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
以德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素质教育是我国当今教育改革与发展方向。现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留守儿童、单亲家庭的孩子与日俱增,孩子出现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缺乏爱心和集体荣誉感等,这是教育面临的一个新的问题,可见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德育是对学生進行素质教育的重点内容之一。在美术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而且还要对学生进行形式多样的德育教育。在美术教学中时时渗透德育,能让孩子们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还能切实提高学生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小学美术教学德育民族自豪感《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中指出:“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创造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完善人格。”因此,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美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以提高学生的审美素质,同时还要利用美术学科本身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灵活多样的德育渗透,努力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在新课改的实施中,对每位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要求,那么如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有效的进行德育教育,下面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来谈几点看法。
一、在美术欣赏中进行德育教育
美术教材每册都有欣赏课,因此,美术欣赏是美术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教材中设置了许多优秀的摄影、绘画、工艺作品,这些作品都涉及古今中外精华。小学美术课中,欣赏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欣赏优秀的美术作品,激发儿童的艺术兴趣,使儿童初步了解美术的视觉语言和表现方法,初步掌握一定的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审美能力,培养高尚的审美情操,扩大学生艺术视野。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应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有目的的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珍爱今天的美好生活。
1.培养学生的爱国思想
美术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美术欣赏课是为了“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开阔学生的文化艺术视野,提高艺术修养,陶冶情操。使之树立正确的审美观,促进其全面发展。”纵观小学美术教材,许多作品包含德育元素,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合理利用、精心引导,深入挖掘,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美术作品欣赏课上,展示一些名家作品,适当介绍画家的故事,介绍他们爱国行为,民族精神,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美术知识,而且能激发学生对人民艺术家的敬仰和爱戴,进而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情感的熏陶,利用欣赏作品的时机,可以有意识的向学生们讲述那些美术家的故事,如在欣赏徐悲鸿的作品《马》时,首先给同学们介绍了徐悲鸿的故事,徐悲鸿不仅是一位杰出的画家,而且是一位伟大的爱国艺术家,曾毫不屈服于日寇的威逼,不为民族的敌人作画,这幅作品就表现了画家在民族危难之际不屈不挠的精神和奋力抗争的气概。齐白石老人画《虾》,运用墨色的浓、淡、干、湿变化与简练的笔法相结合,把虾在水中畅游表现的及其传神。学生们在欣赏的同时,更想了解齐白石老人传奇的故事,他的爱国情感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
2.培养学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我国有56个民族,历史悠久,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如教学欣赏《建筑艺术的美》一课,让学生了解位于安徽黄山西南的世界文化遗产——宏村,它是一座严谨规划的古村落,村内外人工水系的规划设计相当精致巧妙。蓝天、白云、游人、建筑、倒影浑然一体,美轮美奂;故宫建筑雄伟壮丽、庄严和谐,从对称的布局、精致的装饰、华丽的色彩等方面进行欣赏,从中让学生感受中华民族的聪明才智,从而在美术教学中完成对学生的民族自豪感的培养。我在上《剪纸》《发现老房子的美》时,带领学生参观本地民俗馆,让孩子们欣赏剪纸作品、砖雕作品、葫芦雕刻作品和泥塑作品,向民间艺人学习剪纸、雕刻和泥塑,让他们积极参与到学习传统民间文化中去,学生们不但学会了剪纸和泥塑的基本技法,更重要的是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中国民间美术的优秀传统,真正把发扬民族传统精神、经扬民族传统文化落到实处,同时孩子们也感受到中华民族的伟大。
3.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境问题是目前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美术教师要在大量的美术欣赏教学中发掘出其中所蕴含的丰富环保教育因素。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通过多媒体课件欣赏各种图片、艺术作品,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审美能力。在观察、欣赏的过程中加入对图片中动物的生存状态的关怀,引发学生对人类生活环境现状的忧虑和对野生稀有动物的强烈爱心,从而对环保问题倍加关注,达到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的目的。以“我们只有一个地球”为主题环保美术创作活动为例,可以向学生介绍一些自然奇观和环保知识,使他们明确创作目的。注意启发学生用画笔描绘地球长期以来遭受各种各样的磨难,乱伐树木、水土流失、泉水枯竭、土地沙漠化、沙尘漫天,工业污水流入江河湖海、碧水蓝天饱受污染,发出拯救地球的呼声,指导学生创作环保绘画作品,构建一种与大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类新风尚。
二、在手工艺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小学美术手工技能教学是小学美术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小学美术教学中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手工制作,能激进学生的创作欲望。如果学生能把一件普通的废品通过自己的创作,变成一件艺术品,就会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他就会时刻关注生活,创造美。我在教学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第九课《神秘的礼盒》时,我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同学们,你们在生日、节日、纪念日等情况下收到过什么礼物吗?让学生们说说收到礼物的感受,同时引导学生们思考,节日来临或在你的亲人、朋友过生日的时候,你想送给朋友、亲人什么礼物呢?想为他们设计一个精美的礼物吗?最后引导学生小组合作,利用废旧材料的形状等特征设计制作礼盒,并加以装饰,体会变废为宝的神奇过程。通过亲手制作的礼盒,表达美好心愿和祝福,传递亲情和友情。
三、在美术课外活动中进行德育教育
在学校的美术活动中,美术教师可以在每学期利用节日、纪念日等组织学生参加“爱家乡”“颂祖国”“展望未来”“法律法规的宣传”等为主题的美术、书法等课外展览活动。通过有意义、有主题的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发展个性专长。对作品有创意的学生,及时给予鼓励;对组织效果好的班级给予奖励,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我校每年在牡丹盛开的季节,组织学生到家乡三十里牡丹长廊观光写生,感受家乡的新变化,参加艺术节学生优秀作品展,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美育与德育相辅相成,美术教师要高度重视,充分挖掘美术教材的德育因素,巧妙地将德育渗透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使孩子们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既得到美术知识和技能的提高,又受到高尚情操的熏陶,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因此美术教师在不断的探索创新中总结更好的教育教学方法,发挥美育的德育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培养合格的创新人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