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类型分析及生态系统研究

2017-09-15 09:12蒋敏朱培孙勇沈杨
自然保护地 2017年3期
关键词:仙山公园国家

蒋敏 朱培 孙勇 沈杨



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类型分析及生态系统研究

蒋敏1朱培1孙勇1沈杨2

(1浙江省长兴县林业局 313100;2浙江省湖州市南浔区农林发展局 313009)

通过TWINSPAN分析对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进行了湿地类型分类和梯度分析研究,结果分为10种湿地类型,其中5种湿地属人工湿地,5种湿地属自然湿地。同时构建了仙山湖生态系统图解模型,并从管理现状及区划、生态旅游和科普宣教方面提出了管理利用建议。

仙山湖湿地;湿地分类;生态系统;研究

湿地公园不同于一般湿地和湿地保护区,它是具有一定的能保持湿地生态系统完整性、典型性、独特性及利用便捷性的区域,通过合理的生态布局,加以保护性利用,科普和教育是其宗旨,休闲和生态旅游是其基本利用方式[1]。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是长三角地区自然湿地生态系统与人工湖泊湿地的典型代表,具丰富生物多样性的湿地生态系统[2]。目前,针对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总体规划[3]、生态服务功能价值[4]、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5]已陆续开展,而进行层级的湿地分类及生态系统模拟研究,有助于对湿地公园进行科学管理,同时也为其他城市的湿地公园建设和保护提供借鉴。

1 研究区概况和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30°52′08″-30º55′25″N, 119°33′51″-119°38′38″E)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处,属太湖水系,地处太湖上游,土地总面积2269.2公顷,其中湿地面积达1395.3公顷,占土地面积的61.5%。

1.2 数据采集

根据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植被类型评估生态系统的复杂程度,基于公园总体规划中的分区地貌类型,挑选了具有生态系统多样性的地点收集评估数据(图1)。针对同种类型的湿地、植被采集了多份数据,用于确定自然演变的情况。每个评估点共收集四组数据,分别是地理环境、植被、动物、管理方面的因子。

图1 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考察点边界和地理位置图

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利用PC-ORD 4.0软件,通过TWINSPAN分析对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进行类型概述和梯度分析,根据拉姆萨尔湿地分类法,利用集群分析将仙山湖湿地划分为不同湿地类型。

构建仙山湖生态系统图解模型,以湿地、其他生态系统分类以及梯度分析确定的演变趋势为基础,对仙山湖生态系统进行分析。利用一个生态系统内的物种类型代表系统结构,用物种变化表示演变过程,通过分析物理环境和管理数据确定成因。

2 研究结果

2.1 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类型

通过TWINSPAN分析,根据拉姆萨尔湿地分类法,将仙山湖湿地划分为下述10种类型,分别为:苗圃中的杂草群落(类型A)、芦苇和柳树沿岸植被(类型B)、莎草沼泽(类型C)、芦苇沼泽(类型D)、天然沿岸森林(类型E)、经人工干预的沿岸植被(类型F)、经人工干预的沿河森林(类型G)、再生阔叶林(类型H)、人工松叶林(类型I)、竹林(类型J)。上述湿地类型中AFGIJ属于人工湿地,BCDEH属自然湿地。

各类型湿地及其特征详见表1。

表1 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不同类型湿地及其特征

2.2 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演变过程

图2为仙山湖生态系统图解模型。图上方四种类型的湿地(B,C,D,E)处于自然或接近自然的状态,此类天然湿地目前仅剩余较小面积,有限分布于少数区域;图中部的湿地类型处于半自然状态,其中仅经人工干预的沿岸森林保留了自然状态,其余三种湿地已经丧失其自然状态;在三种农业用地中,苗圃地是分布最为广泛的植被类型,其次是临近湖泊的水产养殖池塘以及分布于苗圃地和农田间的池塘;由于湖水水位上下波动,湖泊沿岸的莎草沼泽C和芦苇沼泽D之间存在动态变化。此外,剩余的莎草沼泽将继续向外排水,进行图中由C向A的转变过程;一些区域的演变进程因人工修剪、清理和喷洒农药出现倒退现象,生态系统模型通过E指向F及K的箭头连接表明了该退化过程;人工种植的松树林有向阔叶林转变的明显趋势,图2中I指向H的箭头表明该演变过程。

