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

2017-09-18 02:12苑梅
关键词:大学生经济课程

苑梅

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

苑梅

(辽东学院经济学院,辽宁丹东118001)

经济新常态下以实现经济发展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为目标,创新创业教育则可以通过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进而实现与地方经济发展的有效对接,实现对经济的助推作用。然而,缺少科学的办学理念、缺乏创新创业教学资源、课程设置不科学以及实践环节较为薄弱等,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因此,本文将经济新常态作为创新创业教育的背景,提出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整合创新创业教学资源、丰富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等对策,以期促进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化发展。

经济新常态;创新创业教育;实践教学

一、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创业教育的特征

(一)推进区域经济发展

习近平同志提出的经济发展新常态,其实质是“经济增长速度从高速转为中高速增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经济发展由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从动力层面看,创新驱动成为经济结构调整、经济转型升级、经济增长的动力源泉。同时,十八大报告中指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依赖于创新创业活动。由此可见,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能力在经济新常态下逐渐成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那么,创新创业教育则成为适应经济社会和国家发展战略所需的一种新的理念与模式,这也与2010年教育部提出的大力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相契合。从实质来看,创新创业教育是“以培养受教育者的创新精神、创业意识与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理念与教育模式”[2],其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然趋势。从培养目标来看,其培养的是具有开创性精神和能力素质的学生,而这些创新型人才的挖掘与培养成为经济高速运转发展的重要驱动。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区域特色和优势,具有创新型特点的创业者利用自身能力和水平,适应社会就业形势,可以为区域经济发展创造巨大财富并做出巨大贡献。创新创业者的数量、素质等诸多因素,决定着新创办企业数量和质量能否适应国家经济发展,决定着区域经济发展能否适应经济新常态。因此,地方高等院校应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模式,使其具有实际动手的操作能力,具有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能力,成为可以与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实现良性互动的创新创业型人才。

(二)以知识型创业为目标[3]

有研究表明,当创业增加1%时会带来0.1-0.22%的就业增量,也就是说,在我国现阶段经济从“资源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成为解决经济增速放缓的有效途径。如何激发创业意识,如何提升创业者素质以及如何提高创业成功率,则成为地方高等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方向。根据经济新常态的特征,我国创新创业的主体应该是知识型劳动者。目前,在我国地方高等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即在校大学生通过接受创新创业教育,可以提高创新素质、提升创新技能、激发创新潜能,进而成为知识型创业者。知识型创业者可以打破技术控制和技术依赖,促进产学研结合,加快实现以自主创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方式的脚步。地方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任,即离不开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目标确定必须要契合于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与地方经济融合,构建相互促进相互需求的关系。因此,教学模式、授课内容、师资力量的设置,都直接影响到知识型创业者的培养,也就是直接影响到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特征。

(三)转变经济发展范式[4]

互联网已经成为经济新常态下资本、产业、人才等发生转变的诱因和平台,其带来创新和创业的新变化,也即带来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互联网的大数据挖掘与分析可以有效促进诸多分散化的闲置资源进行整合,成为经济发展的最强推动力。从互联网经济的参与主体来看,足够多的供方和需方呈现出大众参与的特点,而这些参与者往往是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双重角色;从互联网经济的参与客体来看,那些分散的各类资源可以利用网络进行整合,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时代更加注重用户的体验。因此,地方高等院校在应对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时进行的创新创业教育,则更应该倾向于促使学生能够拥有足够的能力胜任依托互联网的新的技术经济范式发展。也就是说,在注重生产要素投入数量和质量时,应该更加注重智力、知识和数据资源的使用,而这些恰恰是目前在校学生通过相应的创新创业教育可以获得的技能。所以,经济新常态下的互联网经济引起的经济发展范式的转变,可以引导地方高等院校在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改革时,使其创新创业教育具有转变经济发展的特征。

二、我国创新创业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明确科学的办学理念,难以适应创新创业教育宗旨

