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小超+刘志梅
何启华先生
在荣任葵涌西分区委员会主席的二十多年岁月里,付出心力服务社会,心繫民生大小事务,为众多街坊排忧解难,予以便利。凭借着突出的奉献,他获得社区居民交口称讚,收获了滿满的幸福与感动。同时,他还见证香港回归以来的社会变迁,心中因此产生了豪情与信心,更以“勇往直前”作为自己的格言,继续不遗余力地服务社会,把爱国爱港的工作进行下去。
助人为乐 情暖社区
香港十八个行政区域之中,位於新界西南面的葵青区以拥有世界最繁忙的货柜码头之一而闻名。这片由葵涌区及青衣岛组成的区域,还有如机场铁路、三号幹线及青屿幹线等多项重要的基建工程坐落於此,故该区也是一处香港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另外,葵青区里本土文化丰富,留存了不少历史遗蹟和传统风俗,它们与现代都市的环境和谐地融合为一体,让该区拥有商务、宜居、旅遊等优势。这一切,让生活於此、服务於此的何啟华先生心中满是欣慰、满是自豪。
“退休之前,我就参加了社会服务工作。由利用业餘时间开展义工性质的工作起步,後来发现自己真心喜欢帮助街坊,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推动社区的发展。所以一直认真、努力地做社工。”看着何啟华先生常常在下班和休假时为社区忙碌的身影,他的朋友、同事和邻居都感慨道:“你真是一个热心社会服务的人,肯花时间和精力去帮助别人。”得到了大家的肯定和支持,何啟华先生感觉心中充满了力量,督促他再接再厉投身公益之中。
每当帮助街坊解决了问题,看到对方脸上洋溢出来的、自然而然的喜悦,以及一声声发自肺腑的感谢,何啟华先生都会觉得很快乐。二十多年里,他常常如此替他人分担忧愁,与他人共享快乐。不知不觉中,心也与社区、居民联繫在一起,喜忧皆被种种民生事宜所牵动。何啟华先生身上,源源不断的正能量,也通过了服务社会的工作,正影响着越来越多的人。因此大家在佩服之餘,也持续予以他支持。而他连任二十多年葵涌西分区委员会主席一职,即最能体现。
工作久了,对於何啟华先生而言,帮助他人的反应也是如此的迅速且自然:2015年社区一家老人院发生火警,无情的烈焰扩散得很快,危及着身体欠佳、行动不便的长者。何啟华先生一接到消息,马上赶到现场,与同仁一起,从椅子上、床上抱起一个个活动困难的长者,迅速带到了安全的地方。他们还向红十字会借来十几部推车,尽可能帮助更多长者逃离火场。浓煙、热浪,种种危险迎面扑来,卻没有让他们有所畏惧。一次次的往返,他们已经把长者的安危当成头等职责。当消防车开过来时,他们已经救出了不少长者,而消防员投入救险,他们依然没有停下,依旧提供着力所能及的便利,把火災的损失降到最低。当火势得以控制,危机得以解决,何啟华先生才鬆了一口气。
事後,他收到了一封来自老人院院长的感谢信,里面的一行行字,传递着一众长者深切的感激之情。知道这些辛劳半生的人们,在晚年还能感受到社会对自己的关爱是多麽幸福的事情,何啟华先生对自己的服务工作也有进一步的认识。虽然自己做的可能微不足道,或者是举手之劳,但能予人方便,给人快乐,自己也能得到满足、得到幸福。
何啟华先生高兴地说:“我做服务,始终会关注民生问题。”虽然有时因为工作忽略了家人,但太太和儿子、女儿都理解他,更表示:“现在社会存在很多问题,需要热心人来解决这些问题,看到父亲为了社会和谐付出心力,自己也感到自豪。”
善的传播,是一个相互影响的过程,施惠他人,往往也能愉悦自我。与其说何啟华先生在为社会付出,不如说他在享受助人的快乐。而他的信念,一直坚持着,在岁月之中,闪现着不会褪色的光芒。
爱国爱港 引导为重
除了社区工作,何啟华先生也活跃於多个社会团体之中:博爱医院的公益金、仁济医院的筹善款等等,都能看到他与志同道合好友积极的身影,他们充满了不输年轻人的动力,透露着一股致力公益的意愿。这也是他对自己“勇往直前”之信条最好的诠释,也是一种不问付出、不求回报、质朴的服务情怀。
同时,作为心繫家乡广东罗定的一员,何啟华先生的服务也随着他回报桑梓的脚步来到了粤西,他连任了三届共15年的罗定市政协委员,每年回去开两次会。家乡的风情,他熟稔於心,即使从七八岁来港定居至今,依然是他心中最美的一道风景;家乡的变化,他见证了过程,虽然身在香港,但那里新开的道路,新建的楼房,都让他为之欣喜,为之兴奋。
而跟香港众多社团一样,关於服务青少年的工作,在何啟华先生的服务工作中佔有越来越重的份量:“现在香港因为部分青少年对内地不了解产生了阻碍、抗拒的问题,又延伸到很多潛在的问题,影响了社会的稳定。除了有历史的原因,我们还要反思传媒、教育的工作,是否对青少年的成长产生了积极的作用。”回忆起之前“国民教育”事件,到後来的“佔中”、旺角暴动,其实反映出香港在教育方面的缺失。“我到过台湾和日本等地,看到过那边的国民教育开展得很好,但香港在这方面的推广卻不理想,可以看出很多年轻人对内地的了解是片面的。”
从同类问题中借鉴,何啟华先生不希望看到青少年群体问题的恶性循环,所以踊跃组织、举行引导青年人爱国爱港的活动,他从乡贤的後代着手,希望在增加这些与家乡渊源颇深的年轻人的桑梓情怀的同时,也能增加他们对祖国的了解,进而达到在同龄人中推广爱国爱港的理念。
“我作为同乡会的负责人之一,每年都会组织一次带领同乡会会员及青少年回家乡考察及交流的活动。2017年8月14到17日,我们带领约了120人青少年走访云浮、罗定、新兴等地,希望他们能在循序渐进的引导中,加强对祖国的客观认识,避免受到社会上偏激言论的影响。”有感於时代的变化,何啟华先生也透露,目前同乡会的性质已经从以往帮助乡里、联络感情变成今日重於服务,促进香港与家乡联繫的功能。所以他们更应该充分发挥同乡会的功能,使爱国爱港爱乡的精神能一代代传承下去,成为连接香港、祖国的重要桥樑。
所以在每月一次的会员大会上,何啟华先生他们都会讨论如何开展服务社会、增进罗港情感的事宜。现实中,他们更愿意作为家乡的代表,在香港的公益界展现属於罗定人的风采:二十年前的香港回归之夜,他们组团到街上迎接驻港部队的入驻;每年国庆,他们倡导並在社区举行升旗典礼;今日的青少年组团回乡工作,也是他们为爱国爱港精神的承前启後所作的贡献之一。
虽说何啟华先生的工作很繁琐,事无巨细,但在二十多年的坚持中,也积累成一种卓越、缔造成一种不凡。而他以此为基础,在公益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朝着社会稳定、民生幸福、家乡和睦、内地与香港共步辉煌等美好目标大步朝前,道路能越走越平坦、越走越宽敞。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