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道政
“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是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时提出的要求。这一论述,将民生建设与经济建设放到同一高度、提出同样标准,体现了民生工作的“经济观”和“发展标尺”,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指导性。
长期以来,发展比较协调、比较均衡被外界认为是江苏一大特色。但是对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民生工作中还有不少短板和不足。思想观念上,经济建设与民生建设不同位,“民生就是花钱”“先做蛋糕再分蛋糕”的认识还存在。发展水平上,民生领域与经济领域不同步,富民步伐需要加快。工作能力上,抓民生与抓经济不同级,有的干部谈产业升级、科技创新头头是道,而对社会建设、民生问题却办法不多。抓经济与抓民生,有内在共性和一致性,经济工作的一些理念、思路、方法,同样适用于民生建设。
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谋划经济发展需要明大势、看大局,但经济工作必须细化、项目化、具体化。抓民生工作也是如此。大的方向、总的要求必须清晰,要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牢固树立大民生观,从制度化、长效化的角度,保障好底线民生、基本民生和质量民生。同时,群众最直接、最现实,更关心政府做了什么、解决了什么具体的事。因此,要对照“8个更”的标准,在文化教育、就业收入、社保医疗、住房环境等方面,突出问题导向,拿出实打实的举措。近年来,江苏坚持每年兴办一批實事工程,今年省委又在全省开展“大走访”活动,把工作做到“神经末梢”。
要算总账、更要算细账。算投入与产出、成本与收益是经济工作的基本分析法。民生工作也要算账,只是站位不同,算法各异。在区域发展上,经济总量、结构比例、投资收益等宏观指标固然很重要,但就财政收入、企业利润、居民收入“三个口袋”而言,老百姓更关心甚至是只关心后者。一些地方搞数字经济、水分经济,居民收入被增长、被平均,老百姓自然不会领情、不会认账。具体到居民收入,涉及到进账、支出,涉及到直接收入、社会福利等。近五年全省人均收入增速达8.2%,这些数字是不低的,但是群众在居住、教育、医疗等方面的支出压力比较大,增收的实感、质感不强。要通过深化改革,聚焦民生痛点和难点,进一步优化支出方向、结构和重点。
存量优做、增量新做。当前,产业、科技领域正迎来新一轮革命,很多方面看似大势所至,实则可能是未来已来。经济结构正在深刻调整,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行为方式也在深刻变化。创新、升级、改革,这些要求既是对经济工作讲的,同样是对民生工作讲的。一方面,要用好找结合点这个传统方法,在经济发展和民生改善的结合处发力,例如通过抓现代基础设施体系,既创造就业机会,也为长远发展夯实根基,使经济增长更温暖、更包容、更有人情味。另一方面,要及时捕捉民生升级趋势,注重新信息技术的开发运用,推进民生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加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有效供给,更好满足民生新期待新需求。
重决策过程、更重实际成果。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针对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重点领域重点问题,不断加大惠民力度。如出台富民增收“33条”、实施生态建设“263”行动计划、制定全国首份基层基本公共服务功能配置标准等。应该说,政策含金量都很高,但落不落得细、结果实不实,才最为关键。这就需要像落实经济指标那样抓民生工程,做到事前有目标、有谋划,工作中有分工、有责任、有抓手,事后有督查、可考核、可追溯。民生工作很多方面并不显山露水、立竿见影,应引入以民生社会为主的考核体系,不断强化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价值导向、政绩导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