》的成品质量和影响力也确实不负众望,该片被《今日美国》评为当年最伟大的史诗巨作之一。影片通过对中古时期北方蛮族萨克逊人对英格兰土地的入侵战争为背景,极力歌颂亚瑟王与他的圆桌骑士们的坚定意志、英雄品格以及对现代自由主题的呼唤。

一、 纪实:史诗性的宏阔背景

《亚瑟王》作为一部史诗性质的王者斗争之作,其发生的历史场景总免不了对壮观悲烈的战争背景的详细叙述,这是文学作品本身所特有的史诗性特征,而影片中的人工采景在尽量还原中古时期冷兵器拼杀的壮丽之外,又颇有技巧地使用了纵深镜头和暗系色彩调和的方式增强了那个特殊时代的阴冷气氛。

影片中英雄角色的原型来自于英国传说中的亚瑟王和他的圆桌骑士们。公元5世纪,罗马帝国统治形势江河日下,在自身难保的情况下,教皇决定放弃对英国的统治,命令当时隶属罗马军团的亚瑟完成最后一项任务后从英格兰撤兵。亚瑟带领他忠诚的圆桌骑士们与萨克逊人英勇奋战,最终完成了罗马教皇的最后一项任务,他们本可以就此获得罗马帝国的通行证,班师回到自己的家乡,获得平稳安乐的生活。但英格兰土地上的原住居民“鲸面族”就极有可能遭到萨克逊人的残忍屠杀,英格兰也会因此陷落,最终在鲸面族首领格温娜维尔的循循善诱和命运的引导下,亚瑟选择留在英格兰与萨克逊人进行最后的抵抗,在哈德良长城下的那场惊泣鬼神的战役中亚瑟取得了最终的胜利,建立了英国历史上的原始王朝。当初游吟诗人口耳相传留下的壮丽诗篇和中世纪各个文学家笔下典雅的文字叙述呈现了亚瑟王所处时代的辉煌与败落,将他经历的一场场战役糅合成那个时代特有的标记,为这部影片的历史背景勾勒出了一个粗犷豪放的宏阔框架。

影片原定导演本是迈克尔·贝,但他因担心经费问题而退出,后由著名导演安东尼接手,进行影片的整体规划。显然,迈克尔的担忧实为多虑,这种历史题材的影片从来就应该不计成本地拍摄出最好效果,以求逼真地反映出中古时期的粗犷原貌。试金石影业投资的1亿多美元为《亚瑟王》的人工采景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剧组远赴爱尔兰地区,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上,在陰森潮湿的原始丛林中,在荒无人烟的冰原上,拍摄出了一幕幕惨烈的战争场景。尽管拍摄期间正值爱尔兰最炎热的时期,演员们依旧身着沉重拖沓的盔甲,手拿大刀与长矛演绎出战争史诗的不尽气魄。还有对古迹哈德良长城的逼真还原以及在长城下进行的最终战役的拍摄总共动用了19台摄影机,为了择取最完美最壮观的战争场景甚至在盾牌、长矛和头盔上都安放了摄像机。在道具和服装等硬件设施方面,剧组更是不敢含糊,为了还原出当时的战争规模,片中共使用了2000多套服装、制作了300把剑、700支长矛和300只斧子,并且在拍摄全景战争时多使用纵深拉长镜头。在细节刻画上,一刀一剑划在双方战士的皮肉上,乌黑色血液在每个战士眼前掠过,冰川上凛冽作响呼啸的风以及冷兵器碰撞出的刺耳声,无一不给观众留下深刻的感官知觉体验。尤其是亚瑟王带领骑士们与撒克逊人的对战的场景,双方对垒,中古时期的骑士驾着自己的战马一列又一列的陈列而立,他们站在不同的阵营,在同一片旷远阴暗的天空下泾渭分明的阵仗,让人心生敬畏。只这一帧画面便体现出了影片采景的绝妙之处,色彩单一却不单调,气氛阴惨却不沉闷,双方阵营所穿戴都折射出了一种中世纪的硬朗气息,古典时代的史诗般的壮阔直逼观众内心,带着些许尖锐。

