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期刊质量是科技期刊的命脉,也是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的客观呈现,这就需要综合主客观影响因素,多层次提高科技期刊内容和编校质量,促使出版的科技期刊更具影响力。因此,本文从不同角度入手客觀分析了科技期刊办刊水平和编校工作的紧密联系,探讨了提高科技期刊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科技期刊;内容质量;编校质量;分析
一、科技期刊提高自身办刊水平势在必行
在新形势下,我国期刊出版事业迅猛发展,各类期刊数量大幅度增加,呈现百花齐放的趋势,而随着计算机和手机这些新媒体的加入,数字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期刊出版市场环境日渐复杂化,我国期刊出版事业迎来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需要更好地应对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不断提高期刊核心竞争力。因此提高办刊水平已成为办刊者关注的焦点,是各类期刊在激烈市场竞争中得以生存发展的保障,科技期刊也不例外。科技期刊是科技成果的集中呈现,也是当前一系列科技工作顺利开展不可忽视的力量,是传播科学知识的关键手段。科学传播学术知识,客观呈现学术最新研究成果,有利于职能部门合理决策,构建合理化的学术发展平台。科技期刊宣传作用的顺利发挥则要求其必须具备较高的质量,因此提高其办刊水平势在必行。科技期刊要提高办刊质量,内容和编校便是不可忽视的两大重要方面,这需要科技期刊工作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养,能够从海量的稿件中准确挖掘具有较高科研价值的论文,所出版的科技期刊能够客观反映我国科研前沿动态,为我国科技持续稳定发展提供重要的支撑力量。下面着重从科技期刊内容质量和编校质量两个方面来谈如何提高期刊办刊水平。
二、提高科技期刊内容质量有效途径
1.准确把握科技期刊政治方向
在工作中,编辑必须站在客观的角度,全方位正确认识科技期刊,准确把握科技期刊特点、性质、功能等,明确科技期刊内容质量提高的关键点。要运用发展的眼光,以社会市场为导向,根据科技期刊动态变化,准确把握当前科技期刊的政治方向。具体来说,编辑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出版观,将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结合我国经济建设具体要求,科学开展科技期刊工作。要认真学习相关的法律法规、条例等,比如,《出版管理条例》,强化自身法律意识、责任意识,结合科技期刊具体要求,科学把握科技期刊政治方向,将科技期刊工作落到实处。在此过程中,编辑注重自身综合技能的提高,强化自主学习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到马克思主义出版观的培训活动中,学习科技期刊法律法规、最新科技期刊理念和理论知识,随时了解行业动态变化,优化完善知识结构体系,将其灵活应用到工作中,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政治敏锐性、警惕性,具备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为提高科技期刊内容质量做好铺垫。
2.优化科技学术内容,提高科技期刊整体水平
(1)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期刊选题策划活动。和其他类型的期刊相比,科技期刊具有较高的学术性,最新的科学技术信息是其核心竞争力。因此,科技期刊杂志社要优化利用多方面资源优势,做好市场调查与研究工作,明确不同行业、领域发展中出现的各类技术热点,根据编辑的自身专业特长,科学策划不同类型的产品议题,并做好选题论证工作,在讨论、互动中全方位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定位和市场需求情况。做好产品策划后,编辑要按程序进行产品策划和立项工作,除了传统的选题策划外,还要做好数字出版产品的产品开发工作,例如应用软件的开发、手机订阅服务等等。
(2)吸引高水平作者,大力建设读者队伍。在提高科技期刊内容质量方面,科技期刊社要吸引大批高水平的作者向科技期刊投稿,不断丰富科技期刊内容,客观呈现最新科技发展情况,为提高科技期刊整体水平做好铺垫。以科技期刊为中心,构建具有特色的品牌栏目。要利用信息化手段,根据作者各方面客观需求,构建“科学、合理”的作者数据库,合理分类作者各方信息,分区域做好分析与统计工作,定期和重要作者沟通、联系,在无形中不断提高他们对科技期刊的忠实度,做好组稿以及约稿工作,优化科技期刊内容的基础上,最大化提高科技期刊内容整体质量。同时,科技期刊社也要注重读者队伍的大力建设,这是因为读者也属于潜在的作者,更好地丰富科技期刊内容,不断扩大科技期刊的影响范围,打造品牌效应的基础上,最大化提高科技期刊整体水平。
三、提高科技期刊编校质量有效途径
1.做好审稿工作
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影响力的提高和科技期刊编校质量息息相关。在主客观因素作用下,科技期刊编校工作者已被提出全新的要求,除了具备扎实专业理论知识,还需要具备多方面素养,比如专业素养、文学素养,掌握相关法律法规等,要注重自身知识的不断更新以及业务水平的提高,认真做好本职工作,最大化提高科技期刊编校整体质量。由于科技期刊有着较强的知识性、专业性,在日常工作中,编辑要做好检测工作,科学检测科技稿件的知识性、逻辑性、常识性等,要广泛涉猎多个领域知识。如果对科技稿件存在疑问,编辑要多征询审稿专家的意见,多和稿件作者沟通、交流,有效解决科技稿件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应用其中的数据、公式、反应式等更加准确、完整,确保科技稿件内容具有较好的严谨性。同时,编辑要严格按照科技稿件具体要求,科学检测作者的稿件,看其是否言简意赅,是否注重用事实、数据说话,条理是否清晰,逻辑性是否强等,有效防止稿件中出现笼统、含糊不清的内容,也不能出现有着较强文学乃至情感色彩的内容,确保稿件内容具有鲜明的科学性、逻辑性等特点,提高科技期刊检测质量的基础上,有效提高科技期刊编校整体质量。
