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唐
通过分析现阶段校企合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拥有烹饪专业的职业院校应当加强和国际大型企业合作,并提出校企合作理论模型。在该模型实践中,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健全跟踪与反馈机制,旨在为该专业的校企合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建议。
烹饪专业校企合作国际化大型外企合作理论模型近3年,餐饮业处在转型的阵痛期,根据2016年上半年餐饮行业运行报告,2016年发展情况喜忧参半,虽然持续增长,但是较2015年同期稍有回落。在这个餐饮业的特殊时期,对于职业院校的烹饪专业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做好校企合作,为餐饮行业输送更能适应企业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本文将对烹饪、餐饮管理专业校企合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概括性的分析,为烹饪和餐饮管理专业的校企合作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建议。
一、烹饪专业校企合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一)重视短期利益,缺乏长远规划和深度合作
现阶段大部分学校和企业的合作停留在“学校招生,企业提供实习岗位”的模式,签订合作协议之后,校企双方缺乏能够进行长远的合作规划,没有设定中长期合作目标和详细的短期合作计划。在合作过程中,双方的沟通也仅仅局限于“招生时企业来面试”“学期中企业偶尔来座谈”等学校和企业双方的交流和沟通,校企双方合作沟通方式缺乏计划性,没有形成全面的合作交流机制。甚至出现企业为了解决短期的用人问题或者院校只是为了短期的招生难问题而进行的校企合作,最后导致学生成了低层次的打工人员,企业成了学校转嫁办学成本的对象,这样的合作机制是不健康的、不利于促进校企合作长远发展的。
(二)企业与院校合作的动力不足
在合作前期,虽然企业可能会在“赞助招生”“建设实训室”方面做一部分投资,但是也有一部分的企业过分追求利益最大化,在人才培养方面投资力度小,投入缺乏持续性和连贯性。随着合作的进行,企业会发现学生在实习的时候存在很多管理上的问题,主要表现为岗位适应能力差、工伤风险系数大、劳动产出值低等;由于实习生身份特殊,不完全属于企业员工,企业不愿意过多承担风险。实习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会成为校企合作关系破裂的导火索,如发生工伤事故。
二、烹饪专业校企合作国际化
(一)国际大型餐饮企业有着先进的理念和成熟的培训体制
国际大型餐饮企业走在行业的前沿,在某种程度上,这些大型国际企业能够作为国内烹饪专业的标杆,每一个著名国际大型企业的理念都可以进行细致的研究,我们都能够从中得到很多。大型外企往往注重人才的培养和储备,经过长期的发展形成了先进和成熟的员工培训体制和培训课程,并且为员工制定职业生涯计划。例如,法国索迪斯集团的索迪斯管理学院,百胜集团的“百胜领军人物养成计划”等,这些培训体制值得国内职业院校去研究和学习。
(二)国外一流烹饪学院与国际大企业的校企合作理念和模式值得借鉴
目前的校企合作研究中很多是针对合作模式,体制机制的研究,当我们深入发掘校企合作,特别是校企合作案例时,国外一流烹饪学院与国际大型企业的校企合作理念、模式和计划实施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和借鉴。法国索迪斯集团于2011年设立“中国未来领导人才”计划,与法国昂热大学旅游学院合作,培养优秀餐饮管理人才,至今已经5年时间。
(三)关注团餐的兴起和发展前景,看到国内外团餐行业的差距,为校企合作提供新的思路
在2012年中央出台“八项规定”后,餐饮业35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团餐行业却一路高歌猛进。然而,国外发达公家的团餐行业发展较为成熟,我国团餐总体上仍处于成长培育阶段,与大众不断增长和提升的服务需求仍有一定差距,与国际领先的团餐企业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快速的发展也带来团餐企业对人才的高需求。但与之相悖的是,烹饪职业院校主要和星级酒店、社会餐饮企业合作较多,和团餐企业的合作较少。因此,院校也可选择和国际化的团餐企业合作,拓宽了合作思路,开辟了新的合作领域。
三、烹饪专业校企合作国际化建议
烹饪专业校企合作国际化建议针对目前校企合作中合作缺乏規划、不够深入、没有覆盖各个角色的问题,我们将校企合作中所涉及到的角色剖析为:政府、学校、企业、学生、教师、家长、企业导师和社会其他机构,根据各方面的关系和合作之中各个角色的职责,形成如下合作理论模型。
该合作理论模型遵从以下几个原则:
以学生为中心,多方共同合作,旨在培养高技能、高素质、适应社会需求和企业岗位的烹饪人才。
(一)“政府—学校—企业“合作方面
政府方面加快推进校企合作的政策法规的建立健全,形成政策导向、评价体系、监督机制、激励机制,在宏观层面上促进校企合作的发展。
(二)“学校—企业—教师”合作方面
1.学校方面加强产学研模式的建设