米特里认为,在一定程度上,电影是纪实的,但当电影纯粹纪实时,它必然损害艺术。尽管《亚瑟王》是一部偏向于纪录片的史诗巨作,但完全不顾现实条件限制的纯纪实拍摄显然只能将影片推向寡淡无味的极端,因此《亚瑟王》自然无修饰的原有历史背景与合理拍摄技巧、人工采景的相互结合极大地提升了影片的趣味性和震撼性。

二、 高贵:史诗性的英雄特质

电影中对亚瑟王及他麾下的圆桌骑士们的性格特质刻画得极为细腻,他们残忍冰冷的外表下深藏的忠诚坚定让观众尤为敬仰。

亚瑟王拔出石中剑和王者之剑的力量,象征着他尊贵的神化的身份以及高贵的品格和所向披靡的勇气。在后来的情节中,他一路征战只为完成对罗马帝国曾经的恩情,然而此等结草衔环之举并未让罗马教皇实现他的承诺,他要求亚瑟跨过哈德良长城救出可能遭到萨克逊人毒手的一户罗马贵族家庭。亚瑟为了伙伴们回到家乡的强烈愿望,同时也考虑到那户家庭人员的无辜,决定接下这项最后的任务,与一向以残忍野蛮著称的萨克逊人进行了第一次正面交锋。7个骑士与200个萨克逊人在冰原上进行生死决战,亚瑟凭借他绝佳的领导才能和敏锐机智的头脑并利用冰层薄弱的自然环境巧妙地以少胜多,砸破敌方所踩冰层导致他们自乱阵脚,沉于冰水中。最终他们获得通关文书,终于可以回到自己的家乡,但亚瑟此时的心态在格温娜维尔的影响下已经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他意识到自己不能一走了之,留下这片土地和人民任萨克逊人抢掠,他感受到了肩上的重担,历史赋予他的责任感逐渐形成。在最后与撒克逊首领的对峙中,亚瑟孤身一人闯入敌方阵营,他在马上,以长矛抵着撒克逊总领的身体警告他下次见面便是他最后见到太阳的日子,这个场景极富艺术感染力,夕阳余晖中的最后温暖与冰天雪地里扑面而来的寒冷一齐投射在亚瑟的面庞上,为这个接近神话传说的英雄人物增添坚毅色彩。就连骄傲残酷、目空一切的撒克逊首领也望着亚瑟远去的身影赞叹道:“这是一个真正可与之战斗的人。”高贵、勇敢、坚定、善良、目光长远、有责任感、义气深重如亚瑟这般的英雄正是影片试图塑造出的一位尽善尽美的带有史诗性传奇色彩的人物。

兰斯洛特是亚瑟麾下的第一骑士,不同于西方传说版本中的那个对王后痴情而背叛亚瑟王的人物,影片中的兰斯洛特尽管与王后格温娜维尔存在一些不可说的情愫却并未做出背叛亚瑟的事。相反,他对亚瑟的忠诚与义气令人动容,表面玩世不恭的他始终是导演安排在片中的一个类似于反映亚瑟王内心的镜面人物,他从一开始便拒绝为罗马帝国服务,极力劝亚瑟回到家乡,获得自由,他担心亚瑟的生死胜过其他人。当然,他的性格中夹杂一些自私的弱点,他看不到长远的目标与利益,眼光短浅,一心想要回到他心中那个牛羊漫野的无垠草原,但这正是正常人性的袒露。在亚瑟王的对比下,兰斯洛特显得极其自私自利、贪生怕死,但这其实是对普世意义上的英雄特质的补充与延展。归根结底,英雄也是普通人,骑士也有痛感神经。endprint

还有影片中憨厚勇猛的鲍斯、孤傲坚韧的特里斯坦、一马当先的达戈尼特……这些骑士都是那个时代的英雄,他们因为时代而遭遇苦难,也因为时代而流芳百世。电影对这几个骑士的正面和侧面刻画凸显了他们各自不同的英雄特质,同时又剥离出了他们共有的美好品德,即团结与坚定。这些人物的个性特征正是影片塑造的史诗性的英雄角色所具有的性格特点。

