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仪 陈月妃
(南宁市动物园,南宁,530003)
加州海狮下颌骨囊肿的诊治
吴俊仪 陈月妃
(南宁市动物园,南宁,530003)
稿件运行过程
下颌骨; 囊肿; 加州海狮; 诊治
加州海狮(Zalophuscalifornianus)主要分布在北美西海岸、科隆群岛、日本南海,外来物种,经济价值高。随着海兽表演事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加州海狮的表演和驯化将带来很大的经济价值,国内引进越来越多的海洋动物,因此各动物园和海洋馆都非常重视这一种动物的饲养及疾病预防。由于国内各地的海洋动物的饲养及医疗条件存在较大的差异,各种因饲养环境因素导致的疾病时有发生且各有不同表征,海洋动物疾病的病例少见报道,而鳍脚类动物囊肿性疾病未见报道。南宁市动物园遇到一例加州海狮因磨牙行为导致牙龈损伤而引起下颌骨囊肿并继发感染的病例,现将其发病原因及治疗情况加以总结以增加关于鳍脚类动物疾病的经验,从而有利于促进海洋动物疾病预防事业的发展。
加州海狮呼名Eddy,雄性,17月龄,病程1.5 a,发病过程如下。
急性发作期症状:食欲下降甚至废绝,活动减少,精神沉郁,体温升高,下颌肿胀,流涎,口腔检查发现下颌的两颗獠牙已经磨损至牙髓,右侧有一磨牙红肿、出血,粪便性状正常,血检白细胞升高。
慢性期症状:食欲正常,下颌右侧前1/3处长期存在一拇指头大小的肿包,活动正常。
在完成病牙的根管治疗前,病情急性发作2次,症状同急性发作期。
2.1 血液检查
急性发作期动物的外周血白细胞维持在12.2×109/L~16.8×109/L之间(该加州海狮的正常白细胞值是4.5×109/L~9×109/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维持在66%~83%之间(该加州海狮的正常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57%~65%)。
慢性期动物的外周血白细胞维持在5×109/L~10×109/L之间,中性粒细胞百分比维持在70%~75%之间。
2.2 X线检查
发病治疗前:囊肿在X线片上显示为一清晰圆形或卵形的透明阴影,边缘整齐,周围呈现一明显白色骨质反映线(图1)。
慢性期:囊肿明显变小,下颌骨大小与对侧无异,X线显示左侧下颌骨可见一不规则低密度影,骨皮质轻度膨出,牙齿附予囊壁边缘,牙根模糊不清(图2)。
图1 治疗前的下颌骨囊肿Fig.1 The cyst of the lower jaw skeletal before treatment
图2 慢性期的下颌骨囊肿Fig.2 The cyst of the lower jaw skeletal in chronic duration
根据下颌肿胀、齿周炎、牙龈炎、废食等临床表现结合X线检查结果确诊为下颌骨囊肿并发感染的疾病。
发病初期(2007年12月11~29日)根据动物的症状按照抗菌消炎、制止渗出、清热解毒、补充能量、维持体液平衡的原则开展治疗工作,病初时使用头孢哌酮钠5 g,庆大霉素8万单位,地塞米松磷酸钠5 mg(仅用5 d),维生素C 1 g,ATP 0.2 g,CoA 100个单位,肌苷100 mg,每日2次进行静脉给药,连续用药7 d,液体量根据脱水程度和药物配伍的需要选择和定量。治疗7 d后根据临床表现及转归情况调整用药:选择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9 g,甲硝唑氯化钠注射液0.4 g,维生素C 1 g,ATP 0.2 g,CoA 100个单位,肌苷100 mg,每日2次进行静脉给药,连用12 d,液体量根据脱水程度和药物配伍的需要选择和定量。
在无全身症状的情况下,主要采取的治疗措施是控制齿周炎症,止血,护肝护肾,防止局部病灶恶化,以口服给药为主,投喂抗厌氧药物奥硝唑、裸花紫珠片、独一味胶囊、牙周康、吃痛消炎灵颗粒、阿魏酸哌嗪片等轮换药物,剂量按照1个成人的用量计算,每次用药7 d。慢性期虽无严重全身症状,但牙齿局部病灶却在慢慢的恶化,牙根损害加重。
病后期(2009年6月1~17日),因病程延长,药物耐药性明显,药物对肝肾的损害加大,局部病灶恶化,全身症状加重,机体虚弱,肠道菌群失调,选择左氧氟沙星注射液0.2 g和克林霉素磷酸酯0.6 g抗菌消炎,每日2次,清开灵注射液30 mL清热解毒,每日1次,葡醛酸钠注射液0.532 g护肝,每日2次,维生素C 2 g、ATP 0.2 g,CoA 100个单位,肌苷100 mg护心和补充能量,每日2次,维生素B6 100 mg止吐,每日2次,液体量根据脱水程度和药物配伍的需要选择和定量。同时口服枯草杆菌粪球菌二联活菌剂2包调整肠道菌群,每日2次。
