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军
品牌
以“行知教育”为主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大连市中山区东港第一小学特色发展纪实
◎李玉军
小学教育是“行在前、知在后”的教育——“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东港第一小学遵循教育规律,关注人的发展,自建校至今,一直践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本着“求实、求稳、求新、求进”的工作方针,坚持“科研兴校、科研兴教、科研兴师”的工作思路,以“行知教育”研究为主线,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完善育人机制,丰富教育内涵,提升教育品质。
东港第一小学发展定位是“高起点、高质量、有特色、现代化”,发展总目标是“创办具有‘行知教育’特色的优质学校,培育有觉悟的学生”。“行知教育”是丰富教育过程,和谐师生关系,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得到满足的具体策略;是通过有组织、有目的、有计划地开展教育活动,给学生创造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体验中自主觉醒、自主感悟,不断提升自己的智慧和觉悟水平,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是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的典型做法和经验。
为了保障“行知教育”的有效运作,我们进行了组织改革,校长室下设五大职能部门——德育部、教学部、研训部、教学服务部、教学资源部。德育部负责德育、心育、少先队、校园文化建设、特色建设工作;教学部负责学科教学、学籍管理、课程建设、人事管理、教材征订工作;研训部负责教师培训、教育科研工作;教学服务部负责财务管理、备品管理、安全管理、教学服务性工作;教学资源部负责信息技术教学、现代信息设备的维修维护、网络建设、资源建设工作。五大职能部门的设立使学校管理“全覆盖,无真空”,使“行知教育”研究有组织保障,使研究的执行力得到提升。
为了保障“行知教育”的持续发展,学校通过教师民主管理监督委员会、家长委员会、各项规章制度的建立,完善了和谐机制;通过会议制度、“助力”工程、研究型团队的建立,完善了合作机制;通过教师评价制度、校内津贴的分配方案、岗位设置和竞聘上岗制度的建立,完善了激励机制;通过学校发展与教育科研相结合、教师专业发展与教育科研相结合、教育教学中存在问题与教育科研相结合的研训一体化建立,完善了创新机制。
为了确保“行知教育”的落实,学校开展了“觉悟教师”及“行知标兵”培养与评选活动,促进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养成自主感悟的习惯,具备自主觉醒的能力,成就自主思维的品格。
觉悟教师设立了七个单项荣誉:守礼教师——遵守规章制度;乐群教师——能与他人友好相处;和融教师——不发牢骚;自醒教师——能够发现自己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言智教师——在教研活动中能发表自己的观点;感悟教师——经常撰写教育反思;前瞻教师——有自己的职业规划。依据七个单项荣誉提名情况设置“星级行知标兵”:一星行知标兵——获得三项觉悟教师提名;二星行知标兵——获得四项觉悟教师提名;三星行知标兵——获得五项觉悟教师提名;四星行知标兵——获得六项觉悟教师提名;五星行知标兵——获得七项觉悟教师提名。
学校细化了《觉悟教师评价标准》,每学期初,教师依据《觉悟教师评价标准》自主填表申报“星级行知标兵”,针对申报的星级制定个人师德发展目标;在学期中学校依据《觉悟教师评价标准》设计和开展相关内容的教育培训活动;在学期末开展“星级行知标兵”总结及评比工作,对当选的教师颁发证书并进行奖励。
依据学校特色、教师特点、学生特长发展需求,开发并实施了“行知教育”校本课程,即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核心课程。
(一)综合课程
打破学科界限,开发并实施了“月份主题教育课程”和“文化节日课程”。月份主题教育课程——三月感恩教育、四月诚信教育、五月环保教育、六月传统教育、七月安全教育、九月礼仪教育、十月爱国教育、十一月博爱教育、十二月生命教育、一月法制教育;文化节日课程——每年举办一次“运动嘉年华”“艺术万花筒”“科技梦想秀”“觉悟智多星”文化节日活动。综合课程的实施为学生搭建了实践体验平台,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得到智慧的提升。
(二)活动课程
依据学生需求,每周四下午第七八节课开设围棋、国学、软笔书法、击剑、英语、古筝、钢琴、田径、篮球、排球、科技、合唱队、舞蹈队、手风琴、国画、创意美术、话剧表演、英文剧表演、戏剧教育课程;每周六上午开设机器人、航模、科技大本营、国际象棋、围棋、手风琴、声乐、舞蹈、硬笔书法、乒乓球等课程;每天放学后开设足球课程;丰富多彩的活动课程,使学生的智慧在实践中得到提升。