2.注重稿件标准化的掌控,做好校对工作
在编校过程中,编辑需要根据科技期刊特点、性质,围绕编校具体要求,仔细检查稿件题目、科技名称术语等,稿件中是否出现错别字,摘要撰写、图表设计等是否符合科技期刊相关要求,尤其是稿件中的数学符号公式、参考文献等,看其是否规范化,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比如,将pH值大小写的格式,稿件中图表格式、量的符号形式、法定计量单位以及标点符号等等。这些都要求编辑要耐心、细心,及时发现稿件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合理化纠正,最大化提高稿件标准化水平,促使科技期刊具有较高的编校质量。此外,在编校过程中,编辑要认真做好校对工作,坚持“三校一读”的原则,全方位仔细校对科技稿件,可以采用互校方法,存在疑问的地方,要相互讨论,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提高稿件质量。
3.强化编辑责任意识,培养文字素养
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提高离不开高素质的编辑,这就需要科技期刊杂志社多层次强化编辑责任意识,培养他们的文字素养,能够从大量的稿件中寻找到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的科技论文。科技期刊社要根据编校具体要求,定期对编辑进行再教育学习,促使他们全面正确认识科技期刊编校工作,逐渐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端正工作态度,全身心做好本职工作,更好地对科技论文自身乃至不同层次读者负责,进而,确保科技期刊一系列编校工作顺利开展,有效提高科技期刊编校整体质量。通过多样化途径不断强化编辑的文字功底,及时发现作者稿件中出现的错误字,最大化降低所出版科技期刊文字错误率。同时,科技期刊社要采用多样化的实踐途径,根据编辑已有的文字水平,以定期、不定期的形式,对编辑进行全面、系统化培训,在培训过程中,准确把握语法、文字规范等,在提高他们文字素养的基础上,逐渐提高他们驾驭文字的能力,及时发现稿件中错误的文字,促使科技稿件更加客观、合理。
4.加大制度化建设力度
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科技期刊社要结合编校具体要求,多层次加大制度化建设力度,优化完善已构建的管理制度,确保各项编校工作的顺利开展有重要的制度保障,为其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具体来说,科技期刊社要根据编校岗位性质、内容等,层层划分编校职责,将其落实到不同岗位人员身上,明确日常工作中自身职责,有效防止“权、责、利”模糊化,出现“一人多岗、一岗多人”现象。在编辑加工过程中,责任编辑必须仔细检查稿件中“字、词、句”使用情况,避免出现“职业盲区”,促使科技稿件内容更加严谨、客观、准确,不断提高编校质量。在此过程中,科技期刊社要优化完善监督管理制度,采用相互“监督、检查、提醒”的形式,全方位动态监督科技稿件编校工作,及时发现科技稿件存在的各类问题,避免造成严重的后果。此外,科技期刊社要根据日常编校工作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优化完善已制定的业绩考核制度,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法,定期对编校人员进行考核,对于日常工作中表现突出的编校人员给予物质与精神方面的奖励,而工作中表现较差的编校人员也要给予一定的惩罚,不断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主动性,认真做好科技期刊编校工作。
四、结语
总之,在日常管理过程中,科技期刊社必须全方位正确认识科技期刊,准确把握科技期刊存在的各类问题,准确把握政治方向,开展有针对性的科技期刊选题策划活动,吸引高水平作者,大力建设读者队伍等,提高科技期刊内容质量。做好审稿工作,注重科技稿件标准化的掌控,加大制度化建设力度等,提高科技期刊编校质量。以此,促使出版的科技期刊更加科学、严谨、客观,不断增强科技期刊核心竞争力,走上健康稳定发展的道路,拥有更加广阔的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1]周晓南.关于科技期刊编校工作质量问题的思考[J].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3):78-81.
[2]盛丽娜.科技期刊编校质量与学术影响力的关系[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1):76-79.
[3]王琳.科技期刊国际化要凸显我国文化软实力的国际地位[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3(2):358-360.
[4]楼文高,吴雷鸣.科技期刊质量综合评价的主成分分析法及其改进[J].统计教育,2010(5):57-62.
[5]黄雅意,黄锋,黄绍红.提高科技期刊编校质量的对策探讨[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4):143-144.
作者简介:
饶樊莉(1979.4—),女,硕士,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学报编辑部,讲师。
报刊荟萃·上半月2017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