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等

2017-09-13 10:10
妇女生活 2017年9期
关键词:娘子军企鹅

教育部消息,我国已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职业教育体系。2016年全国共有职业院校1.23万所,年招生930.78万人,在校生2680.21万人。职业院校共开设近千个专业、近10万个专业点,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领域。

(摘自2017年5月5日《人民日报》)

我国与24个“一带一路”国家互认文凭

日前,教育部专门召开新闻通气会,介绍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有关情况。目前,我国已与24个“一带一路”国家签订学历学位互认协议。

(摘自2017年5月7日《北京日報》)

28省取消二级公路收费

随着内蒙古自治区5月1日起取消全区所有政府还贷二级公路收费工作,截至目前,全国已有28个省份取消了对政府还贷二级公路的收费。撤销普通公路收费站,将减少收费里程超14.16万公里。

(摘自2017年5月9日《北京晨报》)

生育保险基金累计结余可支付15个月

人社部消息,受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影响,2016年,生育保险基金出现阶段性收不抵支,但基金总体安全,累计结余足以支付15个月。

(摘自2017年5月9日金羊网)

我国进城农民工减少157万

国家统计局日前发布的《2016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去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8171亿人,比上年增加424万人。在外出农民工中,进城农民工比上年减少157万人。农民工月均收入3275元,比上年增加203元,增长6.6%。

(摘自2017年4月29日北青网)

民国第一才女吕碧城

民国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才华横溢的优秀女性,其中的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被称为民国四大才女。其中,吕碧城的一生最为传奇,不仅是“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社会活动家、资本家,还是中国新闻史上第一位女编辑、中国女权运动的首倡者、中国女子教育的先驱者……

吕碧城(1883年-1943年),安徽旌德人。父亲吕凤歧,光绪三年进士,曾任国史馆协修、山西学政等。出身书香之家,吕碧城聪颖而早慧。吕家有姐妹四人,吕碧城排行第三,和她的姐姐吕惠如、吕美荪都以诗文闻名于世,号称“淮南三吕,天下知名”。

1895年,吕凤歧去世,吕碧城的母亲从京城回乡处理祖产。族人因为觊觎吕家家产,唆使匪徒将吕碧城的母亲劫持。吕碧城在京城听到了消息,四处告援,给父亲的朋友、学生写信求助。几番波折,事情终于获得圆满解决。此事让小小年纪的吕碧城显示出了非凡的胆识,也让与吕碧城有婚约的汪家起了戒心,提出了退婚要求。吕家孤女寡母不愿争执,答应了下来,双方协议解除了婚约。当时,女子被退婚是奇耻大辱。吕碧城虽身为新女性,也一度自怨自艾,对其后来的婚姻产生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婚约解除后,吕碧城姐妹在母亲的带领下投奔在塘沽任盐运使的舅父严凤笙。1903年春,20岁的吕碧城有意到天津探访女学。观念陈旧的舅父严词骂阻。吕碧城一时激愤,第二天就逃出了家门,只身踏上了去往天津的火车。

在天津,身无分文的吕碧城陷入困境。《大公报》总经理英敛之发现了文采过人的吕碧城,聘请她任《大公报》见习编辑。吕碧城到《大公报》仅仅数月,在报端屡屡发表诗词作品,格律谨严,文采斐然,颇受诗词界前辈的赞许。她又连续撰写鼓吹女子解放与宣传女子教育的文章,如《论提倡女学之宗旨》《敬告中国女同胞》《兴女权贵有坚忍之志》等,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吕碧城也因此在文坛崭露头角,声誉鹊起。她在诗文中流露的刚直率真的性情以及横刀立马的气概,深为时人尤其新女性们所向往和倾慕。一时间,出现了“到处咸推吕碧城”的盛况。

1904年到1908年,吕碧城借助《大公报》这一阵地,积极为她的兴女权、倡导妇女解放而发表大量的文章和诗词。她结识了大批当时的妇女运动领袖人物,与秋瑾尤其交好。

1907年春,秋瑾主编的《中国女报》在上海创刊,其发刊词即出自吕碧城之手。1907年7月15日,秋瑾在绍兴遇难。吕碧城用英文写了《革命女侠秋瑾传》,发表在美国纽约、芝加哥等地的报纸上,引起颇大反响。

