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措施分析

2017-09-13 11:12曹洁
中国市场 2017年24期
关键词:控制措施国有企业

曹洁

[摘 要]国有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市场经济的持续发展,国有企业在会计成本控制方面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将对国有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产生影响。文章对国有企业在会计成本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研究,同时也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措施

[DOI]10.13939/j.cnki.zgsc.2017.24.169

1 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会计成本的控制管理意识

国有企业的管理层在管理过程中存在成本控制意识薄弱的现象。这种现状直接导致管理者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最终利润的扩大上,而忽略了成本的科学控制。由于管理意识的欠缺,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会盲目降低成本,以此为基础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长期来看,对于企业未来的发展是不利的。由于管理者在缺乏足够成本管理意识,在具体的成本控制当中一定会产生诸多的实际问题。例如,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基础工作相对薄弱,这就会使得与企业预算相关的信息不准确,最终影响到企业的财务控制。要实现科学完善的成本控制,企业必须重视每天的会计核算任务,如果没有完善的核算体系,企业最终的成本控制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1.2 国有企业内部环境控制的缺乏

要实现科学的会计成本控制,国有企业内部必须建立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就目前来看,国有企业内部的控制环境仍有待改善。很多企业的管理者片面追求盈利,不惜向项目的相关决策者或机构输送利益,这不仅打破了行业规则,而且也给企业带来了风险,企业可能会因此背上更多的债务,使企业的成本增加,企业的成本控制失败。还有一些管理层,在企业运作正常、管理完善且处于盈利状态下的时候,仍然向国家申请财政拨款,连同国有企业的部分资金,用于私人投资或其他方面,使企业的负债增加,出现债务危机,这对于企业的成本控制也是非常不利的。

1.3 国有企业成本的监督管理体制不完善

国有企业成本控制问题还体现在监督管理体制方面。监督管理体制会促使企业的成本控制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不断调节,使其处在一种动态的完善过程中。但是,目前的国有企业成本监督管理机制相对落后,还停留在过去的控制模式之下,对于成本的有效控制起不到应有的监督作用。目前,市场经济在不断发展,亟须企业拿出科学有效的成本监督机制对企业成本进行有效控制,这样企业才能在市场上有绝对优势,掌握竞争的主动权。但是,这种失效的成本监督机制对国有企业成本控制起不到任何约束作用,企业成本也因此无法得到应有的控制。目前,国有企业成本控制迫在眉睫,诸如人力资源、物资采购等成本都亟须降低。劳动力费用的上涨,以及采购模式的不合理都会增加企业的成本负担,阻碍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1.4 员工的业务素养有待提高

企业的成本控制需要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考虑,但由于受到利益的驱使,很多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存在做假账的行为,这就会使企业的统计数据出现差错,企业就无法找到正确的数据实施可持续的成本控制。其次,企业财务管理人员为了保证其在任期间的工作业绩,会不计成本地进行运营。这样虽然使企业的盈利效果在一定时期内处于较高的水平,但是就长期发展来看,这种发展模式对于企业是不利的。如果其继任者继续追求业绩采取这种运营办法,企业就会陷入恶性循环,使成本不断增加,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2 加强国有企业会计成本控制的措施

2.1 建立会计成本的控制管理意识

企业的会计成本控制首先建立在企业上下一致的成本控制意识上,企业的管理层和员工都要建立明确的成本控制意识,并很好地渗透到工作中,企业才能真正降低其运营成本。在成本管理意识的建立方面,不仅要求企业的管理层建立成本控制意识,更重要的是确保企业的员工有良好的成本控制概念。因为员工是企业实现其生产和销售目的最直接的参与者,且数量庞大,只有让基层员工也建立成本控制意识,才能使成本控制渗透到企业生产的每一个环节和角落,最大限度地使用每一块原材料,从而真正使企业的成本得到控制。

2.2 积极实现现代化会计成本管理

在目前的市场化条件下,信息是企业生产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企业要确保其从市场上得到有利于自身发展的信息,并很好地利用这些信息,才能保持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对于企业的内部管理而言,信息化同样重要。首先,要实现对企业成本的科学化控制,企业就必须拥有足够的原始数据和统计凭证,这些信息都是企业进行成本控制的依据。通过这些原始数据,企业的经营状态和发展轨迹能够清晰地显示出来。要保证企业的成本控制是科学有效的,这些原始数据就必须准确无误。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我们可以对这些原始数据进行分类和统计,并且能够随时调取,能够根据数据在较短的时间内建立明确直观的数据图,这样,企业就能够在此基础上对企业的成本实现较好的控制,使企业能够知己知彼,在市场上随时掌握主动权。

2.3 构建完善的会计成本控制管理体系

国有企业要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就必须建立完善的成本控制体系。在健全的控制体系下,国有企业才能按照既有的规定开展成本控制的相关工作,借此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要建立这样的成本控制体系,首先需要企业对其目前的运营状态进行全面细致的评估,在评估过程中要将企业放在市场的适当位置进行综合评估,并对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合理的预判。其次,要拿出真实可靠的原始数据,这些数据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的经营状况,对于未来的成本控制效果可以起到良好的引导作用。最后,企业要依照成本管理体系的有关规章制度,进行科学合理的成本控制,使企业的成本处在合理的范围内,企业才能在市场上有更强的竞争力。对于人力资源成本过高的问题,国有企业可以优化人员结构,精减人员,获得最优的人力资源比例,从而降低企业的人力资源成本。对于物资采购成本,国有企业可以通过公开招标、竞标的模式掌握采购的主动权,获取更多关于商品质量和价格的信息,购得物美价廉的物资,从而有效降低企業的生产成本。

2.4 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素质培养

在不断发展的市场经济环境下,国有企业竞争力的提升取决于企业管理层,尤其是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这些决策者和管理者要对市场环境的发展趋势有合理的预判,且能够根据市场大环境对企业的内部控制和管理做出调整,使企业的内部运作体系更加科学有效。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要在正确的管理理念下,进行良好的培训,并在工作当中不断总结和完善,才能使自身素质得到提升。首先,要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思想教育,只有提高思想认识,才能使其在工作中秉持正确的价值观。其次,要加强对财务管理人员的规章制度学习培训,只有深入了解规章制度内容,并按规程办事,才能确保成本控制得到落实。最后是加强财务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培训,只有业务水平得到提升,工作效率才能随之提高,成本控制才能在此基础上得以更好的实现。

3 结 论

国有企业提升其成本控制水平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优化国有企业的生产结构,完善国有企业的资源配置,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长久的竞争力。但就目前来看,国有企业在成本控制方面或多或少地还存在一些问题,只要国有企业管理层能够真正建立成本控制意识,提升国有企业员工整体素养,在健全的成本控制体系下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成本控制,企业就能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长久的竞争力,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刘彦斌.国有企业成本控制与财务管理目标刍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6(10).endprint

猜你喜欢
控制措施国有企业
国有企业推进“科改示范行动”的实践与思考
新时期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思考
如何做好国有企业意识形态引领工作
浅析土建工程造价控制措施
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工会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