《江苏省徐州技师学院“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年)》中提出“一系一公司”的建设任务,学院鼓励每个二级学院成立实体公司,加快产学研建设,转化研究成果。徐州技师学院商贸旅游学院成立了徐州徐技彭祖文化产业发展有限公司,下设“聚香园”和“乐朋咖啡”两个实体店,并计划下一步建设大型餐饮实体店项目。学院实体公司的建立,产学研建设步伐的加快,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学院的教学水平,同时也为校企合作中学生实训提供更完善、更接近实战的条件。
2.校企共同制定培养计划
根据企业岗位职业标准、综合素质、企业文化、基本文化知识要求四个层次,理论课、实训课、素质文化课三个方面制定培养计划;培养计划经过初稿、二稿、终稿三次校企研讨,确保培养计划制定更有针对性,更贴合实际、符合企业需求。
3.教师到企业学习计划
每年寒暑假,学院选派专业教师到企业进行短期的学习,寒假为1周,暑期为1个月,学习期间学校和企业双方向教师做发放津贴。学习课程和岗位与教师的专业、学生的培养计划相关;另外,实习教师还负责和同期在企业实习的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上进行沟通和指导。实习教师需要在实习结束写完整详细的实习报告,回到学院后做成PPT向教研室其他老师和学生进行汇报;对于带着研究任务的实习,教师需要撰写论文。
(三)“企业—学生—学校”合作方面
1.制定年度“学生—企业领导”见面座谈计划
每年安排一次专业学生和企业相关负责人(营运总监、HR总监,甚至更高层领导)见面座谈,学生听取企业负责人讲解企业发展现状和规划,企业负责人听取学生对项目、学习和实习的意见,提高学生的归属感的同时,也使企业领导更直接的了解学生的意见和想法。
2.学期企业、学校、学生三方学期总结座谈会,听取学生反馈
每学期期末,企业项目负责人到学校和学校项目负责人、班主任、学院负责领导一同开展学习总结座谈会,从课堂教学、班级管理、企业实习、项目建议四个方面听取学生对校企合作项目的意见和建议。反馈意见将被带到年度回顾论坛中讨论,用于完善和改进下一年的合作计划。
(四)“企业导师—学生”方面合作
1.引入企业专家到学校上部分课程
在制定培养计划的过程中,实习和企业文化方面的课程,学校计划引入企业专家到学校直接授课或实习期间由学生到企业上课。
2.企业导师对学生实习期间跟踪辅导
学生实习期间,企业须安排一名企业导师对各个学生进行了解、跟踪、指导,帮助学生改进自身缺点,提高技能和综合素养;学生实习结束需要填写实习报告,由企业导师根据报告和平时表现综合打分。
(五)“教师—学生”方面合作
1.符合企业的项目教学计划
教师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应该严格按照校企共同制定的培养计划进行制定和编写,学校教务科、学校方面项目负责人、教研室主任在学期初对教师制定的教学计划和大纲进行研讨;经过批复的教学计划留档,一式两份,学校和企业各留档一份。企业项目负责人有权对教学计划、大纲和教案进行调研,有权对调研结果提出意见和建议。
2.在学生实习期间实行跟踪辅导
学生在实习期间,学校项目负责老师对学生的实习进行定期跟踪,学校每月选派一名老师到实习项目和学生面对面沟通了解实习和生活情况,协助解决学生遇到的难题,做好实习生档案记录。
(六)“家长—学校—企业”方面合作
1.签订三个协议
学校、企业和家长之间需要签订三个协议:
(1)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协议:规定合作市场,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学生的实习和工作安排等,每三年一签。
(2)学校和家长之间的协议:要求家长配合完成学校的教学任务,学校也必须积极完成教学的义务,特别是在实习上家长应该尽量配合学校和企业分配的实习点,在学校层面保障校企合作的顺利进行。
(3)企业和学生(家长)之间的协议:该协议由学生、家长共同和企业签署,规定企业在实习期间应当给学生提供的生活条件、薪资报酬和实习岗位,学生在实习期间应当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服从管理,同时也要求家长配合企业完成实习任务。
2.学期学校家长会计划
每学期初由班主任和项目负责老师一起,召开家长会,汇报学期学生管理和教学工作情况,分发上学期成绩单,征集家长意见和建议;班会写成总结报告留档。
制定年度家长—学生—教师到企业参观计划。组织新生家长和学生,在企业和学校双方项目负责人的带领下,到企业参观,加深学生和家长对合作项目及公司的认识,增强双方的信任度,增加学生的归属感。
四、总结
本文首先对烹饪专业的校企合作的现状和存在问题做了浅析,针对校企合作不够深入,企业合作动力不足和职业院校人才培养适应企业需求能力不強的三个问题,提出烹饪专业校企合作国际化的发展方向与校企合作理论模式。建议拥有烹饪专业的院校向大型外企学习,更新理念;建议校企全面覆盖合作过程中所涉及的各个角色,形成有效的沟通和跟踪机制,拒绝单方面的活动,提倡多方、全面联动。
参考文献:
[1]世界中餐业联合会.2016上半年餐饮业运行报告:全国餐饮收入增长11.2%[J].中国连锁,2016,(08):76-78.
[2]潘海生,王世斌,龙德毅.中国高职教育校企合作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3,(03):143-148.
[3]李子晨.2015年团餐整体强势回稳[N].国际商报,2016-5-12(A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