吕碧城还积极筹办北洋女子公学。在天津道尹唐绍仪等官吏的拨款赞助下,1904年9月,“北洋女子公学”成立,吕任总教习。两年后,“北洋女子公学”改名“北洋女子师范学堂”,年仅23岁的吕碧城任监督(相当于今天的“校长”),为中国女性任此高级职务的第一人。邓颖超曾经在这里亲聆吕碧城授课。

1912年袁世凯在北京出任民国临时大总统,吕碧城被聘为总统府秘书。她雄心勃勃,欲一展抱负,但是黑暗的官场让她觉得心灰意冷,等到1915年袁世凯蓄谋称帝野心昭昭时,吕碧城毅然辞官离京,移居上海。她与外商合办贸易,仅两三年间,就积聚起可观财富。可见她不只是才学过人,同时也有非凡的经济头脑。

1918年吕碧城前往美国就读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文学与美术,兼为上海《时报》特约记者,将她看到的美国之种种情形发回中国,让中国人与她一起看世界。四年后学成归国,1926年,吕碧城再度只身出国,漫游欧美。此次走的时间更长,达7年之久。她将自己的见闻写成《欧美漫游录》(又名《鸿雪因缘》),先后连载于北京《顺天时报》和上海《半月》杂志。吕碧城两度周游世界,写了大量描述西方风土人情的诗词,脍炙人口,传诵一时。她的诗词造诣深厚,尤擅填词,字字珠玑,吟咏自如,被誉为“近三百年来最后一位女词人”。

1928年,吕碧城参加了世界动物保护委员会,决计创办中国保护动物会,并在日内瓦断荤。吕碧城虽姿容优雅,但终身未婚。1930年,吕碧城正式皈依佛门,成为在家居士,法名曼智。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吕碧城由瑞士返回香港。1943年1月24日,她在香港九龙孤独辞世,享年61岁。

(摘自2017年5月30日新浪人物)endprint

四日夜写就《红色娘子军》

半个多世纪以来,影片《红色娘子军》仿佛是一棵常青树,感染、激励了几代人,至今仍被不断重新演绎。这部红色经典的编剧、著名军旅作家梁信于2017年1月28日在广州辞世,享年91岁。

梁信,原名郭梁信,1926年出生于吉林省扶余县,祖籍山东。他出身贫寒,7岁丧父,12岁便出门流浪,饱尝人间的苦难与艰辛。1945年,他参加东北抗日联军,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松江军区独立四师宣传队长。解放战争期间,梁信跟随部队转战东北及大江南北的各大战场。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他以武工队长身份兼任广西柳江百朋、进德两区的区委书记,在广西参加了三年的剿匪战争。

由于出身穷苦,梁信只念过几年小学,但他从小喜爱文学,喜欢听故事,听评书,从而对文艺产生了浓厚的兴趣。1953年,他调到中南军区成为正式的创作人员,开始从事专业创作。

1958年夏在海南采风期间,梁信创作出了日后影响了几代人的著名电影剧本《琼岛英雄花》,后改名为《红色娘子军》。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文学部资深老艺术家沈寂,将只看了半部的剧本推荐给了谢晋。谢晋通宵读了两遍,早起即奔厂长办公室请求拍摄梁信的本子《红色娘子军》。厂长陈鲤庭马上看剧本,两天后给广州军区政治部寄去公函,请军区政治部协助。

《红色娘子军》由谢晋导演拍成电影,后获得第1届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亚非电影节万隆奖、捷克斯洛伐克罗维·发利最佳编剧奖。影片正式放映后风靡全国,大江南北迅速掀起一股“娘子军热”。

《红色娘子军》电影文学剧本中的吴琼花形象究竟是怎样塑造出来的?梁老透露,剧本中的吴琼花是从三方面的生活素材里选择、集中、演变而写成的,即过去和他一起工作的几位女同志、海南已故妇女革命家刘秋菊和一位娘子军烈士。

