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民荣
地方志工作生存之基是记录历史,发展之道是育人资政。新形势下,传统的地方志工作理应发挥更大的影响和更重要的作为。不仅要明白地方志为什么重要,而且还要明白地方志如何才能更重要;不仅必须成为存史的“志库”、育人的“知库”,而且更应当通过地方志权威性、系统性和客观性的优势,打造党和政府想得起、用得上、靠得住的资政“智库”。
讲述发展着的中国故事
地方志是全面系统记述一定行政区域自然、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的资料性文献。它不仅是史学的基础和史学家的专利,而且可以广泛应用于社会发展之中,更好地发挥服务国家的作用。
第一,地方志有利于增强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历史也是最好的见证者。地方志系统记录、保存和流传着中华民族的发展文脉,完整记载、传承和延续了中华民族的文明成果。特别是社会主义新编地方志更是展现了当代中国发展的成功轨迹与巨大成就。由此,地方志具有彰显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历史传统和底蕴的独特优势,具有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坚强底气,是增强文化自信的一个重要载体。
第二,地方志有利于塑造国际话语权的中国因素。中国发展的现在与未来,都需要加强话语体系建设,增强国际话语权,提升文化软实力。但话语权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既要实力提供支撑,也需智力给予支持。塑造国际话语权,首要的是讲好中国故事。地方志的属性,决定了地方志本身就是在讲中国故事,在讲一个完整的、系统的和发展着的中国故事。
更重要的是,地方志是中华民族悠久、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在世界历史的传承方法中独树一帜,并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重视和肯定。这种历史传承中的中国因素,决定了中国的地方志具有形成国际话语权的先天条件和独特优势,决定了地方志理应成为具有国际话语权的学科,进而成为重要的智库力量或因素。
第三,地方志有利于推动改革开放的现实进程。地方志可以发挥“修志问道,以启未来”的重要作用。但在目前,地方志仍然存在着“内循环”现象,还没有根本改变少数人编、少数人看、少数人用的状况。据调查,社会对地方志的认可度达到96%,但满意度却不高,仅为53%;经常使用率更低,仅有22%。可见,地方志工作大有潜力可以挖掘,大有空间可以拓展。
要有科学理论的支撑
当前,地方志理论建设面临一系列基本问题,具体表现为基础研究不够、成果准备不足、学科尚不成熟。鉴于此,加强地方志理论研究特别是学科建设,既是解决地方志编纂实际面临的众多矛盾和疑难杂症的紧迫需要,也是实现地方志智库作用的基本要求。
首先,必须来源于实践,从地方志编纂的历史总结和当代问题出发,坚持以实际为中心的研究导向。其次,必须高于实践,不能成为单纯的工作性研究,而应当上升为理论的阐述,坚持以科学为原则的研究方法。最后,必须指导实践,既为地方志编纂工作提供指导,也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现实可用的开发利用成果。
加强地方志理论建设,还应当从地方志学科的本源抓起,聚焦四个基本问题。
一是学科属性,解决地方志学科为什么的问题。即在本质上,地方志究竟是一门规范学科还是实证学科,是基础学科还是应用学科,是价值判断还是事实反映,是重在“是什么”还是“应该怎样”。
二是学科体系,解决地方志学科有什么的问题。即基于地方志既是工作也是学问的特殊性,地方志学科需要既以地方志本身为研究对象,又要以解决编纂实际问题为研究对象。因此,它可能是一种复合的学科体系。
三是学科方法,解决地方志学科怎么做的问题。作为地方志学科,在基本逻辑上,是坚持由认识个别到认识一般的归纳法,还是由认识一般进而认识个别的演绎法,以及如何通过归纳和演绎的相互渗透和转化,形成具有地方志特点的研究方法,需要深入研究。
四是学科范畴,解决地方志学科的对象问题。地方志是一个大概念,有必要从最简单、最抽象、最微小的概念出发,由小及大、由内及外、由里及表、由抽象到具体。因此,我们需要界定地方志学科的基本范畴是什么,或者是由哪些基本概念组成。
聚焦地情资料的转化
地方志的智库作用不在于组织形态上把地方志机构直接或完全变为一种智库,而是侧重于地方志的职能擴大与功能强化,即资料的转化或“社会化”。通过归纳整理、加工提炼和研究分析,将所占有的海量权威地情资料转化为决策者需要、公众易懂、媒体宜用的现实成果。同时,地方志机构拥有的权威地情资料,又是其他各类智库重要的数据来源,是智库的“资库”。
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是建设地方志大数据库。据不完全统计,全国目前保存的各种方志有8500种左右、11万余卷,占现存古籍的1/10左右。全国首轮新编地方志编纂期间,出版志书5000多部,并编辑出版了4万多种部门志、行业志、乡镇志和名山大川志。而当前正在进行的第二轮地方志编纂,成果数量预计将大大超过首轮。地方志是决策咨询和社会服务名副其实的“金山银山”,但开发利用这些浩瀚的地情资料,必须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只有通过数字化建立起功能强大的地方志大数据库,才能对其进行综合整理和深度开发,并服务社会大众。
二是建立必要的开发团队和机制。发挥智库作用,资料是前提,智力是关键,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这就需要从长远着手,在地方志机构内形成承担智库作用的团队,而且团队成员应当具有发现议题、分析议题和解决议题的能力。同时,要形成开发利用的经常性机制。智库作用是一项非常专业化的工作,讲求反应力、创造力和影响力,需要谋划,不能仅靠零敲碎打,应当有系统化的规划、必要的机制和可操作的平台。
三是形成符合地方志智库作用的方法。地方志的特点是庞大的历史文献和资料,因而可以通过比较研究形成创新。一是集成创新,典型的是通过地方志成果的横向整合,得出新的结果和结论,提出新的建议;二是模仿创新,即借鉴历史已有成功经验或做法,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
四是实现地方志的开放和便利使用。地方志成果不是地方志机构的专利,而是社会共同的财富。地方志成果要充分体现公益性特点,要积极实现地方志成果的公开化和使用的便捷化。只有让社会更广泛了解地方志、更需要获取地方志、更方便使用地方志,地方志的智库作用才能真正形成。
(作者系上海市地方志办公室主任、研究员)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