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珍,莫蓓蓉,姜鹏君,申红琳,邓军妹,叶晓春
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对社区流动儿童疫苗及时接种质量影响的比较研究
马国珍,莫蓓蓉,姜鹏君,申红琳,邓军妹,叶晓春
[目的]探讨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对社区流动儿童疫苗及时接种质量的影响,为管理疫苗及时接种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将310名儿童家长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5名,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方法干预,干预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用健康信念理论指导下的健康教育方法干预,评价两组家长疫苗及时接种的健康信念水平、儿童疫苗及时接种及家长满意度情况。[结果]干预后干预组家长的健康信念总分及满意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儿童疫苗及时接种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健康信念理论指导下的健康教育方法管理疫苗及时接种工作,可提高流动儿童疫苗及时接种率及其家长满意度。
社区护理;流动儿童;疫苗接种;健康信念模式;健康教育;接种率
及时接种率是判断计划免疫服务质量的重要指标,及时接种可使接种者在短期内产生更持久的免疫能力,更好地应对突发性传染性疾病的暴发流行[1-2]。在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日常疫苗接种管理过程中,新生儿的家庭访视、计划免疫档案的建立、定期疫苗接种通知、疫苗接种评估、疫苗接种操作、电话回访等工作,需要与家长直接接触的均为一线护理人员,为此,负责计划免疫的护士对疫苗及时接种质量的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健康信念模式(health belief model,HBM)是用社会心理学方法解释健康相关行为的主要理论模式,关注机体主观心理对其行为方式的影响,从个体实际心理需求出发,针对性地给予个体干预,实现个体对自身问题的认知,最终达到健康行为的实施[3-5]。本研究通过用健康信念模式理论指导疫苗及时接种的健康教育工作,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1.1 对象 采用便利整群抽样方法,以2015年7月—2016年2月到社区健康服务中心接种的不到4个月龄的320名流动儿童(家长)作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符合标准的310名儿童(家长)进行随机分组,对照组和干预组各155名。两组家长或儿童的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流动儿童及家长一般资料比较
1.1.1 流动儿童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4月龄的婴儿;②长期固定在1个社康中心注射;③中途转入社康中心固定注射的且为4月龄以下的婴儿;④连续在研究的社康中心接种6次以上。排除标准:①不能在研究的社康中心连续接种6次以上的婴儿;②儿童有先天性或免疫性等疾病;③儿童对抗生素及疫苗等过敏。
1.1.2 家长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满足流动儿童纳入标准的家长;②小学及以上学历;③能用普通话沟通;④听力、视力、认知行为、理解能力无异常;⑤研究期间和儿童一起居住的照顾者;⑥愿意配合本研究。排除标准:①不能按照要求时间进行疫苗接种及接受健康知识教育的家长;②不愿参加本研究的家长。
1.2 健康教育方法
1.2.1 对照组 采用常规健康教育的方法,按照疫苗说明书进行解读宣教,发放疫苗知识宣传单,打印并发放每种疫苗的接种时间安排表,每周短信通知2次,接种后现场给予口头提醒等。
1.2.2 干预组 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念模式理论指导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健康教育,时间安排在每次疫苗接种后的观察期(30 min)内,持续6个月,将155人分为两批培训(培训内容相同),每批77人或78人,每周给予2次培训,每组每次间隔至少2周时间。具体干预方式及内容见表2。
表2 疫苗及时接种的健康信念干预时间及内容安排
1.2.2.1 及时接种相关知识教育 在指定时间段,将家长集中在社康中心的健教处由研究人员进行健康教育讲座,每组每批进行2次健康教育讲座,中间间隔2周时间,每次30 min~40 min。主要措施包括:①介绍预防接种相关基础知识。②总结近 4 年国内外文献,让家长了解不及时接种后导致的严重后果,如各种传染病的发病率、病死率情况,将数据告知家长,加强宣教效果。③告知家长,5岁以下儿童的抵抗力相对较弱,容易患上各种疾病,通过疫苗接种,预防相应传染病的发生,相对于疫苗引发的不良反应,利大于弊。在讲解和讨论时,配合数字和图片,使家长更易于接受。④产后访视时介入干预。在婴儿未满月时,几乎整个家庭的人员都会参与到其照顾行列中,此时进行有目的的宣教,如接种疫苗的重要性、种类、接种时间、不及时接种的后果等,让所有的家庭成员都意识到传染病的易感性、威胁性及严重性,强化第一印象知识宣教效果。
1.2.2.2 帮助家长克服困难 集中培训时间为 4周, 每周2次, 每次30 min。对家长及时带儿童接种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如儿童经常感冒、家长工作忙没有时间、携带儿童多次往返等,都如实地指出,并帮助儿童家长逐一克服。
