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2017-09-14 07:28李杨周伟辉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政治思想大学生

李杨++周伟辉

网络文化的发展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了挑战与机遇。网络文化是基于传统文化与网络技术而形成的新型文化体。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颠覆性、传播性、凝聚性等特性。高校可从立体化网络环境、体系化网络课堂、新媒体网络趋势、虚拟与现实结合等途径入手,增强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高校网络文化思想政治教育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信息技术与文化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客观环境。而网络文化,作为信息技术与文化的重要组成,深深影响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网络文化对思想政治教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它能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同时也是思想政治教育难以把握的新鲜事物。因此,网络文化下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去探究。而如何突显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旨、如何发挥途径的有效性,则尤其重要。

一、网络文化的内涵

网络文化是网民依靠计算机技术,在网络空间进行交往沟通而形成的新型文化形式,是主客体在网络世界相互作用的产物。网络文化的内涵,在不同角度下有不同的解读。吴满意认为学界对网络文化的界定主要有“技术说”“文化说”“系统说”。

“技术说”认为网络文化是基于传统文化,并借助网络技术所开展的教育、政治、经济等社会文化的总称,突出网络文化区别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技术。“文化说”认为网络文化是基于网络技术,所开展的教育、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所产生的崭新文化,突出网络文化区别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新文化。“系统说”认为,网络文化不单单是传统文化的技术化,也不单单是新技术衍生的新文化,其区别于传统文化的核心包括物质属性、精神价值和制度规范。物质属性是网络技术本身,精神价值是网络世界中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沟通及其中产出的文学、艺术等所表达的价值取向与价值追求,制度规范是网络世界发展导致人们生活习惯的变革所累积的行为规范、制度保障与发展规律等。

每一种学说的解读都是合理的,体现网络文化的包罗万象,但同时也都是片面的。网络文化的内涵应该涵盖三种学说的精髓。我们认为,网络文化是基于传统文化与网络技术,在改变人们生活习惯的同时,进而改变教育、政治、经济等社会活动,并最终形成自身独有的物质属性、精神价值与制度规范的新型文化。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涵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阶级、社会或群体按照社会发展需求和人全面发展的需要,用社会主流意识形态、道德规范、思想观念,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提高社会整体文明程度和个人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实践活动。从本质上看,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核心价值观教育,是一定的社会或社会群体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核心价值观,促使教育对象把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教育实践活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主要是大学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基于社会发展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立足人才培养的目标,协同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等的教育实践活动。中共中央、国务院2004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民族精神教育,公民道德教育,素质教育。以上即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也是我们研究的重点。

三、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特性

网络文化作为系统而整体的文化体,有其教育和引导功能,继而體现它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网络文化作为当前大学生日常生活的重要部分,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与研究,显得非常重要。结合两者内涵,网络文化下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基于社会发展对于学生全面发展的要求,充分运用包含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等在内的网络技术,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融入网络行为、网络价值、网络制度、网络平台及网络活动等,进而提升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等的教育实践活动。

网络文化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便利性的同时,也因网络世界的良莠不齐等给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不小挑战。但网络文化作为当前和未来社会的重要组成,必将成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也体现了它独有或特殊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1.颠覆性

网络文化颠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使思想政治教育借由网络技术并通过网站、论坛、视频等,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互动性与新颖性等。网络文化颠覆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间与空间,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受时间限制,扩大了教师和学生的自主性,亦使思想政治教育不受空间限制,增强了师生间的交流机会也连结了跨区域的教育资源与条件,进而推动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化。

2.传播性

信息时代发展迅速,快速也是网络文化的重要标签。得益于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平台的搭建、网络氛围的形成以及网络世界受众的全覆盖,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传播能力大大增强。无论是信息传播的速度、信息传播的效果,还是传播内容的趣味性与可读性,都因网络变得异常轻松和简单。

3.凝聚性

网络已然是生活的一部分。而网络越是难以割裂,网络文化就越具备凝聚性。网络文化可以在较短时间将较大范围的人们因为共同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而紧紧凝聚在一起。这便使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凝聚性大大增强。同时,网络文化因其轻松的交流环境、虚拟的交流平台、开放的交流空间以及便捷的交友方式,使教育具有调节人际关系、调节心理矛盾、陶冶个人情操等功能,进而提高了凝聚性。