2009年6月采取的治疗措施疗效欠佳,动物持续低烧,食欲欠佳,通过与广西武警总队医院外科医生会诊,考虑囊肿可能转为脓肿,需要对牙齿进行局部清理,于2009年6月16日联合广西武警医院麻醉科医生对海狮进行全身麻醉,天使口腔医院的牙科医生对2颗病的下獠牙和2颗下门牙进行根管治疗,清除牙髓腔内坏死物、冲洗消毒并将髓腔填充,封闭牙髓腔,彻底封闭外源性感染的通道,有效防治再次感染的发生(图3),停药后未见囊肿复发。
图3 根管治疗后无囊肿的下颌和牙齿内的填充物Fig.3 No cyst in the low jaw and teeth filler after root canal therapy
5.1 人体医学上,牙源性颌骨囊肿根据其来源不同,分为根尖囊肿、始基囊肿、含牙囊肿和角化囊肿4种。根尖囊肿是由于根尖肉芽肿、慢性炎症的刺激,引起牙周膜内的上皮团残余增生。增生的上皮团中央发生变性与液化,周围组织液不断渗出,逐渐形成囊肿,故亦可称根尖周囊肿[1];始基囊肿发生于成釉器发育的早期阶段,牙釉质和牙本质形成之前,在炎症或损伤刺激后,成釉器的星网状层发生变性,并有液体渗出,蓄积其中而形成囊肿;含牙囊肿又称过滤泡囊肿,发生于牙冠或牙根形成之后,在缩余釉上皮与牙冠面之间出现液体渗出而形成含牙囊肿。可来自1个牙胚(含1个牙),也来自多个牙者。含牙囊肿约占颌骨囊肿的15%~17%,仅次于根尖囊肿[2];牙源性角化囊肿系来源于原始的牙胚或牙板残余,有人认为即始基囊肿。角化囊肿有典型的病理表现,囊壁的上皮肌纤维包膜均较薄,在囊壁的纤维包膜内有时含有子囊(或称卫星囊腔)或上皮岛。囊内为白色或黄色的角化物或油脂样物。是人医临床上较为常见的具有特殊生物学行为的发育性颌骨囊肿,占颌骨囊肿的3%~12%[3]。 根据该海狮刻板行为和牙齿的症状发生的关联性、X线片结果和治疗效果,笔者认为应是下颌骨含牙囊肿并脓肿化。
5.2 本病例的发生笔者认为与海狮经常用牙摩擦粗糙的池壁和啃咬粗糙的水泥地面导致犬牙被严重磨损至牙髓,仅残余牙根,使局部发生炎症并最终发展为下颌骨囊肿。南宁市动物园海狮的饲养池体积是2.5 m×2.0 m×1.5 m,一头海狮一个池,陆地活动空间小2.5 m×1.0 m,除了训练时间外一直关在饲养池内,没有玩伴或玩具,从而形成单调、孤独的饲养环境,这导致性格好奇活泼好动的加州海狮产生较多的异样行为,如异嗜、磨牙(主要是磨池壁)、刻板行为等,这些行为容易导致胃肠阻塞、口腔疾病。
5.3 人体医学上,下颌骨囊肿多选择下颌骨下缘切口或下颌角下方切口的口外法或口内法手术摘除,是最适合的治疗措施,并且可以避免复发,但是术中易损伤邻近重要解剖结构,如术中操作不慎,又有损伤面神经下颌缘支的可能性,一旦损伤引起口角歪斜将终身难以恢复[4],这样势必会严重影响海狮的表演和展出效果。另外如果采取手术摘除方法,在术中、术后需采取减压、引流等护理术,特别是术后护理,对于海洋动物而言,无法完全生活于无水的环境中,也难以提供无菌的生活环境,从而使术后护理难以达到有效控制感染,并发感染的可能性加大。本病例初期采取全身抗感染治疗的单一措施仅能获得暂时性的全身症状消失,牙齿局部病灶难以控制且会反复发作,而采取全身抗感染治疗结合牙齿局部的根管治疗的方法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说明对于麻醉风险大创口护理难度大的动物可以采取保守疗法,可以避免手术治疗的风险。因麻醉海兽技术不成熟,导致该病例病情拖延时间较长,对动物机体造成的损害较大,若能在首次发病时感染控制后及时进行牙齿修补,则会减小治疗的难度并使动物免于疾病反复发作的损伤。
5.4 在海兽的日常饲养中应注意防范刻板行为,传统的海兽饲养模式多根据驯化表演的需求制定,不能满足动物生活的需求,从而使一些行为活跃、应激反应大的动物出现明显的胁迫反应,很多案例表明通过增加丰容工具、丰富社群活动、医疗驯化等措施能减轻动物的心理压力和减少无聊时间,可以有效地减少刻板行为,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尽可能提供足够大的饲养空间和水体,保证动物能够展示自然的行为才能避免刻板行为诱发的疾病。
[1] 程秀慧,管庆华,陈春梅,根尖囊肿非手术治疗的体会[J].大连大学学报,2005,26(2):104-105.
[2] 邓丽,张静雷,巨大含牙囊肿致下颌升支骨质严重破坏1例[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4):592-593.
[3] 盛美春,巨大牙源性角化囊肿的外科治疗[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12):1559-1560.
