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足球》记者组
他们对待心爱的俱乐部就像对待情人,这份感情犹如强迫症,深深影响着他们的生活和性格。如何当一名死忠球迷?这几位行故事的法国人可以给我们答案。
绿色火焰
克里斯蒂安,永远为圣艾蒂安疯狂的男人。过去45年里,他观看了球队近800场比赛,并建立了自己的圣艾蒂安博物馆。
克里斯蒂安住在法国中部,60年前出生时,恰逢圣艾蒂安夺得俱乐部历史上首座联赛冠军奖杯。他把家中的地下室完全奉献给心爱的球队,“你们看,这是属于我的博物馆。”
放眼望去,整间屋子全是绿色,简直可以将其称为圣艾蒂安历史陈列室。这里陈列的承载着俱乐部荣耀和历史的各种物品,完全不输给
“绿军”的官方博物馆。“这里所有东西没有一件是通过邮购或者网上购买的,都是我在现场拿到的!”
对于这位老人来说,每场圣艾蒂安的比赛,无论主场还是客场,都是他寻觅、收集和获得某个纪念品的机会。对这些物品持之以恒的追求,甚至超过了他对足球的热愛。我们在陈列室里看到了一件前荷兰球星约翰尼·雷普的11号球衣。还有蒂耶里·奥莱克夏克签名的14号球衣。“我那次乘坐高铁去圣艾蒂安,但由于下雪,列车在中途被迫停了下来,我们只能在冰天雪地里走到圣艾蒂安。那场比赛最终没有进行,第二天,埃尔班(当时队中的明星)承诺送我一件球衣,他是一路滑雪过来的,最后给了我这件奥莱克夏克的球衣。”
克里斯蒂安的博物馆里,有一张很大的法国地图,上面标明了他随圣艾蒂安队去过的每一个地方。旁边一侧的墙上,挂着一件超超超超超大号球衣。
他对“绿军”的爱从何而来?“最早是一场电视转播的比赛,圣艾蒂安对南特,法国杯决赛(1970年)。那场比赛‘绿军5比0大胜,随后我开始通过体育音乐台广播收听圣艾蒂安的消息。我当时住在巴黎附近,很想去看一场圣艾蒂安的比赛,我父亲在那里有一位生意伙伴——马洛先生,他儿子后来成为了圣艾蒂安俱乐部的摄影师。在他的帮助下,我在1972年8月看了人生中第一场现场比赛。”
或许难以想象,当时圣艾蒂安主帅巴托开新闻发布会的地方,居然是一家餐厅。而克里斯蒂安的父亲的另一个客户,曾是圣艾蒂安俱乐部主席。“他会带着我去跟所有球员见面。一场欧战比赛之前,我居然在场边观看了球队训练,当时可是连记者都不让进的!”
对于自己观看过的每场比赛,克里斯蒂安都做了详细记录。如今这位老人已经到了激情逐渐褪去、时常缅怀往昔的年龄,但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这个满眼绿色的房间就是他的人生,每次走进这里,他都会心潮澎湃。
“马赛先生”
多里安只有20岁,但他的生活已经完全被马赛俱乐部的颜色占满。
周二的下午4点,多里安已经显得十分焦躁。他得到领导特许。可以提前下班去看马赛主场对里昂的法国杯比赛,对他来说,这是决不能错过的。“我在蒙彼利埃一家网站上班,由于交通太拥挤,我只能提前走。领导很理解我,并调整了我的工作时间,让我能100%地追逐这种激情。”
那场比赛踢了加时(马赛2比1取胜),多里安凌晨3点才到家。5个小时后,他又要开始工作,以弥补之前一天的早退……
多里安对马赛的一见钟情,发生在2005年8月,当时还是个孩子的他在奶奶家观看了一场“佛西斯人”(马赛绰号)的比赛。从电视里面传来的球场氛围让他着迷,那种从始至终的歌声和欢呼声,让他立刻染上了“马赛病毒”。
奶奶穆盖特对我们说:“那时这小子总是来我这儿看比赛,后来他对马赛的着迷程度完全超过了我,任何与俱乐部相关的东西他都感兴趣。”
多里安的房间里摆满了围巾、帽子、旗子,球衣数量更是令人吃惊。“每年我都会买2到3件球衣,几年前,我又开始收集各种纪念版球衣,1982年的,1987年的,还有绝对不能少的1993欧冠捧杯版!同学们都称我为‘马赛先生,因为我总是穿着俱乐部外套或球衣去上学。”
总是一脸笑容、为人慷慨的多里安,说话时没有一丝马赛当地口音——他并不是马赛人,但这家俱乐部独特的气质让他无法自拔。“我们在这里可以感受到独一无二的东西,大家呼吸着足球,人和人之间互助友爱,乐于交往。”拿到驾照后,马赛队每个主场比赛多里安都会开车前往,季票和油费对一个20岁的小伙子来说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但他克服了一切困难,因为马赛高于一切。
多里安还与女友达成了协议:比赛日当晚,马赛优先,其他时间完全听从女友安排。
最让多里安感到自豪的事情,是2014-15赛季一场马赛对梅斯的比赛,他幸运地成为了开球嘉宾,当时球队主帅还是贝尔萨。“我在网上的一项答题竞赛中胜出,赢得了这次机会。当时我紧张极了,开球后,我还与佩耶握了手。走到场边准备上看台时,贝尔萨特意放下手中的咖啡,过来与我握手。那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事情!”
