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构建个案探究

2017-09-14 10:53贺立明雷倩王海红龙伟清
中国校外教育(上旬) 2017年13期
关键词:双峰问卷校本

贺立明++雷倩++王海红++龙伟清

通过调查娄底市双峰县第七中学27名教师和三个年级130名学生探究了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校本化构建。结果发现:该校依据本校情况和特色制定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初步进行了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校本化构建。针对高中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校本化构建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

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构建一、问题提出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深入实施将促进人才培养方式的转变,优化学校整体工作,彰显学校办学特色,提升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是指通过描述普通高中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的学习相关行为和表现,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综合实践活动以及日常表现,对学生的素质进行全面、客观、公正的评价。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实施,是指普通高中学校根据自身性质、特点和条件,将国家政策层面上规划和设计的综合素质评价进行校本化处理,使综合素质评价在学校生活中常态化实施。现有研究发现,目前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实施存在如下问题:评价内容不够科学合理;重视结果性评价,不太重视过程性评价;综合素质评价的结果得不到充分利用等。同时,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如何校本化实施,研究较少。本研究以娄底市双峰县第七中学(简称双峰七中)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构建情况为例,探究湖南地区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构建问题。双峰七中是娄底市一所公办重点高级中学,学校现有教学班32个,在校学生2200多人,教职员工138人。生源主要来自双峰县各乡镇。该校曾获得该县“2015年高考质量均衡发展评价一等奖”。2015、2016年该校高考二本及以上上线率分别为38.9%、47.23%。选取该校作为湖南省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构建情况的个案研究对象,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二、研究方法和过程

在查阅了双峰七中相关政策文件、学校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材料,访谈了解学校实施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流程和步骤的基础上,采用开放式问卷(分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调查了该校教师和学生。教师包括学校领导及高一、高二、高三年级的班主任,学生有三个班,高一到高三各抽一个班。教师问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教师基本信息,包括性别、年龄、教龄、职称、学历、职务、任教年级以及任教科目等;(2)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基本情况;(3)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的使用情况;(4)学校实施综合素质评价存在的困难及建议。学生问卷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学生基本信息,包括年级、性别等;(2)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的基本情况;(3)对综合素质评价的看法;(4)喜欢参与的校内外活动;(5)对开展综合素质评价的意见及建议。问卷调查过程持续约20分钟。发放教师问卷30份,回收3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27份,有效率90%。27份教师问卷中,男教师15人,女教师12人;50岁以上1人,40-49岁18人,40岁以下8人;中学高级教师10人,中学一级教师15人,中学二级教师2人;硕士研究生学历1人,本科学历25人,专科学历1人;校级领导2人,教导主任及副教导主任2人,班主任13人,科任教师10人。发放学生问卷140份,回收140份,回收率100%,其中有效问卷130份,有效率92.86%。130份学生问卷中,高一44人(其中男生20人),高二41人(其中男生18人),高三45人(其中男生21人)。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1.教师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教师问卷结果为:(1)老师认为开展综合素质评价非常重要,但是不知如何开展;(2)学校仅在期末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家长没有参与评价;(3)该校的综合素质不太能真实反映学生的全面素质;(4)该校领导和老师认为综合素质评价有利于学校形成自己的特色;(5)该校领导和老师认为综合素质评价应该用于高校招生;(6)该校领导和教师认为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发展,选拔优秀学生,使学校办出特色以及促进教师的发展,而不是把学生分等;(7)该校领导和教师在开展综合素质评价遇到的困难有:①评价体系不完善,没有统一标准,难以落实到具体操作,流于形式;②教学任务压力大,评价消耗的精力太多,难以定期进行;③只注重成绩的观念根深蒂固。(8)该校领导和教师对开展综合素质的建议主要有:①按要求,按步骤认认真真搞综合素质评价;②在互评上多下功夫;③定期对学生进行评价,及时与学生探讨交流,期末再进行总评;④让家长参与综合素质评价。