1.2.2.3 转变家长的错误观念 干预时间为 6 周,每周2次。干预前大部分家长认为:延迟接种不会有不良后果,经过培训,要让其认识到延迟接种危害性,并且有意愿及时带儿童接种。在这一阶段帮助家长制订个体化的行为转变计划:教会家长看懂计划免疫证上接种时间安排表;1个月~2 个月更新打印一份未接种疫苗的具体接种时间安排表,帮助其订在计划免疫证的最后一页;对于抵抗力低、经常因为感冒而不能及时接种的儿童,发放提高抵抗力方法的专科健康教育处方单[6],帮助其提高抗病能力,以达到能按时接种的目的。对于及时带儿童接种的家长给予鼓励、帮助,增强其及时接种的健康信念。
1.2.2.4 持续督导家长带儿童及时接种 为了更好地督导家长带儿童及时接种的行为,在社康中心设置及时接种督导本,注射室和刷卡处均装有计划免疫的信息管理系统等,以便每次计划免疫日,2名研究人员通过系统调出不及时接种的人员资料,采用电话通知,并在督导本上记录及交班给下一班的护士持续跟踪。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接种者,采用持续督导的方式,并帮助其解决问题。 在儿童接种疫苗后留观的30 min内,组织家长针对如何做到按时接种交换心得,以达到相互学习、相互督促的目的。
1.2.2.5 编印并发放及时接种的健康教育处方单 查阅有关文献、工作经验总结和相关领域专家咨询后自编《疫苗及时接种相关的健康教育处方单》[6],发放到干预组的每一个家庭,随时随地指导家长正确执行疫苗接种前后的护嘱内容。
1.3 调查工具及方法
1.3.1 儿童疫苗及时接种健康信念调查问卷 在查阅文献[7-9]、专家咨询、工作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设计“流动儿童疫苗及时接种健康信念调查问卷”。问卷内容在健康信念模式的基础上由研究人员结合中国的实际及研究目标制定和编写, 测得问卷的内容效度为0.83,重测信度为0.88。问卷内容由家长的基本信息和健康信念的“知、信、行”内容组成,包括3个维度和24个条目,每题回答正确或利于疫苗及时接种的回答赋值5分,否则为0分,总分为120分,<75分为不及格,75分~95分为良好,>95分为优秀。第1部分是家长的基本信息,包括年龄、文化程度、职业、与儿童的关系、家庭距离;第2部分是疫苗及时接种相关知识,包括不及时接种疫苗引发后果的易感性、严重性和及时接种疫苗后而感知到的益处,由10个问题组成;第3部分是疫苗及时接种的信念与态度,包含感知到的障碍、健康动力和自我效能,由7个问题组成;第4部分是家长及时接种的行为,指家长能为儿童及时疫苗接种的促进因素,由7个问题组成。
1.3.2 预防接种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 自编“某社区健康服务中心预防接种工作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的内容效度为0.85,Cronbach’s α系数为0.91。问卷内容由沟通交流、信息告知、服务便捷性、护士操作技术、效果感知、服务态度、工作责任感等内容组成,由10个条目组成,正向态度10分,负向0分,总分100分。根据所属医院现阶段满意度工作计划目标,得分级别划分为:非常满意(91分~100分),基本满意(81分~90分),不满意(≤80分)。
1.3.3 调查方法 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研究者向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用统一指导语说明填写方法,被调查者不记名填写,现场收回,调查问卷共发放330份,成功收回322份,回收率为97.58%,去除12份无效问卷后得到310份有效问卷,有效回收率为93.94%。
1.4 及时接种的判定[7]1个月~12个月龄的儿童在社康中心接种的疫苗种类有乙型肝炎后2剂、脊髓灰质炎糖丸3剂、百白破三联制剂(DPT)3剂、乙型脑炎1剂、麻疹或麻风1剂、A群流脑2剂。按规定的儿童免疫接种起始月龄和接种时间间隔开始接种,并在1个月内或完成最后1剂向后推迟1个月完成全程接种为及时,即乙肝疫苗在6个月内完成、脊髓灰质炎疫苗在出生后5个月内完成、百白破疫苗在出生后6个月内完成、A群流脑和麻疹疫苗在出生后9个月内完成、A群流脑疫苗2剂分别在出生后7个月和10个月内完成为及时。
1.5 评价方法 干预前用自编的“儿童疫苗及时接种健康信念调查问卷”评价两组家长的及时接种健康信念水平。3个月后再次评价两组儿童家长及时接种的健康信念水平。6个月后评价两组儿童家长及时接种的健康信念水平及满意度情况;用疫苗及时接种统计表统计儿童及时接种情况(连续按时疫苗接种3次以上)。
2.1 两组家长之间及其自身前后疫苗及时接种健康信念得分比较 两组疫苗及时接种健康信念得分通过Mauchly法进行球对称检验,资料不满足协方差矩阵球对称,采用Greenhouse-Geisser法进行调整,组内比较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的两两比较。干预3个月后结果显示:对照组健康信念总均分及其维度行为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及时接种疫苗相关知识、信念与态度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健康信念总均分及其知识、信念与态度得分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6个月后结果显示:对照组健康信念总均分与干预3个月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疫苗及时接种相关知识和其态度与信念,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除了疫苗及时接种相关知识与干预前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项目得分与干预前及干预3个月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经检验,两组资料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方差齐性,组间比较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显示:干预3个月、干预6个月时各项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分