这种与马赛相关的故事,多里安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小的时候,表姐曾给他理了一个画有马赛俱乐部标志的发型;18岁时,父母送给了他一辆蓝白色的小车,作为“成人礼”。多里安的好友洛伊克表示:“可以说,马赛就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女孩。只要有人说马赛队不好,他都会据理力争,因为他想捍卫心爱的球队,这种感情混杂着自豪、欣赏和身份认同。每次去餐馆吃饭,他都会骄傲地亮出带有马赛俱乐部标志的银行卡。”
爱让人盲目,这句话放在多里安身上,一点不假。
像甜饼一样翻转
洛里昂附近有一家名为勒默迪的餐馆,餐馆老板夫妇将他们的业余时间都花在了甘冈俱乐部身上。
如果你去法国莫尔比昂地区、路过Pont-Scorff小镇,建议在那里停留一天。那儿有面积12公顷的动物园以及著名的“动物之夜”,有Scorff河畔这样适合发挥幻想空间的理想之地,还有一家名叫勒默迪的美味餐馆一一这家餐馆的甜饼货真价实,味道超好。
不过一定要注意,这家餐馆并不是每天都开门迎客:这一周可能是周大停业,下一周则可能是周日。如果你不想吃闭门羹,最好去之前查一下法甲赛程,仔细看看甘冈队的比赛时间。endprint
有甘冈队主场比赛的日子,餐馆一定不会开门。老板查尔斯·勒默迪告诉我们,对于这样的情况,顾客们也早都习惯了、2016-17赛季开始以来,查尔斯与老婆克里斯蒂娜没有错过任何一场主场比赛,还跟随球队去过几次客场。“去客场之前,我们要好好地谋划一番,因为餐馆要因此停业好几天。”
夫妇俩这种激情已经存在20年了,起初,甘冈队只在他们的生活里占据很少的空间。克里斯蒂娜回忆说:“1997年,我观看了法国杯决赛,查尔斯当时没有去,因为那时我们还不能关掉餐馆一起去看比赛。”到了2005年,夫妻俩正式成为俱乐部季票持有者,这家1987年创立的餐馆,也渐渐变成了甘冈俱乐部的小博物馆。“这里有很多球员照片,还有无数张《队报》的封面和多件球衣。”
甘冈队去客场比赛时,餐馆的一张桌子上会摆着平板电脑,在顾客用餐时播放球队各种信息。有时夫妻俩会在店里穿着球衣,但也不能总穿,因为甜饼很容易把它弄脏。除了看比赛,两人还经常去观看训练,那是和球员们近距离接触、甚至交谈的机会。“我们会带着自己做的甜饼过去,发给球员们吃。比赛后也一样。”查尔斯开心地说:“之前每到赛季结束,我们都会请球员们来店里聚餐,看看今年是否还能继续。”
久而久之,甘冈球员们都和这对夫妻混熟了,他们经常到勒默迪吃饭,而这对老板简直成了俱乐部的VIP会员。“有一次去波尔多客场,加油站关门了,我们到处都加不到油,只能坐火车去。你猜怎么着?最后我们是和球队一起坐飞机回来的,这是俱乐部领导的特许!出机场后,还有球员负责把我们送回家!这简直太难以想象了!”
夫妻二人还有过一次难忘的伦敦之旅,那是去切尔西科巴姆训练中心看望前甘冈球员德罗巴,牵线搭桥的,是前法国国脚马卢达。老板娘克里斯蒂娜年轻时曾踢过球,但没能以此为业。“20年前,我对丈夫说,在一起后你要经常带我去看球。”值得一提的是,夫妻俩都不是甘冈人,只是一次偶然的机会开始为这家俱乐部着迷。如今。他们的餐馆已经深深地印上了甘冈的颜色。
紫色的心
过去40年里,他一直扮演着图卢兹资料档案管理员的角色……他叫迪迪埃·皮托尔,一个有故事的中年人。
1986年10月,马拉多纳率领那不勒斯造访图卢兹,参加欧洲联盟杯第1轮淘汰赛次回合。比赛悬念一直保持到最后,图卢兹1比0取胜,总比分1比1,双方进入了点球大战。马拉多納罚丢了,法国球队爆冷晋级!对于皮托尔来说,那是一个疯狂的夜晚。
“抽签结果出来后,《米兰体育报》开玩笑说不知道图卢兹在地图上的方位。马拉多纳来了,大家都疯了,小小的黑白电视机前挤满了人。第二天我都说不出话了,当天还有英语口语考试……最终,我很幸运地避免了零分,因为老师知道我是球迷。她对我说:‘你明天再考吧,我给你破例。”
作为图卢兹本地人,皮托尔从父辈那里继承了球迷传统,从上世纪70年代初第一次走进球场那天起,他的心就变成了紫色。“40多年来,我只错过了6个主场比赛,周一去上班,同事们只要看我的脸色就能猜出周末的比赛结果。作为图卢兹球迷,我们追求的不是锦标,虽然球队赢得过1957年法国杯……”
皮托尔堪称图卢兹俱乐部的头号“历史学家”,他家中有一间18平米的屋子,完全献给了心爱的俱乐部。屋子里面有300多件球衣,各种围巾和帽子,还有大量比赛指南、球票和书籍,其中还有他参与编纂的俱乐部官方文献《图卢兹,从1937年到现在》。收集各种与图卢兹俱乐部相关的资料,已经成为他的第二职业。
皮托尔会将报刊上所有与图卢兹有关的文章和图片都剪下来,然后按照时间排序,分类保存。“告诉我你的生日,我就能告诉你那天人们都对图卢兹俱乐部说了些什么!”
