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娜
在新课改的实施中,“减负增效”的教学目标正在推行。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进行分析,从而为推行“减负增效”的教学方法提出一些改进建议和措施。
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减负增效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
1.教学方法老旧。有些老师在教学时只是一味地强调诵、读、背,而忽略了对学生思维的引导。对于《科里亞的木匣》这篇课文,老师应该通过“科里亚为什么要把木匣埋在地下?”“他最后是怎样找到自己的木匣呢?”等这样的问题对学生进行思维引导,让他们充分理解这篇课文所讲述的内容。但是,有些老师在进行这篇课文的教学时,往往只是将它当作故事对待,仅仅是让学生们一遍一遍的诵读课文,自己读完之后同桌之间互相读,然后又全班一起读,甚至再一组一组的读……这样,读过来读过去只会使得学生对这篇课文产生疲劳感,没有兴趣认真去学习。对于必背的古诗词,语境、写作背景对于诗词的理解,都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而有些老师往往认为给学生讲这些东西也没有多大的用处,所以就让学生们将诗词抄两三次甚至于抄五六次进行记忆。而这种方法,不仅不能使得学生对这些诗词有深刻的印象,反而使得因加重学生的作业负担而导致学生对诗词学习的厌烦心理。
2.重结果轻过程,教学目标模糊不清。《盘古开天地》和《夸父逐日》这两篇神话故事主要体现出的是一种开天辟地、英勇的大无畏精神。这种精神才是课文所想要教授给学生的。而在语文教学中,很多老师忽略了这个重要的教学目标,对于这类对人有着积极引导作用的课文进行学习时,仅仅只是为了让学生粗浅的听一下故事,学会写更多的字。这种本末倒置的教学方法并不能对学生思维能力起到多大的帮助,他们认识事物的水平始终只会停留于表面。
二、“减负增效”的作用
1.提高教学质量,减轻教学压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摒弃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学模式。让学生通过积极讨论加强课文理解,提高学习效率。就《我不能失信》这篇课文进行探讨:宋庆龄为什么不跟父母去伯伯家?我们可以从她身上学到什么?通过小组互相之间的交流,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更能够使得他们受到这种崇高品质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教学总结的时候,老师只需要通过简单的语言进行总结而已。由此极大提高了学习效率,也减轻了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的负担和压力。
2.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学习积极性。通过“减负增效”的教学方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必再需要每天重复机械的进行抄写,而是通过贯通理解的方法进行学习。比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这篇课文时,老师可以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展现出瀑布的雄伟壮阔,让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然后,老师可以就此让学生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让学生们看一看自己和作者是不是有一样的体会。通过这样方式进行学习,不仅使得学生能够在对作者观点进行整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语言水平,更能够在愉悦放松的学习状态下加深对课文的印象,产生学习的主动性,提高积极性。
三、促进“减负增效”的措施
1.娱乐化教学,提高语文学习兴趣,实现心理“减负”。语文教学并不主要是以写为主,老师还可以将课文通过顺口溜或者让学生们进行话剧表演的形式展现出来。
2.提高课堂练习效率,化繁为简。拼音、汉字是语文学习的基础,所以很多老师喜欢让学生将课本中的生字生词在作业本上抄写几遍。但将字词从课文中脱离出来进行教学,往往不仅会增加老师的教学负担,同时还会使学生因需要一遍遍的抄写字词和拼音而只过手不加记忆。在教学时,老师可以将生字词融于课文之中,让学生全篇通读,然后注重生字生词的讲解,使学生加深印象,省去多次抄写的步骤。
3.督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善观察,勤思考。《燕子》《猫》《火烧云》……这些课文都是取材于生活之中。而这些到了作者的笔下都会变得异常生动。这是因为作者对这些事物能够进行细致入微的观察。所以在课堂教学时,老师可以就一个事物让学生进行观察,然后让他们进行小组讨论,完善和总结自己的观点。在他们自行完成课后的小练笔之后,老师可以让他们就他们的观察角度进行剖析,以此培养和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
4.将生活带入课堂,使课本形象化、具体化。陶金鸿的《秋天的雨》细腻绵密,在品读的过程中让人如沐细雨。生活中的雨在作者笔下竟有了如此魅力!所以在学习这篇课文的时候老师可以因循季节,让学生们在自我领略大自然、领略生活的基础上,感悟文章,让课本延续进生活,从而获得更加深刻的领会,提高课文学习的效率。
当今时代,必须以“减负增效”为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通过高效率的学习,才能够让学生们得到更多,收获更多。从而为学生们将来的学习生活养成良好的习惯,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魏筱伊.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增效减负的策略研究[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12,(05).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