同时,网络文化要体现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必然要具备政治性、引导性与德育性等。从政治性看,政治方向明确是最大保障,也是其能否发挥效用的关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当是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从引导性看,要使网络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在行为习惯、内在精神、价值追求等方面保持一致。从德育性看,要体现社会对于道德规范和文化素质的要求,要体现高校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要求,要具备预防和纠正失范行为和习惯的功能。endprint

四、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发挥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必须建立在保障理想信念的主旋律、意识形态的主阵地、德育工作的主导地位、天朗气清的网络空间、协同联动的网络管理、德才兼备的工作队伍等基础上。结合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特性,可从以下方面入手增强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1.打造立体化网络育人环境

网络文化发展到今天,已有多种多样的展现方式。要充分实现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需要高校基于自身实际打造立体化的网络育人环境,让网络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相匹配。具体包括:做好主流网站、门户网站、新闻宣传网站、学生工作网站、一站式校务服务网等网络平台建设,办好思想政治教育主平台;适时跟进核心价值观、“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双一流建设、诚实守信等专题网站建设,做好思想政治教育专题性教育;建设好教务网、学生素质评价网、学习资源分享网等与学生学业发展相关的事务性网站,主动融入思想政治教育;有选择地建设师生互动网络社区、师生博客、官方微博、官方微信等,跟上网络技术与文化的发展步伐,保障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常青”。

2.完善体系化网络育人课堂

课堂作为大学生接受教育的主要阵地,是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网络文化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变革的技术和手段,也营造了网络课堂体系中学习与交流的良好氛围。网络育人课堂的建设与完善,除了运用好计算机技术与多媒体技术做好网络课件外,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做好慕课与微课堂,将助推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浙江大学2016年打造了新生养成教育MOOC课程,包含校史校情、学业支持、心理健康、生涯发展、系统保障五大维度,通过网络课堂引导新生树立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主学习的意识以及养成良好的认知、思维、学习和行为习惯,充分发挥了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3.把握新媒体网络育人趋势

网络技术的发展变革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而网络技术与文化的变化是迅速的,因此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跟上网络技术与文化的变化。当前,网民的网络习惯已经更多地从电脑转向了手机、平板等,至少手机、平板等已然成为网络文化的新载体。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也应充分利用手机等媒介的特性,主动开发手机端的应用程序或结合已经流行的应用程序如微信等,开拓和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4.注重虛拟与现实的紧密结合

网络文化的发展并不代表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弱化,同时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需要传统文化的融入才能更好的发挥,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因此,虚拟与现实的结合是增强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重要途径。虚拟与现实的结合、线上与线下的结合、网络与传统的结合,发挥着1+1大于2的叠加效应。高校线下活动通过结合线上能大大增强宣传的效果,线上活动通过结合线下更能体现真实性,使本身源于现实生活的事物又回归现实,从而使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融入大学生的生活。

网络文化作为新型文化体,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丰沃土壤。无论是网络文化的物质属性、精神价值还是制度规范,都有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一面。高校从自身现实入手,把握网络文化的内涵,围绕网络技术、网络价值、网络规范,建构适合青年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必能走出一条适合时代、易于接受、效果明显的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路。当然,网络文化的日新月异是它的鲜明特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需要不断学习,不断完善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途径。

参考文献:

[1]李礼.网络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及实现方法[J].福建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6,(01):102-109.

[2]吴满意,王欣玥.国内学界网络文化问题研究状况述评[J].电子科技大学学报,2016,(02):33-38.

[3]罗仲尤.思想政治教育属性研究[D].湖南大学,2014.

[4]张苗苗.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是核心价值观教育[J].教学与研究,2014,(10):90-96.endprint

猜你喜欢
政治思想大学生
办公室政治
第1课夏商周政治制度教案
大学生就业趋势
大学生“双创”进行时
我得了一种叫手痒的病
暑假调查 45%的大学生仅给自己放十天假
极限思想在立体几何中的应用
讲政治要防止几个误区
党中央给大学生留下啥印象?
一次函数中折射的重要思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