《红色娘子军》写了多久?梁老曾回忆:“我在海南岛一间放杂物的小屋写了四天四夜,《从奴隶到将军》我写了二十天。为什么能写得这么快,就是因为人物长期在我脑子里活了,罗霄在我脑子里活了十几年,吴琼花在我脑子里也活了十年光景,到时机成熟了,他们就出来了。”梁老后来谈及此事时曾说,窍门就是在基本的地方下功夫,千万不要编离奇古怪的故事。文学是人学,要把一切典型人物都写成活人,有自己的生活、情操、喜好和道德。要把典型人物写活。“跟读者一同呼吸,使读者跟他一起生活,经历他的悲欢离合,留在脑子里不能忘。”他这样总结。

(摘自2017年5月9日《文摘报》)

美丽的兽性

2011年,一只被海上泄漏的石油呛得奄奄一息的小企鹅,漂流到巴西里约热内卢附近的一处海岛渔村,被71岁的老渔民Joao花了一周时间清洗,活了下来。Joao明白企鹅是离不开水的,在喂养数月并确定企鹅完全康复后,他拿出几条鱼喂饱了它,并将它放归大海。

然而,老人把企鹅放到海里,它却跟着老人又回到岸上。反复几次之后,老人认为是水浅载不起企鹅,便借了一条船,划到深海区,将企鹅抱下船再次放到了海里。

“再见了,小企鹅……”返回的路上,Joao心里很是不舍。然而,这只企鹅早就先于老人游回了岸上,正因为找不到老人急得团团转。看到老人回来,它摇摆着尾巴尖叫着迎了上去。Joao没再狠心赶它走,而企鹅也跟老人越来越亲密。

老人没有亲属子女,自从有了企鹅,企鹅就成为他的家庭一员,他为它取了名字Dindim。Dindim也像对待老朋友那样跟Joao热络着。于是小小的渔村里出现了奇特的场景:别人遛狗,Joao走在路上时,身后却跟着一只大摇大摆的企鹅……

当大西洋的季风吹来的时候,这两个老伙计已经共处了11个月之久。这期间,企鹅褪了毛,在长出新的羽毛后,突然不见了。

Joao以为这只可爱的企鹅永远离开了。第二年6月,它却回来了。根据企鹅世界的生存定律,企鹅们本该聚在一起,前往共同的目的地繁衍后代,但Dindim却选择放弃同伴,万里迢迢赶回来陪伴这位古稀老人。它准确无误地找到了Joao的住所,用带着海腥味的嘴亲吻老人,黏着老人蹭鱼吃。

此后5年,企鵝每年6月来,次年2月离开,到阿根廷、智利附近海域繁殖,周而复始。生物学家做过精确计算:麦哲伦企鹅的聚居地位于南美洲南端,从距离上估算,它每次为了见到Joao,要游至少5000英里(约8000千米)。一路上,它要克服疲惫和疾病,躲过海豹、鲸鱼等天敌。它就这样远涉重洋,年复一年,只为与它生命中的恩人相聚。在小企鹅的世界观里,Joao值得它跋山涉水去致谢。

老人的双手布满大片的白癜风,青筋鼓胀,企鹅那黑白相间的小身体娇柔地依偎在老人胸前,安详,平静。他们的身后是一间破旧的屋子,没有院子,屋前的地面泥泞不堪,挂满渔网,但我相信,这里是企鹅最温馨的伊甸园。在一张老人与企鹅亲吻的照片上,老人穿着脏旧的条格衬衫,头发花白,赤脚,阳光把他晒得黝黑,他已经微微驼背了……可是怎能否认他在企鹅眼里是健美无比的呢!这是一种比亲情还美的情感。

生命如此短暂。人类只顾伤心、争吵,斤斤计较,而老人与企鹅,他们比谁都明白要抓紧时间去爱。这只憨笨的小兽,给人类上了怎样的一课?

时光荏苒,人们担心着两件事:老人等啊等,企鹅却再也没出现;企鹅来到老人所在的渔村,找啊找,却再也找不到老人……我再难抑久蓄的泪水。

但我又相信,一个人如果真心在等着什么,那么这个人一定是不会随便从这个世界消失的。

(摘自2016年4月9日《燕赵都市报》)endprint

猜你喜欢
娘子军企鹅
企鹅
小企鹅的成长
小企鹅
幺琴章和她的医药“娘子军”
画中的小企鹅
“娘子军”
They Loved It!企鹅的喜好
小企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