世界上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都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战略目标,将战略性和前瞻性有效融入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例如,美国将“培养创业精神和创业素质”作为核心的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但是,我国的创新创业教育绝不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成为企业家。当前,从学校方面来看,我国地方高等院校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理念是以创业促就业,也就是说普遍认为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压力较大,鼓励毕业生通过创业途径来实现就业,并通过创业可以向社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以改善整个社会的就业环境。再加上长期的传统教育理念影响,许多教师一时难以转变创新创业教育思维,在授课过程中仍是采用课堂口授或照本宣科的方式,这很难达到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积极性的目的。从政府方面来看,对于创新创业教育理念的理解也不够透彻,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在政策驱动下扶植了众多的创新创业园区,用于引导、扶持大学生进行创新创业,但是并未实现创业者齐头并进的局面,更多的是在炮制“虚假创业”,耗资巨大、作用不大的创业园造成地方财政资金极大浪费,没有引导树立先进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从社会方面来看,校企合作的产教融合是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平台。但是,目前很多企业认为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缺乏含金量,不能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因此,没有树立校企合作的意识,即便在政府的扶植下建立了校企合作平台,也没有积极地同学校达成共创共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对创新创业教育的目标、内容、实施方法等方面的形成认知可能会缺乏科学性,导致创新创业课程的科技含量不高和专门化程度不高,无法实现创新创业教育的最终目标。

我们在一起经过了罗马、奥地利、德国慕尼黑、瑞士阿尔卑斯山之后,在前往法国的旅游大巴上,这位六十八岁的山东老兄在同我熟悉,并知晓我从事的职业后,打开了话匣子。

(二)缺乏完善的教学资源,难以满足创业者需要

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地方高等院校的教师必须具备一定水平的专业知识,同时具备较高的跨学科综合知识和创新实践技术能力。但是,从目前地方高等院校教师队伍总体来看,大部分教师不具备完善的创新创业知识和创业经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具备专门从事创新创业教育素质的师资团队十分稀缺。尽管目前国内众多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班吸引了大量的教师参加,但是具有较高学历和理论水平的教师可能会情不自禁地将创新创业教育演变成纯粹的理论化和学术化的课程,这难以适应大学生对创新创业教育的需求。其次,有名无实的教学设施难以满足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一定的教学条件、科研实验设施作为其物质保障,诸如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与孵化场所等。我国目前地方高等院校所建设的大学生创新实践基地、创新实验中心、创新创业服务孵化平台等多数流于形式,数量多、增长快、集中挂牌等背后是低水平、简单化的“贴牌”变身,多数属于缺乏实际需求和项目支撑。再次,创新创业教材建设过于简单。目前的创新创业教材数量较多,质量参差不齐,《创业基础》《创新创业教育入门与实战》《创新与创业能力培养》《网上创业》《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大学生就业指导与创新创业教育》等教材的共性是课程内容简单空洞、理论深度不够、缺乏对本专业的指导,局限性和滞后性较为明显,从内容上看更多的仅是对创业流程进行了简单的描述,而对新兴与边缘学科知识涉猎较少,难以将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创业因素及时反馈与传授给在校学生。

(三)课程设置不科学,难以构建创新创业教学体系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口号指引下,全国地方高等院校普遍开设了创新创业课程,但难以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以国内某地方高等院校某学院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设置为例(见表1)。

表1 某学院创新创业课程设置

该学院拥有如下专业:金融学、劳动与社会保障学、投资学、应用统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学,该学院开设的创新创业课程包括上述六门课程,总计6学分,128学时。从课程设置看,虽然开设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必修课,但是没有考虑到各专业之间的差异性,教学内容较为单一,缺少与各专业紧密联系的创新创业特色课程。同时,授课教师多数为没有接受过正规创新创业教育培训的各系主任、班导师和专业教师,重视理论教学而忽视了实践教学。在所开设的《金融产品创意设计训练》《金融投资模拟交易大赛指导与训练》两门课程后,在校学生可以参加某省“智慧经济”投资模拟大赛、“工商银行杯全国大学生金融创意设计大赛”,但上述授课教师难以对学生进行细致深入的指导,学生也难以运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实践操作。

此外,国内地方高等院校还积极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但参加的学生人数不多,并且指导教师的指导水平有限,加之学生的主动意识不强,不能很好地实现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目标。更为重要的是,大多数高校缺少创新创业精品课程,难以实现课程资源共享。

