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楠 万正刚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沈阳 110161;沈阳师范大学,沈阳 110034)
“项目引导—案例辐射”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以“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为例
王楠 万正刚
(辽宁装备制造职业技术学院, 沈阳 110161;沈阳师范大学,沈阳 110034)
“项目引导—案例辐射”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项目为引导、以案例为辐射、以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将这种模式应用于“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以项目流程为引导设计教学内容和综合实践活动,将案例的作用辐射到技能引领、技能习得、技能巩固与技能应用的各个环节,在增强学生职业能力与自信心、提高学生创造力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
项目;案例;教学模式;网页设计与制作
“项目引导—案例辐射”(ProjectGuiding-Case Radiating,以下简称PG-CR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是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导下,以项目为引导、以案例为辐射、以能力为核心、以职业技能为目标的教学模式。它将“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看作一个项目,以项目流程为引导设置课程内容,以网页设计制作所需技能为核心,应用案例创设学习情境,将案例的作用充分辐射到对学生能力培养的各个环节。
美国项目管理专家约翰·宾认为:“项目是要在一定时间里,在预算规定范围内需达到预定质量水平的一项一次性任务”。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项目指“整个网站建设”,它包括对网站的前期设计、中期制作与后期管理的全部过程,时间设定为一个学期。在PG-CR教学模式中,有两条主要的项目主线:一个是课程内容主线,另一个是综合实践主线。项目作为课程建设的主线,用来引导课程内容、引导综合实践以及引导岗位体验。
作为一种教学工具,案例以它的灵活性和潜在性而著称。在PG-CR教学模式中,案例作为素材资源,将学生引入一个特定的真实情境,依据教学目的与要求,提供案例指导与案例要求,有助于学生理解知识、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提高学生专业技能。课程教学中的案例并不局限于某一个内容,倡导多向发散型的思维,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案例贯穿于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的各个环节,通过案例激发学习者兴趣,依托案例学技术、巩固技术、应用技术,以案例为目标开发综合作品。案例作为整个课程的核心内容,其作用向四周辐射,主要体现在技能引领、技能习得、技能巩固及技能应用四个方面。整个课程的技能获得都在案例的辐射作用下展开,如图1所示。以技能引领为起点,顺时针方向,通过技能习得、技能巩固、技能应用的一系列过程,学生的网站建设能力逐步得到提高。根据案例安排的层次性,这个过程可以循环,使学生的综合能力螺旋上升。
图1 案例的辐射功能图
PG-CR教学模式的应用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重大改革。新模式的实施步骤以网站建设的开发流程为依据,从课程内容的确立到课程能力定位、从案例设置到教学方法都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一)课程的内容定位与能力定位
市场调研表明,网站设计人员需要有完整的设计思路和创作理念,能独立进行门户网站、行业网站的策划、架设工作;熟悉W3C标准,精通CSS、HTML语言及其规范,熟悉JavaScript,精通运用DIV+CSS布局等。根据网站项目开发流程,结合市场需求确定本课程的教学模块:设计与规划—网页布局—页面元素添加—页面美化及特效—网站发布与维护。各模块具体内容的设计,既要体现对学生网站设计、制作技能的培养,又要紧跟时代步伐,增加必要的新技术、新思路,以增强学生的职业技能,能够与社会零距离接轨。
网页设计与制作所需的能力主要包括与人沟通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网站规划能力、网站设计能力、网页制作能力、网页美化能力及网站管理能力。这与课程建设的能力目标相一致。网站建设所需的各项技能通过设置案例情境,在学习、巩固、应用中为学生掌握,是课程的硬指标。
(二)课程案例设计
如果说项目是整个课程的骨架,那么案例就是课程的血肉了。本课程中共设计了五个案例主线,分别是“可盈公司网站、中秋节网站、论坛网站、环保主题网站、旅游网站”。结合案例特点,将网站建设所需的各种能力融入这五个案例中,让学生在情境中完成对技能的习得与巩固。如在“网站设计能力”模块,要培养学生对网站首页的设计及布局能力。教学过程中,教师以欣赏案例作引领、解析案例传授技能、实践案例巩固技能,最后将所学技能应用于个人综合作品中。
(三)应用的学习方法
PG-CR教学模式突显了项目中心、案例教学两种学习模式的优点,以学生主体构建知识、能力为指导思想。教学过程中,用到了自主与协作学习方式、案例教学、任务驱动及应用学习平台交流分享作品等多种学习方法。对于操作性较强的内容,采用给定资源包的形式,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在技能巩固环节,会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案例情境,并设计一定的任务,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而使案例变得更完整。
PR-CR教学模式已在我院数字媒体方向08、09级两届学生中(共76名)进行了应用,两届学生的评教满意率都超过了97.5%。为了准确了解学生对PG-CR教学模式的应用情况,笔者对两届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主要包括对课程的教学方式是否满意、学习兴趣、学习收获、教学评价、新技术的了解和从事与课程知识相关的职业信心等内容。76份问卷,回收率100%,有效率100%。调查数据显示,学生对“网页设计与制作”这门课程感兴趣的占94.44%,其中89.2%的学生是因为教学内容实用而喜欢这门课程,而86.6%的学生因为教学方式好而喜欢。
通过实践分析,PG-CR教学模式在“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建设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仍需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项目设计要体现系统性与时代性,与社会需求相协调,更贴近行业岗位的实质特点。
第二,案例设计要体现丰富性与实践性。教学中的引领案例要经典,有启发性;学习案例要典型,能够实现技能习得;巩固案例要有探究性,让学生的技能在巩固中得到延伸;技能应用案例要注重创新性及创造力的引导。
第三,教学活动设计要体现全面性与灵活性。设计理论及技术难点,教师要详细讲解;基础技术,教师可提供资源让学生自主学习;综合实践内容要体现同学间的协作;新技术的应用可以安排师生共同探究。
[1]杨开城,张晓英.教学模式到底是什么[J].中国电化教育,2008(4):12-16.
[2]李波.“两堂双环—双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以《教育技术》课程为例[J].中国电化教育,2008(7):73-75.
[3]罗晓丽.浅谈《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中项目教学法应用[J].福建电脑,2008(4):210.
(责任编辑: 郭玉伟)
G642
A
1007-421X(2017)03-0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