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在水富”:小县办出大教育

2017-09-13 19:20孙顺莲
云南教育·视界 2017年11期
关键词:中学学校教育

孙顺莲

水富,1974年设区、1981年建县,总面积439.95平方千米,2016年末全县总人口10.6万人。在这样一个建县时间较短、国土面积较小、人口较少的小县,县委、县政府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举全县之力、集全县之财、聚县之智建设“学在水富”品牌,先干不争论、快干不评论,成为云南省首批、昭通市首家“全国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走出了一条小县办大教育、办优质教育的改革创新之路。

改善资源配置 加快标准化学校建设

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水富县进城上学学生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逐年激增,导致位于县城主城区的第二中学、第一小学、云富中心小学“学位”严重不足,“入学难”“择校热”“大班额”问题较为突出。与之相对应的是,位于县城高滩新区按1 200人规模新建的县博爱小学、温泉新区能容纳600人的云富明德小学,在校生人数却不到设计容量的三分之一。县城3个区域教育“一位难求”与“资源闲置”并存、“大班额”与“空心化”问题并存,优化扩容城区教育资源,解决群众“上好学”需求,推动“教育城镇化”与常住人口城镇化速率同步、保障同步成为燃眉之急。

为此,水富县委、县政府力排众难,敢为人先,在县财政困难的情况下不建楼堂馆所建学校,分四步走实施优质资源倍增和装备标准化工程,力求把硬件做到“最硬”,筑牢“学在水富”品牌基础。

第一步:采取BOT模式整体迁建水富县第一中学。新校区按省一级高完中标准一次性规划、同期建设到位,总投资2.054亿元,2011年秋季学期投入使用。较之老校区,占地面积扩大8倍、校舍建筑面积扩大4.8倍、“学位”增加2 000余个,教育教学质量逐年攀升,2015年成功晋升省一级三等完中。

第二步:整合提升城区小学资源。2012年,通过合并、扩建、分流“三线并进”的方式实施水富县第一小学与云富中心小学整合提升工程,将第一小学与云富中心小学合并分三期建设校舍扩规,从云富中心小学分流部分学生到县博爱小学提高资源利用率,将云富明德小学升格为中心学校扩大招生覆盖范围,优化城区小学布局,重新划定招生片区,切实解决“入学难”问题。目前,水富县第一小学扩建工程已完成两期项目建设,累计投资2 000余萬元;县博爱小学、云富中心小学3所城区小学办学条件全面改善、办学规模同步扩大、教学质量全面提升,招收进城务工人员子女1 000余人,3校在校学生总数是2012年的3倍、招收随迁子女数是2012年的2.5倍,实现容量和质量双提升,本片区学生与随迁子女同享优质教育资源。

第三步:整体迁建水富县第二中学。2016年启动水富县第二中学整体迁建工程,在高滩新区选址重建县第二中学,按80个教学班4 000名学生、省一级完中标准规划设计,既消除校舍D级危房又同步扩大办学规模。

第四步:实施装备标准化工程。自筹资金配置与实施“薄改”计划双管齐下,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缺多少补多少”的原则,投入资金3 237万元于2013年完成教育装备标准化建设,实现校校通光纤、班班通网络、电子白板到班。目前,全县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达标率100%;有图书562 940册,生均图书小学36册、初中27.2册;配备电脑3 175台(办公电脑1 229台),36所中小学配备了计算机教室,校校通光纤、班班通网络、多媒体电子白板到班,计算机生机比小学7.5︰1、中学11.4︰1。

实施联合办学 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为有源头活水来。水富县用足用活县企合作政策,建立健全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办学体制机制,整体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一是创新县企合作办学模式。云天化中学是“学在水富”品牌中的品牌,每年招收县外户籍学生3 000余名,但因学校容量有限,很多优质生源不得已被拒之门外、望名校而兴叹。2016年,水富县委、县政府抓住县二中教学楼拆除重建的契机,与云天化公司水富分公司采取“新校+名校”模式,合作举办云天化中学初中部,利用云天化中学优质的办学资源,发挥优质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新学校占地125.62亩,校舍建筑面积8.57万平方米,招标价3.0778亿元。建成后云天化中学组建管理团队实行全封闭式、独立自主办学,面向昭通全市招生。新学校投入使用后,3年招生到位可增加4 500个“学位”,将吸引更多优质生源到水富县就读。

二是创新县企多元化投入机制。鼓励行业、社会资金进入教育基础能力建设领域,搭建政府财政资金与社会民间资本共同投资促进教育发展的桥梁和纽带,将政府行为变为企业运作,通过盘活存量资产,扩大增量资产,撬动社会资本进入,缓解县级财力不足的矛盾。成立“水富县教育发展投资开发有限公司”,争取浦发银行贷款1亿元用于水富县第二中学迁建;与云南建投集团合作,采用“融资代建”的方式推进校舍建设;成立“水富县教育助学促进会”筹集助学金171万元,资助贫困学生560人。