皮托尔对收集资料如此执着,是因为他想证明一家足球俱乐部的历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代表着极大的价值。“法国很多足球俱乐部的博物馆都像是科幻展览厅,在这方面,我们(图卢兹)还处在史前时代。看看意大利、西班牙和英格兰,那里的俱乐部有着强烈的身份认同感。法国现在还没有这样的文化,不过我相信,总有一天,法国人会越来越多地谈论俱乐部历史。”
最近10年。一个大事件的发生让皮托尔对图卢兹的狂热有了一丝减褪。2007年8月末,他的儿子出生了,当天恰逢图卢兹存欧冠资格赛中对阵利物浦。“这可真是命运的捉弄!我没能去安菲尔德,但我有一个神圣的借口。”
皮托尔十分善于开玩笑,他希望接下来在家庭生活和足球爱好之间找到平衡。“从18岁到40岁,我经常跟随球队东奔西跑;但现在我有了孩子,要经常留在家里。而且我还有老婆,我们认识的那天,可没有比赛!”
不过送我们离开时,皮托尔的一番话还是暴露了他的真正立场——“如果未来,你们在图卢兹球场看台上找不到我了,那说明我已经死了。”
流浪的羊倌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一个怪人,得到了所有尼斯球迷的认可和接受。
他的名字叫做保罗·卡皮埃托,但所有尼斯球迷都叫他“羊倌”,一个每周从瑞士高山下来、身边却没有羊的羊倌。
只要穿上雪地靴、骑上自行车,卡皮埃托的表演就可以开始了。“羊倌”就像是一个行为艺术家,他的每一次出现都是奇遇,瞬间就能让球场成为他的舞台。他自己会意识到这一点吗?或许不会。但球迷们买账就行了,安联一里维拉球场的看台上经常有各种向他致敬的口号。
从别人口中,我们得知卡皮埃托从事过很多职业,他有兄弟姐妹,还有两个孩子。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他的角色是滑雪教练,而且还给现法国国门洛里上过滑雪课。20多年前的一场事故让他受了伤,也让他丢掉了工作。后来他渐渐滑落到了另一个世界,一个注定属于他的世界。
“羊倌”现在经常与尼斯球员见面,但很多年前,他只能在球场旁边的一棵大树上看球,后来尼斯俱乐部高管邀请他走上了看台。去年11月,尼斯对巴斯蒂亚的比赛开始前,俱乐部甚至为他举行了70岁生日庆祝仪式,里韦尔主席送给了他一件70号球衣,全场所有球迷为他唱起了生日快乐歌。
毫无疑问,卡皮埃托已经成为了所有尼斯人认可的吉祥物,一个能给大家带来快乐的和蔼可亲的怪人。皮埃尔执教尼斯首个赛季,球队获得联赛第5名,“羊倌”和球迷们在俱乐部停车场举行了庆祝仪式一一这老头子那天居然跳起了脱衣舞,最后几乎一丝不挂。
卡皮埃托的名气确实很大,2010年世界杯前法国队前往蒂涅集训,“羊倌”甚至去到那里与吉尼亚克、里贝里等国脚见面。几年后,德尚率领法国国家队到尼斯主场比赛,他也出现在了现场,仍旧穿着雪地靴。
带着雪地靴和自行车,“羊倌”去过法国很多地方,但每次坐火车他都不会买票,也因此积累了根本付不起的罚款。他住在家乡的老房子里,没有水、没有电、没有电话,一个完全与现实社会隔离的世界。每次尼斯主场比赛,他来看球都是由朋友安排住处,球队去客场他就得自己想办法。本赛季尼斯客场对巴黎,人们在王子公园球场见到了他,记者问他这几天存哪儿睡的觉,他回答说:“在一家图书馆。”
这就是“羊倌”,一个远离现实世界、以独特方式存在的诗人。他在自己的世界里无忧无虑,他对尼斯的爱坚定不移。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