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择的难题
人物现在竟然拿这种档次的明星当封面故事,看来我要取关了,科科。
——潼Tong.S
刚一开始看到封面是王源有些诧异,觉得人物这种“正经”类主流杂志怎么会采访这么年幼的偶像团体成员,于是我的好奇心驱使我静坐在沙发上仔细研读了本篇文章,当我滑到文章末尾时,心中也不由得感触万千,不仅打破了我对王源既有的印象与认知,甚至于文中他妈妈对他的关心描写,我也十分感同身受,眼泪盈眶。没有人永远17岁,但总有人17岁。只愿当代的青年偶像越来越好,引领好的潮流,才是榜样的力量。感谢人物杂志的采访,已分享。
——迪西
作为一本以人物报道为主产品的杂志,很自然地,选择封面人物既是编辑部每个月考虑的重点,也一定是读者最关心的话题。即便在编辑部内部,各人之间的志趣有时也很难获得平衡—一位卓越的学者,但或许很难引起公众的好奇心;一位出色的企业家,然而他的面孔并不为人熟知;一位多产的作家,不过今天是否还有足够多的人在阅读小说?
面对王源,选择的难题则几乎不存在。一方面,如你所知,他在这个时代拥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而另一方面,一个成长自普通重庆家庭的少年骤然面对万千宠爱,他的生活与内心经历的起伏波折天然是一篇豐沛的封面报道。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个少年的故事,而是关于青春、娱乐工业甚至时代的故事。我们相信,只有缺少了解才会带来偏见,而一篇好的报道足以击破它们。
答案
非常有趣哈哈哈。虽然是乱序的表达,但突如其来的一个梗真的很击中笑点。俄罗斯方块掉钻戒那个哈哈哈,真的完全就是工科男的浪漫啊哈哈哈。
——希文希文
你们改出连环画了?
——大骥
《人物》一直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更丰富的产品形态—我们曾经尝试过拍摄视频,后来还提供过公开课,如今则是一种全新的品类,漫画。七夕以及之前的一天,我们推出了两辑连载,分别是《他们谈爱时不讲道理》、《他们不讲爱时讲了一堆道理》。之后,人物微信公众号收获了26万粉丝和400万阅读量,这也是人物公众号自创建以来获得的最好成绩。
作为一个以深度报道为中心的媒体,选择以漫画的方式、以多图少字的方式进行创作,无疑是一种冒险的尝试。既然“人物”还是一个非虚构平台,那么这两篇作品的编辑沈倩倩也决定用非虚构—也就是对话—的形式去包装作品。在描述这组作品时,沈倩倩说,“它们不是新闻故事,而是与人际关系、人们对于事物的想法和时代背景等等有关。我们尝试把普通人的感受和生活表达出来,对于发生在我们周围的种种潮流,也就能有一种更好的理解。”
样态或许变了,但《人物》的立场仍旧一样,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创作表达的与过去并无不同,都是对世界的不唯一解读。正如沈倩倩在漫画末尾写的那段话:“问题后面跟着答案,答案后面,未必总要跟着×和√,或者。回答不了标准答案,但起码回答试试看。”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