(四)实践环节较为薄弱,难以提升大学生自主创新能力

接受创新和创业教育的大学生必须将创新创业的理论基础知识与技术能力应用到实践工作中才能体现创新创业教育的初衷。但是,目前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大学生很难将创新和创业知识应用到实践活动中去。根据调研分析发现,地方高等院校的大学生参与实践环节主要有两个渠道,一是参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创业竞赛、创业园或创业孵化基地、社会实践基地等,但受资金、专业以及政策的局限,这些创新创业实践环节未能形成社会、企业、学校、学生的资源整合与协调合作,尤其是社会上较少有企业愿意给学生提供创新创业平台,学生可以直接参与的创新创业训练项目很少,再加上这些项目多缺乏相关实践经验和社会经验,普遍不具备成果转化的条件;另一个是参加社会实习,地方高校大学生在参加社会实习时,往往较难找到以专业为基础、以专业知识和发明创新为主体内容的实习岗位和实习单位,更多的是从事与本专业相关性较小的工作,同时,用人单位对于实习生较少委以重任,因此,大学生参加社会实习就形成了敷衍的局面,加之部分大学生难以适应社会环境,所学的创新创业理论基础知识不能活学活用,导致自主创新能力难以提升。

三、促进经济新常态下创新创业教育深化发展的对策

(一)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明确创新创业教育目标

一是地方高等院校在培养学生时,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业素质以及创业技能,从根本上正确理解和认识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树立科学的办学理念。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新一轮经济增长中,抓住创业浪潮的机会,深入、系统地研究并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向学生传授核心知识,培养学生辨别、寻找创新创业机会的能力,引导更多的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二是地方高等院校应该在人才培养方案设计时,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因素,引导教师转变传统的教育理念,促使教师将创新创业精神和创新创业素养传递给学生,逐步转变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信念,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中实现创新创业的教育目标。三是将科学的办学理念传递给社会。基于社会各界对在校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认识偏差或者误会,适时将接受创新创业教育的学生推向社会实践平台,实现校企合作并提高成果转化率,让社会各界正确认识和评价创新创业教育,进而可以积极地支持地方高等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促进经济由资源驱动发展转向创新驱动发展。

(二)整合创新创业教学资源,构建与地方经济发展联动的机制

高校、政府、社会、企业、家庭以及个人是地方高等院校进行创新创业教育的支撑,高校是主导者,政府是保障性力量,社会和企业是辅助力量,家庭是推动力量,个人则是具体的执行者。因此,我国应在借鉴国外先进创新创业教育经验基础上,整合创新创业教学资源,构建与地方经济发展相适应的联动机制。首先,倡导学校内部科研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中,提升教师团队素质。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是技术进步的主要来源,通过加强研发投入促进自主创新是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主要途径。适时调整高校内部科研和教学之间的关系,让进行创新创业训练指导的教师能够带动本科生参加科学实验或参与科研项目申报,进行创新性研发活动。同时,加强不同学校间教育资源的互补与共享。由于各高校科研和教学水平不一,建议同类院校相同专业进行资源共享,例如创新创业课程讲学、创新创业训练项目交叉指导、成立创新创业教育研究会等。其次,加强社会同学校教育的资源整合,改善创新创业教育教学设施。在政府扶植下建立创新创业教育基地,创建创新创业孵化教育平台、模拟平台与实践平台,专门聘请具有丰富经验的外部讲师为学生提供创新创业政策咨询服务、创业培训、专家指导以及市场开拓等指导,让学生能够感受到创新创业的真实性和社会实效性。最后,以项目为导向建设创新创业教材。在教材编写方法方面,如果条件允许邀请校外创新创业基地指导教师参与教材编写,利用项目作为引导搭建教材主体框架,将创新创业案例作为教材的实训项目,每一个案例包含案例背景、情境、项目、创新创业知识、拓展训练、总结与分析等几个部分,以期突破传统教材编写方法;在教材编写内容方面,突出对经济新常态下产业转型升级与新兴产业的介绍与分析,突出与区域经济结合紧密的创新创业项目的长期预测,突出对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