2.学生调查结果与分析

学生问卷结果为:(1)学校仅在期末开展综合素质评价,并没有经常进行交流;(2)综合素质评价能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自己和反思自己;(3)综合素质评价只是一种形式,老师和家长更关注学习成绩;(4)学生认为综合素质评价的目的主要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是促进教师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选拔优秀学生;(5)学生喜欢参与的活动主要为:体育活动(47人,33.57%),文艺汇演(44人,31.43%),歌唱比赛(15人,10.71%),知识竞赛(7人,0.05%),其它(29人,20.71%)。

3.双峰七中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构建过程结果与分析

双峰七中依据教育部学生综合评价相关文件和精神结合本校情况制定了《双峰七中综合素質评价方案》,并以此方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实行主管副校长负责,教导主任督导,班主任执行的分层管理机制,实施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

(1)制定了相对具体、操作性强的三级评价体系

该校在认真总结反思的基础上,结合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和市县关于开展中学生养成教育文件精神以及学校制定的《双峰七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并依据该校的评价方案制订了《双峰七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量化表》。

该表对高中生综合素质的评价划分为五个“一级评价指标”,包括五个主要方面的评价内容:思想品德、养成教育、学习方面、运动与健康、美育与实践。每个“一级指标”包括多个“二级指标”,“二级指标”再细化为多个“三级指标”。思想品德评价的内容主要为热爱国家集体、遵纪守法;尊敬师长、团结互助;辨善恶、有公德;诚实守信、举止文明。养成教育包括文明礼仪、卫生习惯、环保意识和安全防护。学习方面分为学习态度、习惯和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涉及卫生保健习惯、体能素质、及运动技能。美育与实践分为美育知识、审美情趣和实践等。每个三级指标均包含若干考核评分细节,形成一个相对规范具体、操作性较强的“三级指标评价体系”。endprint

(2)采用了一定的评价方式

综合素质评价主要采取学生自评和师评的方式。其中教师评定由班主任评定,其他任课教师不参与评定。学生自评、教师评定采用百分制。其中思想品德占20分、养成教育占20分、学习方面占40分、运动与健康占10分、美育与实践10分。对五个方面的内容考核,按考核细则逐一打分,最后累计计算总分。其中学习方面由教师评定,学生不参与评定。总分85分及以上为优秀,75-84为良好,60-74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学期总评采用等级记录,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分别对应A、B、C、D四个等级。

(3)评价结果得到了一定的运用

在每个学期结束时,由班主任把综合素养评价量化表发给每位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平时上课生活情况在自评内容栏对自己打分,学生打完分后再收上来班主任根据学生情况打分。再根据老师评价的分数打等级。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主要用于:①等级为优秀的学生方可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干部,或享受各种奖学金。②等级评价为良好及以上的学生才有资格享受各种助学资助。③等级为不合格的学生,双峰七中学校管理层对其进行不定期的戒免谈话。屡教不改者学校将作纪律处分,并与毕业证的发放挂钩。④音、体、美学科期末考核不合格以及多次不参与各种有益于身心健康活动的学生,不能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和不能享受各种奖学金(因身体原因不能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除外)。⑤在本学期内发生重大违纪,受到学校纪律处分而处分又没有撤销的学生,不能评为三好学生、优秀干部和不能享受各种奖学金,也不能享受各种助学资助。班主任在给每位学生打好分数及等级后把本班同学的综合素养评价量化表装入档案袋,交由学校统一存放保管。

总地说来,该校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体系较完善,相关管理体系较健全;管理者、执行者分工明确。

四、存在问题

本研究发现该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校本化构建存在以下问题。

1.评价体系不清晰,难以落实到具体操作

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工作的难点是如何开展,特别是评价细则的制定问题。双峰七中在开展综合素质评价伊始虽然根据本校情况制定了评价细则,但该细则依旧比较笼统,评价体系不清晰具体。比如,“美育和实践”评价包括“学会发现美、欣赏美和珍惜美”,在具体实施中难以操作。又如,参加课外活动是综合素质要评价的一个内容,本研究发现学校开展的校内外活动包括体育活动、文艺汇演、唱歌比赛和知识竞赛。由于这些活动要求学生具备相关特长,部分学生这些活动均没有机会参与,因而其活动相关评价难以落实。