完善管理体制 建齐配强师资队伍

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建设“学在水富”品牌,必须抓好教师这个关键。虽然水富县是昭通市唯一的非贫困县,但工资标准却是全市最低的。因为工资待遇低、工作条件艰苦,农村学校教师招聘时因报考人数不足而不能开考以及在职教师想方设法改行、调进城区学校、辞职、不安心教育等现象不同程度存在,教师招不到、留不住成了制约“学在水富”建设的“瓶颈”。

留住教师,不仅要靠情怀,更要靠实惠。水富县突出政策留人、待遇留人、情感留人,着力健全教师专业发展支持服务机制,完善招聘、培养、使用政策,促进教师流动更合理、教师管理更规范、教师队伍更具活力,全县教师归属感、认同感显著增强。一是改革补充机制,让教师“配得齐”。实行教师编制专项管理,新增教育编制优先用于补充农村学校和紧缺学科教师。实施高中优秀紧缺人才直接到省属师范院校招聘、外围建档补充高中紧缺学科教师、补员招聘、“特岗教师”“三支一扶”计划等形式,畅通教师补充渠道,2012—2016年全县补充教师300人。出台“县内教师改行由县委、县政府集体研究审批”的人事调配管理规定,规范教师“流向”和“流量”,降低教师“流失率”。

二是改善教师待遇,让教师“留得住”。改善教师资源的初次配置,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和志愿者到农村学校或薄弱学校任教。建立教职工表彰奖励机制,把教职工纳入全县机关事业单位的目标管理体系同考核、同奖励,近3年兑现教职工年终奖金780余万元;突出提高农村教师待遇,优化教师工作、生活条件,实施农村学校周转房、教师廉租房项目;在全省率先实施偏远艰苦地区中小学教师专项补助,对长期在农村基层和艰苦边远地区工作的教师,在工资、待遇、职称等方面实行倾斜政策,在核准岗位结构比例时高级教师岗位向农村学校和薄弱学校倾斜,有效促进了师资队伍稳定,出现了条件较好学校的教师主动申请到条件较差学校任教、已改行的教师申请调回学校的“逆向流动”现象。突出提高校長待遇,2016年在全市率先出台《校(园)长岗位责任补助办法》,按学校级别和校长任职年限,每月给予考核合格的村完小以上学校校(园)长300元至2 000元不等的岗位责任补助,促进校长潜心抓管理谋发展。

三是完善培训体系,让教师“能发展”。采取“走出去、请进来”、校本培训等形式实施教师全员培训工程,建立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优教师表彰奖励、教育科研奖补等机制,支持教师参加提高学历的学习进修,提升专业素质,优化知识结构,营造“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2016年以来,全县共投入314万元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2 800余人次;划拨专项经费50万元,深入开展名师、名班主任、名校长、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评选命名工作,目前已成立14个县级名师工作室、3个市级名师工作室,全县有已获称号的省级骨干教师10名、省级学科带头人1名,市级骨干教师8名,县级骨干教师31名、学科带头人8名。

强化内涵发展 持续提高教育质量

坚持立德树人,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质量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一是抓内涵提质量。以“均衡+内涵、规范+特色、创新+跨越”为路径,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的,全面实施学校内涵发展项目,与上海、江苏、重庆等地名校建立交流学习机制,通过请进来指导、送出去培训、挂职锻炼等形式,学习借鉴名校经验,深入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水富县第四中学的“三环五步”模式、水富县第三中学的“问题导学三段式”、水富县第一小学的“三五六”模式、水富县太平镇盐井村中心小学的“三步”教学法等一批体现“自主、合作、探究”新课程理念的新模式已成为课堂教学的主旋律。内涵发展项目的实施,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在2014~2015年度“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中,12节课获评省级“优课”、12名教师获评省级“优课名师”,占昭通市获此称号教师总数的三分之一,名列全省所有县区第一。实施内涵发展,也促进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显著提升,在近年来的昭通市初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价中,水富县有多所学校获奖。如今的水富中小学校,课堂活跃了,学生厌学的少了,课堂成了师生展示自我的舞台,校园里充满欢声笑语,师生阳光、自信。

二是抓特色树品牌。水富县以全民健身运动为契机,以两年一届的全县中小学生运动会为主线,打造特色体育,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县”,水富县第一中学和云天化中学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两校在2016年全市中学生足球比赛中包揽冠、亚军。突出艺术教育,坚持开展艺术周、艺术节、激情文化广场、艺术展演等活动,水富县第一小学荣获“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称号,县教育局、县第一中学等先后6次获评“全省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先进集体”。以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和乡村学校少年宫为主阵地,坚持开展免费艺体培训、科技创新教育、汉字听写大赛、社会实践、夏令营、冬令营等活动,为少年儿童搭建课外学习和才艺培训的平台。县青少年学生校外活动中心连续3年被评为全省优秀青少年校外教育机构。

猜你喜欢
中学学校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Big Hero 6: Always be with You
学校推介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宁波市四眼碶中学
诸暨市学勉中学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