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丽
新课改为高中生受到更好的教育提供了机会,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于学生的教育工作给予了高度的重视。然而同时,高中生的德育工作却没得到重视,使现代高中生问题行为频频出现。高中政治课程作为辅导学生塑造其完善道德修养的一门学科,高中政治教师应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予以关注。对道德发展的理论进行详细的介绍,并谈了自己的一些思考。
高中生道德发展建议新课改开展以来,大部分学者将关注点放置在了学生的教育工作至上,而对学生的德育工作有所忽视。高中政治作为辅助学生塑造其道德的重要课程,高中的政治教师要对学生的道德发展予以高度的注意。为使高中生道德修养能够得到良好的塑造,笔者对科尔伯格的道德理论进行了细致的分析,并对现存的高中生品德问题做以论述。
一、科尔伯格道德发展理论
著名的心理学家科尔伯格使用伦理困境的故事,对人们在面临相似的伦理困境时如何证明自己的行为是正确的予以关注,根据研究的结果将个体的道德发展区分为六个逐渐递进的阶段,称为三水平六阶段,三种水平是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后习俗水平,六个阶段分别概括如下。科尔伯格认为,个体的每一个阶段都比前一个阶段对伦理困境的反应更为适当。
1.第一种水平——前习俗水平
前习俗水平的个体一般依据行为的直接后果来对伦理道德进行判断,这一水平的个体都纯粹的对自己表示关心,表现出一种利己主义的倾向,前习俗水平包括道德发展的第一和第二阶段。
在道德发展的第一阶段,个体只关注行为的直接后果和自身的利益;
在道德发展的第二阶段,个体坚持站在“对我有什么好处”的立场,将对自己有利的行为定义为正确的行为。这一阶段个体的观点常被视为道德相对主义。
2.第二种水平——习俗水平
青春期和成人的道德发展水平大都处于习俗水平这一高度。利用习俗进行推理的个体,会将进行道德判断的行为与社会上的观点和期望进行比较,习俗水平包括道德发展的第三和第四阶段。在道德发展的第三阶段,个体的自我进入社会,开始在社会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此时期的个体对他人的态度会予以关注,力求与社会角色保持和谐一致。
在道德发展的第四阶段,个体开始遵守法律和社会制度,认为这些规章对于维持社会的稳定运转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此时期的个体将过失视为一个重要的因素,因为它能够将好人与坏人进行区分。
3.第三种水平——后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又称为原则水平,此时期的个体逐渐从社会中“分离”出来,在一定程度上摆脱了规章的束缚,认为个体自己的观点应放在社会观点之前,后习俗水平包括道德发展的第五和第六阶段。
在道德发展的第五阶段,个体认为自己应该坚持自己的观点,将法律视为一种社会契约,而非固定的白纸黑字。
在道德发展的第六阶段,个体坚持自己的良心和原则的定向,认为是非判断是一种由个体依照普遍原则所建立的哲学。虽然科尔伯格坚持第六阶段的存在,但是他却很难找到一个能够长期处于第六阶段的个体,调查研究的结果也显示很少有人能够达到科尔伯格模型的第六阶段。
二、高中生思想品德发展的现状及解决建议
1.高中生道德发展的现状
时代的进步和发展,为现如今的高中生提供了形形色色的信息,有促进学生健康成长的,也有为学生道德发展产生消极影响的。现如今,我国高中生道德发展水平大都处于科尔伯格六阶段中的第二阶段,也就是前习俗水平,很多高中生在行为处事时将个人利益看得过重,过于关注自身的体会,而对于他人的感受则有所忽视。除了现阶段高中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偏低,高中生出现的问题也越来越广泛,曾经打架斗殴、言语辱骂等行为已然是高中生问题行为的全部,而现在,烟酒成瘾、网络成瘾、早恋等问题却在高中生群体中频频出现。笔者认为,这不进行德育的失败,更是教育的失败。
2.促进高中生道德发展的建议
为使高中生能够在塑造道德修养的这一关键时期受到正确的指引,高中政治教师要对高中生的道德发展予以高度的重视。对于高中生而言,教师的引导能够帮助他们养成正向积极的言行习惯,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能够利用这些好习惯使自身的道德修养得以完善。另外,高中政治教师可以利用一些能够对学生进行德育教学的社会活动如清除街头小广告、帮助交警指挥交通等,来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同时减轻高中生的学习压力,一举三得。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的德育发展与教育发展同样重要,高中生的德育教学与教育教学应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同等重视。为促使高中生在其塑造道德素养的关键阶段能够受到正确的指引,高中政治教师应不断地为学生提供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领下,获得更高的德育教学,塑造更完善的道德素养,达到更高的道德水平。
参考文献:
[1]冯纬世.高中生思想道德发展水平调查分析[J].思想理论教育,2011.
[2]王挺,肖三蓉,徐光兴.中学生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特点[J].教育學术,2012.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