2.2 两组流动儿童及时接种率比较 干预6个月后两组流动儿童及时接种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4。
表4 干预后两组流动儿童及时接种率比较
2.3 干预后两组家长满意度比较(见表5)
表5 干预后两组家长满意度比较
3.1 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的健康教育方法有助于提高家长疫苗及时接种知识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流动儿童家长的疫苗及时接种相关知识得分分别为(22.774±4.075)分、(23.161±3.694)分,此结果与王媛媛等[10-11]的研究结果相似。尽管家长知道预防接种对保护儿童的健康很重要,愿意为孩子计划免疫,但由于对及时接种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全面,不懂接种与及时接种定义、效果的区别,导致大部分家长不能在规定时间段内为其孩子预防接种。所以,管理计划免疫的护士要让家长认识到疫苗及时接种率的高低是评价计划免疫效果最经济、最直接的指标之一,提高疫苗及时接种率可使接种对象在短期内产生更持久的免疫能力,更好地应对传染性疾病的暴发流行[12]。为此,管理计划免疫的护士应改变现有的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用至少3个月时间,在儿童疫苗接种后的30 min观察期间进行规范、有序的一系列健康教育讲座活动,使家长掌握相应的知识,认识到及时接种的重要性,达到家长在规定的时间内为儿童及时接种疫苗的目的。
3.2 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的健康教育方法可提高家长疫苗及时接种的信念与态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流动儿童家长的疫苗及时接种信念与态度得分分别为(17.871±3.862)分、(17.903±3.942)分,不仅与王媛媛等[10-11]对于家长及时接种态度与信念的调查结果一致,而且与楼灵巧等[13-14]研究的调查结果也非常相近。干预3个月后,对照组的及时接种态度与信念比干预前得分反而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说明家长在儿童预防接种早期是比较积极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可能忙于经商或工作,能为孩子疫苗接种,但是不能做到及时接种;干预组3个月、6个月时家长的及时接种信念与态度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通过干预,可提高家长及时接种的态度与信念。为此,计划免疫护士至少需要3个月时间的相应专科护理干预,方可让家长形成较稳固的及时接种信念与态度。
3.3 健康信念模式指导下的健康教育方法可强化家长疫苗及时接种的行为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前对照组与干预组家长的行为得分分别为(17.581±5.044)分、(17.419±4.043)分,此与王媛媛等[10-14]研究者的调查结果相似。部分家长能为孩子接种疫苗,而不能及时接种疫苗,经调查发现大多数儿童免疫力低下或者家长不懂按照要求监测及预防疫苗接种后的不良反应,导致儿童接种前7 d内有发热、腹泻、皮疹等接种禁忌证存在而延迟接种,亦或是儿童在上次疫苗接种后出现不良反应家长担忧疫苗质量而不再为儿童接种或者推迟较长时间接种。针对以上原因,管理计划免疫的护士应注重家长为儿童提高免疫力及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等方面的知识进行宣教,比如通过循证护理、工作经验总结、专家咨询等途径制定提高儿童免疫力、预防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家庭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处方单。护理健康处方是对病人健康问题做出判断后,从恢复、维持、促进病人身心健康为出发点而提出的护理决策,是病人得到及时、正确、科学护理的一项重要措施[15]。用健康教育处方单的形式干预疫苗接种前后7 d内儿童(乳母)的饮食种类、剂量及计划免疫后儿童局部及全身情况,通过产后访视护士和计划免疫护士在儿童不同的年龄段进行解读与指导,改变家长疫苗及时接种知识结构,提高儿童的免疫力,降低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家长及时接种的依从性。通过干预3个月,对照组家长可能未接受系统的知识培训,行为得分反而低于干预前;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儿童及时接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干预3个月、6个月家长健康信念行为总得分高于干预前。
3.4 提升家长及时接种健康信念,改善护理工作满意度 护理服务满意度是衡量医院护理服务质量的核心指标,可以较客观地反映医疗服务质量的水平,是衡量现代医院质量管理工作的金标准,护士在工作中与服务对象接触密切,是影响服务对象对整体医疗服务满意度的重要因素。满意度调查的目的就在于通过调查获取能够真正反映服务对象感受和期望的数据,从而更有效地改进服务,提高满意度[16]。