图2 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模型

注:图中箭头表示生态系统从一种类型向另一种类型转变的演变过程。

3 讨论及建议

3.1 仙山湖湿地保护管理现状及区划建议

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前身是泗安水库,始建于上世纪六十年代,2006 年建立仙山湖省级湿地公园,2009年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2015年通过国家林业局验收,正式成为“国家湿地公园”。根据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仅有3.9%的原有湿地得以保留,其余均为人工湿地。湿地公园按规划实施分级分类保护,区域内划分芦苇荡、白鹭岛、水上柳林、湖西浅滩区、湖东沼泽地等6个保护小区,以保护原生态的生物栖息地。同时保持重点特色植物(如芦苇、柳树)的自然状态,从而为鸟类、哺乳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等生物提供栖息、觅食场所。湿地保育区除科研监测、栖息地恢复以外,禁止一切人为活动,以维护湿地生态系统的完整性。

提高残存自然湿地的空间分布、面积并加强全面保护,确定湿地恢复区域,建议在湖泊或河流沿岸区域种植或保留10米宽植被带,在池塘沿岸种植或保留至少5米宽植被带,禁止湖泊周边土地开垦,提高生态系统吸收过量水资源的能力,从而提高抵抗特大洪水风险的能力;在岛屿等区域为鸟类提供原生态的筑巢环境,设立禁止进入区域,为鸟类创造不受人为干扰的栖息地;针对当地渔业活动及其对仙山湖生湿地态环境产生的影响,制定可持续性发展的捕捞标准。

3.2 仙山湖湿地生态旅游建议

鉴于目前仙山湖湿地资源利用现状,在湿地公园开展生态旅游逐步替代农业、渔业等生产经营活动。对公园管理结构进行实质性改革,加强对当地利益相关方实际性管理,改变现有经济收入模式。在湿地公园开展具有当地特色的农业生产活动,如生态水果园、生态蔬菜园等,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量,从而降低富含营养物质和污染物的水体排入湖泊。适当开展观鸟和摄影等休闲活动,可围绕自然沿岸森林、芦苇沼泽等天然湿地设计游船路线,让游客从远处观赏残存的莎草沼泽和其间栖息的鸟类。同时,根据生态系统评估的生态学知识确定“边界变化程度”,从而确定仙山湖生态系统对旅游业发展的承受能力,进一步控制旅客容量,从而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完善湿地生态系统的管理。

3.3 仙山湖湿地科普宣教建议

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和湿地科普宣教是相辅相成的。通过生物多样性保护配以相关信息展示,科普宣教将发挥巨大潜在作用。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的科普宣教活动应分为三个层次。一是针对游客开设较为休闲的科普宣教活动,寓教于乐地宣传湿地保护知识。二是针对当地群众开设关于湿地公园资源保护的培训课程。培训内容应涵盖生态系统构成、现状和服务功能等,鼓励当地群众参与可持续生态管理,从而帮助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持本土特色。三是进一步加强科研管理队伍。湿地公园管理部门可以与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建立长期的技术合作关系,长期开展仙山湖区域土壤、水、空气、生物多样性等监测活动,积极探索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资源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最佳模式,为合理进行湿地资源保护和有效管理提供科学依据,较好地解决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保护和管理中面临的各种难题[2]。

[1] 王立龙, 陆林. 湿地公园研究体系构建[J]. 生态学报, 2011, 31(17) : 5081- 5095.

[2] 张华, 傅宇, 朱培, 等. 长兴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资源及其保护研究[J]. 华东森林经理, 2014,28(4): 44- 47.

[3] 姚贤林, 严小宝. 浙江长兴仙山湖湿地公园现状分析、景点规划与形象策划[J]. 华东森林经理, 2009,23(3): 57- 60.

[4] 张华, 李贺鹏, 岳春雷, 等. 仙山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J]. 广东林业科技, 2015,31(5): 57- 60.

[5] 张华, 李贺鹏, 王泳, 等. 仙山湖湿地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特征与生态风险评价[J]. 浙江林业科技, 2016, 36(6):15-23.

2017-05-27

蒋敏(1982-),女,浙江长兴人,助理工程师,从事湿地宣传教育工作。

S718.55+1

B

1004-7743(2017)03-0042-04

猜你喜欢
仙山公园国家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仙山福洞
崆峒山:仙山作舟云似海
在公园里玩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银装素裹九仙山
把国家“租”出去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