[4] 李静,管宇,下颌骨囊肿经口腔摘除术及其美学价值[J].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1998,9(4):186-187.
Mandible; Cyst; California sealion; Infection; Diagnose and treatment
患病加州海狮在南宁市动物园已经饲养1 a,2007年12月10日突然出现食欲减退,精神不振,下颌肿胀,齿周炎,体温升高,外周血白细胞数值明显升高,下颌部位X线检查显示为一清晰圆形或卵形的透明阴影,边缘整齐,周围呈现一明显白色骨质反映线,定性为囊肿,根据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确诊为单侧下颌骨囊肿并继发全身感染,采取抗菌消炎、纠正水及电解质平衡、清热解毒和根管治疗等措施,成功控制炎症,外周血白细胞数值恢复正常范围,精神食欲行为恢复正常,口腔内的炎症症状消失,下颌逐渐消肿,后期加强护理,增强营养,促使囊肿逐渐吸收变小,对动物生活没有影响。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Mandibular Cyst inCalifornia Sealion(Zalophuscalifornianus)
Wu Junyi Chen Yuefei
(Nanning Zoo,Nanning,530003,China)
A sick California sealion(Zalophuscalifornianus)had lived in our zoo for 1 year.On 10 December,2007,the sealion suddenly lost appetite,acted depressed,and suffered swelling of the jaw,tooth inflammation and fever.The index of WBC in peripheral blood was beyond normal,and X-ray examination showed a clear oval transparent margin trim shadow,and a white bone reflection line around the shadow,which we identified as a cyst.Per the result of clinical analyses,laboratory tests and auxiliary examination,we diagnosed that the symptoms were caused by the unilateral mandibular cyst and secondary infection.The major therapeutic measures were the antibacterial to reduce inflammation,rectified water and electrolyte balance,removing heat and toxic material,and root canal therapy.We successfully controlled the inflammation,and the index of WBC in peripheral blood decline to normal range,spirit and appetite and behavior became normal,inflammation in the oral cavity disappeared,and swelling of the jaw gradually diminished.Later nursing and reinforced nutrition promoted absorption of the cyst,which gradually disappeared,and the cyst caused no further harm to the animal.
吴俊仪,女,34岁,兽医师;主要从事野生动物医学研究。E-mail:wjy_7120@163.com
2016-07-13
S858.9
A
修回日期:2016-08-10
发表日期:2017-02-10
2310-1490(2017)01-12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