本研究在提高家长健康信念的过程中,通过6个月的健康讲座、护士两次家访、电话回访、专科护理健康教育处方单进入家庭等护理干预,家长掌握了及时接种的知识、改变了态度与信念、及时为儿童疫苗接种,同时在干预过程中取得家长的信任、配合及支持,提高了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1] 王文军,张璟,刘琥,等.济宁市学龄前儿童计划免疫及时接种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8,29(5):427-428.
[2] Abbott P,Menzies R,Davison J,etal.Improving immunisation timeliness in Aboriginal children through personalised calendars[J].BMC Public Health,2013,13:598.
[3] Becker MH.The health belief model and personal health behavior[J].Health Education Monographs,1974,2:324-473.
[4] 李小妹.护理学导论[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6.
[5] Naghashpour M,Shakerinejad G,Lourizadeh MR,etal.Nutrition education based on health belief model improves dietary calcium intake among female students of junior high schools[J].J Health Popul Nutr,2014,32(3):420.
[6] 马国珍,姜鹏君,邓军妹,等.社区健康教育处方单预防接种不良反应的效果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21(35):4260-4263.
[7] 陶海燕,李雪梅,谢幸尔,等.健康信念模式在护理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防护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8):579-581.
[8] 李小寒.健康信念模式在护理实践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06,20(29):21-24.
[9] 迮文远.计划免疫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1:104-108.
[10] 王媛媛,王燕,张敬旭,等.贵州少数民族地区母亲对儿童计划免疫的知信行状况[J].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2007,39(2):136-139.
[11] 王晓征,马建红,胡少金.十堰市327名儿童家长对计划免疫的知、信、行现况调查分析[J].中国全科医学,2001,4(5):387-388.
[12] 马国珍,姜鹏君,邓军妹,等.健康信念模式在社区儿童疫苗及时接种中应用的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5,15(8):974-977.
[13] 楼灵巧,骆淑英,胡昱,等.流动儿童监护人预防接种知信行调查[J].浙江预防医学,2012,24(10):76-82.
[14] 张凤敏.儿童监护人对预防接种认知、态度、行为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14,41(12):2212-2214.
[15] 朱桂玲,王江滨,何丽.护理健康处方在临床试行的体会[J].哈尔滨医药,2001,21(1):78-79.
[16] Kunze B,Drasseck T,Kluba T.Posterior and 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PLIF/TLIF) for the treatment of localized segment degeneration of lumbar spine[J].Z Orthop Unfall,2011,149(3):312-316.
(本文编辑李亚琴)
Comparative study on effect of two kinds of health education styles on children’s timely vaccination quality in community floating population
Ma Guozhen,Mo Beirong,Jiang Pengjun,etal
(Daxin Community Health Center,Shenzhen Nanshan People’s Hospital,Guangdong 518052 China)
广东省科学技术厅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7ZC0454。
马国珍,副主任护师,硕士研究生,单位:518052,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大新社康中心;莫蓓蓉(通讯作者)、姜鹏君单位:518052,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申红琳、邓军妹、叶晓春单位:518052,深圳市南山区人民医院大新社康中心。
信息 马国珍,莫蓓蓉,姜鹏君,等.两种健康教育方式对社区流动儿童疫苗及时接种质量影响的比较研究[J].护理研究,2017,31(25):3179-3183.
R473.2
A
10.3969/j.issn.1009-6493.2017.25.029
1009-6493(2017)25-3179-05
2016-08-19;
2017-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