2.评价主体不全面

本研究发现双峰七中只采取学生自评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且教师评价只有班主任参与,评价主体不全面。家长和科任教师均没有参与评价,学生之间也缺乏互评。

3.评价过程不严谨

本研究发现,双峰七中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采取打分评等级制,只在每个学期期末进行一次,平时没有定期开展,平时生活学习中老师和学生没有记录学生的活动事件和突出表现等,评价过程严谨性不够。由于某些方面的评级等级设置的原因,导致评价结果的区分度不高,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不同学生个体的素质差异和个性特征。有些评价中的描述性语言比较模糊趋同,缺乏一定的区分度,必然会降低评价的激励作用和选拔的参考功能。此外,部分教师存在“走过场”等消极应付现象。同时,由于综合素质评价的定位模糊,导致高中综合素质评价过分强调评价结果的选拔与甄别功能,忽视评价过程带来的激励与改进功能。

4.评价结果没有得到充分利用

本研究发现双峰七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结果仅用来评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与奖学金。这可能是由于目前综合素质评价与高考制度、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等评价制度之间的关系不明晰,综合素质评价在整个评价体系中处于什么地位不明确,该担任何种角色不明等问题所致。即虽然高中学校开展了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评价结果却得不到充分利用。

五、建议

根据本研究结果,针对现有中学综合素质评价校本化构建存在的问题以及现有研究结果,建议如下:

1.完善评价体系

完善高中学校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时,要以国家或地方教育主管部门规定的基本评价项目为体系,让学生自主选择记录可以体现其人格特质、能力发展的具体典型性事件,以事件为标志记录学生成长,记录中要体现学生的学术能力和非学术能力。同时,需指明学术能力和非学术能力包括哪些维度,体现在哪些方面等。

2.丰富评价主体

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育人。坚持多元化的评价主体,即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开展多方位、广视角、多层级评价,有利于学生健康发展。要达到此目的,需采取学生互评与自评、教师评价、家长参与多途径评价。此外,如果把综合素质评价结果用于高校招生,高校为录取到契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人才培养目标的高素质人才,需专业招生人员对学生综合素质档案进行专家评价。评价主体为学生、教师、家长、专家相结合。

3.严格把关评价过程

高中生综合素质评价需结合阶段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学生高中三年学习生活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需贯穿始终,因而学校需定期开展评价,学生成长记录需及时有效。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的学科特点,以评价促进和巩固教学的效果。

4.重视评价结果的充分利用

评价结果除了用于学生评“三好学生”“优秀干部”以及奖学金等,还应该用来发现并培育学生的良好个性。此外,评价结果应作为高校招生一项重要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杜瑞军,洪成文.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的路径及挑战——教育家对话企业家微论坛纪要[J].中国高教研究,2015,(06):31-37.

[2]张远增.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实践的反思与对策[J].考试研究,2008,(10):27-28.

[3]程龙.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综合性的缺失及其矫正[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5,29:12-14.

[4]王洪席.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误读与澄清[J].中国教育学刊,2016,(03):65-67.

[5]殷文靖.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研究[D].河南大学,2012.

[6]刘丽群.综合素质,如何评价——我国普通高中综合素质评价四问[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7,(02):29-33.

[7]柳夕浪.综合素质评价:引导学生成为他自己[J].基礎教育论坛,2016,(15):61-63.

[8]罗祖兵.关于将高中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体系的思考[J].课程·教材·教法,2011,(12):17-22.endprint

猜你喜欢
双峰问卷校本
灵 山
高中地理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以闽江环境保护校本开发为例
建构基于校本的听评课新文化
价值导向的校本课程建设——以“兰质教育”校本课程为例
追求“四合” 洋溢“四味”——二十四节气语文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Artist Prints Charms of West Lake
问卷大调查
问卷你做主
双峰尖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