(三)核心课程
学校开发社区教育资源,建立了东港第一小学学生社区体验与实践基地、动植物检疫检验体验与实践基地、消防体验与实践基地、科技体验与实践基地,并充分利用学校周边的东港商务区、大连市群众艺术馆、走进大连市京剧团、中山区中小学综合实践基地等教育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教育活动,践行“生活即教育、社会即课堂”的理念,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提升行知智慧。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基础道德教育、行为习惯教育”进行有机融合,作为“行知教育”主要内容。通过课堂教学、文化熏陶、心理辅导、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制度规范、榜样示范、家庭教育、网络引导等途径使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潜移默化的入耳入脑入心教育,并内化成学生自觉的“行知”统一,促进学生树立远大志向,培育美好心灵,健康茁壮地成长。
依据学生的“七项修炼”(孝敬父母;认真写字;坚持把一件事情做到底;用过的东西能放回原处;说了就一定能努力去做;善于从错误中反思自己;能以问题为中心自主学习) 制定《‘行知标兵’培养标准》,开展“行知标兵”的培养与选拔教育活动,每月评选一次“行知标兵”,并进行全校统一性表彰,适时激励和导向学生行为习惯的形成,培育有觉悟的学生。
实施“问题式”教学,以“问题”导向教学管理和运行机制建设,把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作为教学的关注点,把问题解决作为教学主目标,把教学中问题的减少作为教学成果。
“问题式”教学设计:各年级进行语数知识点、语文训练点、数学易错点的梳理;语文学科教学设计有主线问题、基础字词圈化、重点词句理解、语文园地习作批注;数学教学设计有学情分析、核心问题预设、课后检测题例。
“问题式”教研流程:优化传统教研流程,创生“研与教统一、思与改结合”的教研流程,即“研读——教学——反思——改进”,研读——教师在自主研读教材教参的基础上,由主讲人带领梳理单元目标、重难点,集体确定研究课例,同伴各自提出问题,互助解决问题,大家达成共识;实践——依据达成的共识,全组教师利用一周的时间回到各自班级进行实践,组内教师相互看课;反思——由主讲人组织整体回顾,同伴诊断式反思,达成新的共识,生成新的问题;改进——针对反思中发现的问题,改进新的教学,不断丰富并固化课堂教学智慧。“四步”教研流程,让教师带着问题走进来,再带着新的问题走回去,始终处于思考研究、操作实践、反思诊断、改进提升的状态。
“问题式”教学机智:注重学生课前预习习惯培养——语文学科要求学生课前熟读课文、标注自然段、圈画生字词、生字注音、生字扩词,英语学科要求学生课前听单词、课文(听录音),让学生带着知识背景、知识经验、知识疑问走进课堂;注重学生发现问题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互批作业;注重学生梳理问题能力培养——数学、英语均建立错题本,引导学生每周整理一次错题,有错题来源、错例、错因、正解,或是原题、正解、同类题型再解;注重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数学学科平日重视引领学生整理每课时的知识课题、知识点、每单元的知识单等,逐渐教会学生建构知识的方法。
树立“教学即研究,研究即发展”的研训工作理念,建立“研训一体化”的运作机制,以“行知教育”研究为主线,建立课题研究系统,组织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使教师的专业情意、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技术得到应有的发展,形成“研究即工作,工作即研究”的工作思维。
以“解决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宗旨,组织、指导和管理教师做好“十三五”期间省市区各级课题的立项、研究、结题工作以及教师继续教育工作,落实“教学问题化,问题专题化,专题科研化,科研常态化”研训工作机制,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有效促进教育质量提升。
以“行知教育”为特色,带动学校教育工作的整体发展,积淀并逐渐形成“行知教育”理念文化、管理文化、课程文化、教学文化、环境文化,以文化引领学校发展、教师发展和学生发展,落实文化育人的功能。
在“行知教育”特色的统领下,着重打造手风琴、足球、书法和科技特色项目,不断搭建学生实践与操作、体验与感悟、修炼与展示的舞台,生成并积淀诸多特色文化符号,力求让每个学生都会拉手风琴,每个学生都会写毛笔字,每个学生都会踢足球,每个学生都掌握一到两项科技技能,逐渐形成独有的学生教育文化,不断彰显“行知教育”的特色。
(作者单位:大连市中山区东港第一小学)
(责任编辑:李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