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永华
高中語文教育中进行传统文化的渗透,已经成为了新课改后的重要课题。结合工作经验并加以反思,对高中语文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高中语文传统文化素质教育传统文化是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我国文化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语言和文字作为交流的重要工具,是文化的核心载体,它是我国教育体系的基石,对其他学科的教育有着很大的影响。并且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素质有着重大意义。
一、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1.帮助学生了解本民族的文化历史
在学习高中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能够帮助学生养成健全的人格,优秀的传统道德修养,还能够帮助学生遵循着文化的发展史来了解我们民族,并通过文化来感受到我们先辈的伟大智慧和成就,见识我们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进而提升学生的爱国情怀。
2.促进学生发展综合素质
我国传统文化底蕴深厚,内涵丰富。在高中语文教学中渗入传统阅读进行理解分析,所以学生学习古文的意义和价值没能够得到实现,提高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鉴别能力也就难以实现。
二、如何在高中语文教育中实施传统文化的渗透
1.深入挖掘教材,丰富传统文化内涵
高中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都是精选的传统文化中的经典著作,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内涵,有着传统文化的伦理道德、民俗、建筑、饮食文化以及古人的思想价值观,人生观等精神品质。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关注学生这方面的意识与能力,并进行相关资料的补充以丰富传统文化教育。
2.调整课堂氛围,感悟传统文化精神
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在对学生进行传授知识的运用和语感的培养之外,还应当注重提高学生文化修养水平。所以,教师应当提供一个充满了文化意蕴氛围的课堂,提供相关资料,给学生一个韵味十足的世界,帮助学生体悟传统文化精神。
3.利用课外资源,弘扬传统文化精神
有许多有条件的城市可以带领学生去参观一些怀古景点,让学生感受更生动具体的传统文化。当然,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带领学生进行课外的朗诵,并将传统文化与道德实践结合,对学生的行为活动进行指导和规范,将传统文化精神发扬光大。
三、弘扬传统文化精神应当注意的问题
高中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的渗透是一项长期系统性的工程,需要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并能够丰富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内容,使语文教学不再单调枯燥,进而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提升鉴赏作品的水平和能力之外还能够培养学生高尚的品格和情操。
抵御社会不良冲击,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外来的文化思想不断地冲击着我们本土文化,导致很多人迷茫,甚至是产生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破坏和谐社会的氛围。而对学生通过语文教学来加强传统教育,使学生能够在传统文化的守护下养成美好的情感和健康的人格,并树立优秀的价值观、人生观,使学生能够抵御外界的冲击和诱惑,保持本心,健康成长。
四、以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为指导,以高中语文教科书为载体,以人为本,重在育德
高中语文课不是思想品德课,不是简单的说教课。高中语文课程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使学生受到优秀文化的熏陶,塑造热爱祖国和中华文明、献身人类进步事业的精神品格,形成健康美好的情感和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她是通过对诗词曲赋、神话故事、经典小说;古今中外乃至全世界的精神食粮的学习来培养对社会有用的四有新人。一个高学历高、智商高但品行不端的人不但不会造福于人类,反而会严重地危害社会。高中生传承中国传统美德永远比分数更重要。爱心大使丛飞健康的时候赞助过很多大学生,当他生病的时候很少有被他帮助过的人去关心他,甚至给他写信的被赞助人也很少。我们不希望当今高中生把享受别人的帮助当作理所当然!感恩与爱国才是理所当然、义不容辞的美德!人只要有一种美好的品德就可以立足社会,就可能获得成功!高中语文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以人为本,育人至上。引导学生培养拥有一种以上明显的美德;引导年轻人严格要求自己,树立远大理想,把“正身”“齐家”作为自己成长的过程,把“治国平天下”作为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让年轻的高中生成为有优良品质、中华美德、民族烙印、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的继往开来的新一代!
五、结语
总之,高中语文课堂应当作为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中优秀文化的前沿阵地,应当作为弘扬中华传统美德的桥头堡,把我们中华民族传承数千年的最优秀的仁义礼智信等传统美德,潜移默化到后一代人身上。如果每个年轻人身上都培育了中华美德,都能把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作为一种自觉的行为,并作为一种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把善良与勤劳、正义与公平等中华民族优秀美德作为当代高中生为人底线,心怀感恩与爱国责任,随时准备为社会多做贡献,那么和谐社会、美丽中国以及强国强军等中国梦就指日可待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