(三)丰富创新创业课程内容,完善教学体系

创新创业课程的开设不是以学生直接创业为目标,而应该是主要培养学生获得创新创业的基本能力。在丰富课程内容时,可以考虑以下几点:一是实行分阶段开设课程,对于大一、大二的低年级学生,主要开设创新创业的通识类课程,包括创新创业基础、创新创业思维等,再结合本专业特点,注重将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相关知识开设成必修课程,让学生可以拥有产业转化的概念和意识,培养其具有应对未来职业的能力;对于大三、大四的高年级学生,主要开设专业类课程,包括创新创业所需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能力提升知识,通过学校的实践实训基地、校企合作创新创业孵化平台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成果转化。二是实行跨学科开设课程,针对理工科(主要是技术和技能创新)类学生,开设经济学、管理学、知识产权保护等课程。针对文经管类学生开设具有创新创业思维训练的课程,让学生能够了解创新创业的基本常识和规律。通过开设跨学科、跨专业、跨院系的交叉课程,可以实现课程内容的全面性和针对性。此外,创新创业的经济环境、社会环境等课程也需要进行介绍。三是开设实践实训指导课程。在学生掌握理论课程基础上,开设实践实训指导课程,例如通过实习、实训、实际操作、会议等体验式学习和应用型学习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丰富学生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内容[5]。

(四)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增加社会实践环节

日本的创新创业教育采取四种模式[6],即企业家模式、创业家模式、经营技能综合演习模式、创业技能辅修模式,这些成功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无一例外地创造了高校创业教育精品实践平台。为此,建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平台,一是地方高等院校加强同企业的联系,安排学生实习。根据学生的专业优势和层次需求,邀请有经验的企业在企业内部协助建立大学生实习实践基地,提供更多的实习见习机会和岗位,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安排学生实地参观和亲自动手操作,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将书本知识转化为现实的劳动生产力。二是引入校外实践学分认证。邀请校外创新创业教育典范或具有实战经验的成功人士来校进行专题讲座,丰富学生创新创业的实战经验;或邀请校外专业技术团队将其新技术、新思想传授给学生,提高学生参与产学研合作的能力;或邀请知名校友回校讲学,向学生传递从书本知识到实践成果转化的成功经验,增强创新创业校外实践学分认证。三是建立实现基础理论、科学研究、实践应用三者融为一体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地方高等院校可以主动搭建起学生、专职教师、企业三者相互沟通和互动的实践平台,促使学生从认知性创新创业实践转向模拟性创新创业实践,如共建创新创业工厂、企业等实战场所。

[1]吴宝瑞,邱小捷,王桂娟.地方本科高校学科建设与区域经济的从动与互动[J].教育与职业,2009(2):44-45.

[2]张澍军,王占仁.作为理念和模式的创新创业教育[N].光明日报,2013-03-14(011).

[3]曹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背景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问题研究——以吉林省为例[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14.

[4]刘会武,赵玥.互联网革命下的创新创业与经济范式转变[J].中国高新区,2016(14):74-78.

[5]尹智敏.新业态背景下高校培养创新创业学生群体的路径探析[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6(11):101.

[6]李双.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模式对我国高校的启示[J].亚太教育,2016(31):272.

(责任编辑:李军)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New Economic Normal

YUAN Mei
(School of Economics,Eastern Liaoning University,Dandong 118001,China)

In the new economic normal,the economy will be driven by innovation but not by resources as before.Accordingly,to improve university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and fulfill the effective combination with the regional economy are the goal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However,the shortage of scientific school management theory and teaching resources as well as the unscientific curriculum and weak practical training restrict the develop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In this study,how to establish scientific school management theory,integrate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resources,richen related curriculum and build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platform under the new economic normal is discussed.

new economic normal;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practicalteaching

G642.0

A

1672-8572(2017)04-0126-06

10.14168/j.issn.1672-8572.2017.04.21

2017-04-13

辽宁省教育科学规划项目(JG16DB160);丹东市哲学社会科学课题(2017DDSK096)

苑梅(1976—),女,辽宁丹东人,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财政理论与政策、高等教育。

猜你喜欢
大学生经济课程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大学生之歌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