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愿意去逛街
GO SHOPPING
家长尝试调整逛街的重心,让孩子以为无聊的“ 陪妈妈买东西” 变成“ 吃喝玩乐”快乐的一天,相信想在商场与孩子和平相处,也不是那么难。
除了旅行、游乐场这些需要策划的活动,放假期间带着孩子去逛街成为避免不了的家庭活动。但是,显然在大多数情况下,逛街是以家长为中心的,所以,难免家长们都会有这样的经历,带着小孩逛街是一件痛苦的事。
明明衣服、包包都特别美,接待员的笑容也特别亲切,想多看看,但小孩就是不乖,吵着要离开,除非走到玩具部时才会高兴,不买个玩具绝不肯走开。
其实,家长在发愁的同时,殊不知孩子也在皱着眉头。
“百货公司不好玩,我看到的全是大人的屁股走在我的前头,卖货阿姨也没对我笑过(也可能她太高,我看不到她的脸),我看到的全是货架的柱子,很脏很乱,没看头,最重要的是我喜欢的玩具在这儿没有,我要妈妈赶快离开这儿,带我到玩具部,我才会开心。”
同一时间、同一空间、同一情绪,却是不同的世界。
我们来看看,为什么会有这问题存在?
很简单,因孩子在逛街时,因他们天生身体的高度,所以他们看到的跟我们看到的不一样;这商场的摆设是为大人设计的,服饰的悬挂,包包的搭配,甚至服务员的笑容都是面对大人的高度,小孩子看不到,也享受不到这一切,当然更重要的是,这儿没有他们喜欢的东西,没兴趣。
这个思想差距没法强求,即使不是小孩子,我们每一个人对世界的看法都有不同的高度,广度及深度,对同样一件事会有不同的看法及反应。
举一个例子,在2008年9月30日在美国发生的大事,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二次房贷也造成极大金融危机,几家大的投资银行快撑不下去了,要求政府出面救灾,美国总统提出七千亿美元的救灾计划,他出面要求国会尽速通过,但第一次投票结果是“没通过”,为什么? 后来才搞清楚,11月是选举季节,议员们要将选民的诉求摆在第一位,民众关心的当然是自己的荷包,国家的事我没兴趣,这就像是心理小孩的高度及角度。
我们把目光移回逛街这件事情上,既然思想差异客观存在,家人一起逛街又在所难免。
那么,学会尊重孩子的意见或者增强孩子的参与感,能够稍微润滑一下这种紧张的气氛。
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的商场,都开始关注儿童团体,也开始向满足消费者生活方式要求的方向转型。特别是新兴的购物中心,很多都是以此为定位运营的。
品牌配置从服装服饰为主转变到现在的多元化配置,比如加大了影院、美食的占比,儿童游乐业态近两年也在商场中快速扩张,基本成为每个商场的标配。
同时,很多商场在公共空间的利用上大动心思,比如引入趣味性高的展览、活动;增加卡通人物的装饰;增添灵活机动的花车,售卖孩子感兴趣的玩具、小饰品等。商店增低层摆设,商场设置游戏区、休息区,这些改变都在进行中,为一家人逛街出行提供了很多便利。
所以,家长尝试调整逛街的重心,让孩子以为无聊的“陪妈妈买东西”变成“吃喝玩乐”快乐的一天,相信想在商场与孩子和平相处,也不是那么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