三、 自由:史诗性的人文主题

这部影片和以前的史诗巨制一样有着一个永恒不朽的主题思想,这样的思想一直困扰着大多数人,即自由。自由究竟是什么?在那个遥远神秘的骑士时代,抑或是在如今这个全球化的现代社会,这个关于个体生命的精神自由问题始终让许多中外哲人苦思而不得其解。

在影片之初,亚瑟王和他的骑士们理想中的自由是结束南征北战的军旅生活穿过罗马回到家乡,他们在那片土地上有自己的父母家人、兄弟姐妹,有刀子嘴豆腐心的善良妻子,有活泼可爱的孩子,征战多年,诚如玩笑时所言,他们杀过太多人已经很累了,而且这种对罗马帝国不对等的效忠让骑士们无比疲倦且厌恶。后来他们从自以为是的罗马人手中救出了被残忍折磨的鲸面族女首领和一个小孩,尽管曾经是敌人,但内心深处的怜悯之心和人人平等的信念让他们无法对妇孺幼子下杀手。在一系列的战争和逃难中,英勇的骑士们从最初单纯地想要自由之身到后來的追求精神上的平等与解放,他们义正言辞地告诉罗马主教,他们的自由不需要用这种无意义的证书来换取,他们每个人都是生即自由。在与罗马主教进行谈判时,主教的仆从强烈地要求主教居于上位,骑士们拒绝了他这种可悲的想法,他们在圆桌上与主教进行谈判,寓意人人平等,无上下尊卑之分,这也是西方圆桌骑士之称的最初来源和深层寓意。记忆尤为深刻的一幕场景,是亚瑟在面对那户罗马家庭的大家长的所谓他们是上帝代言人的神学理论时不屑一顾的讥诮神情,看到人们对所谓神的旨意的盲从与委曲求全,亚瑟内心异常悲痛,他希望人们可以明白没有人生来便该低人一等,于是他说“All of you were free from all your birth!”你们所有人生来都是平等的,这应该是整部影片想要传达给现代观众们的核心主题,这样的主题脱胎于西方文艺复兴时的人文思想,具有史诗性的深刻意义。亚瑟王从一开始就提及的“freedom”到最后他建立起最初的英格兰王国,终究是给了他自己和那个黑暗沉重的时代一线光明,即便那样的个体自由下沾满了兰斯洛特等圆桌骑士的鲜血也是值得的。

葛兰西的文化领导权理论重视市民阶层的大众文化和通俗文化,认为文化对于人类个体和社会来说影响巨大。而影片《亚瑟王》正是通过电影这种娱乐手段对自由与平等精神作了现代化、简易化处理,脱去了中古时期西方传统理念的艰涩,使受众更容易接受和理解这种现代人文主义精神,力图通过这部影片向人们灌输更为深层的自由主题,充分发挥了电影媒介的意识形态功能,即社会知识的传播与人类共识的合法塑造。

结论

亚瑟王及其圆桌骑士的传说在近现代西方有着多种不同的版本,本片中采取了“从中间开始叙事”的拍摄手法,详细介绍了亚瑟王带领骑士们对抗萨克逊人建立王朝的故事,择取了亚瑟王一生中最为辉煌动荡的人生进行叙述,有选择性地忽略了亚瑟王的幼年生活和悲惨而颇赋争议的晚年生活。这种从文学叙述手段借来的三一式拍摄技巧凸显了整部影片恢弘壮丽的史诗格调,剧情高潮迭起而详略得当。本片的人物、主题、背景三大主要板块是史诗式电影的经典拍摄模式,对好莱坞此类电影的研究与借鉴有利于中国当代影片跳出现有题材局限,制作出适合中国人心理与蕴含中国传统文化的史诗巨制。endprint

猜你喜欢
亚瑟王亚瑟史诗
亚瑟·贾法的非线性叙事述略
亚瑟,收拾房间
ARTHUR'S HICCUPS
2013史诗之战
史诗表演
《亚瑟王:斗兽争霸》23分钟片段抢先放映
长征 伟大的壮举 永远的史诗
失去神话光环的亚瑟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