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维
王楠曾是叱咤风云的“乒坛女皇”,共夺得24个世界冠军,是世界乒乓球历史上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功成名就后王楠退役,进入共青团中央工作。角色转换后,她曾经很不适应,十分纠结。丈夫郭斌及时向她伸出援手,为她出谋划策,帮她克服困难。经过夫妻俩共同努力,王楠不但渐渐适应了新角色,还不断成长,成为一名新时期“四好”女人——
2008年8月,王楠夺得北京奥运会女子乒乓球团体金牌、单打银牌。至此,她一共夺得24个世界冠军,成为世界乒乓球历史上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已经30岁的她,当时已与丈夫郭斌领了结婚证。奥运会一结束,她就退役并离开北京,随丈夫来到山东威海。
威海市位于山东半岛东端,三面临海,空气清新。王楠与郭斌的婚房位于海边,站在落地窗前,眼前是浩瀚无垠的大海。凉爽的海风吹拂,海鸥在窗前盘旋,王楠感觉自己就生活在画中,心里幸福满满。
作为海滨城市,威海的海鲜物美价廉。王楠像众多主妇一样,经常早饭后拎着菜篮去水产市场采购。回到家,她系上围裙,在厨房学做香辣蟹、墨汁凉粉、盐焗海虾。郭斌大王楠8岁,是土生土长的威海人,在山东和北京都有房地产生意,身家不菲。郭斌经常请朋友和员工聚餐,王楠练就一手好厨艺后,让丈夫将客人带到家里,她亲自下厨做海鲜宴。客人都对她的厨艺赞不绝口。
王楠7岁开始打球,20多年来,一直过着宿舍、食堂、训练馆三点一线的生活,紧张而又枯燥,即便贵为“乒坛皇后”,她依然承受巨大压力。而今换一种生活方式,王楠惊喜地发现,生活里除了乒乓球,还有更多精彩的内容。她每天睡到自然醒,然后慵懒地坐在阳台上喝咖啡;或戴上太阳帽,跑到海边拍摄浪花;晚饭后,她窝在沙发里追网络热播剧……
一晃半年过去了,王楠渐渐厌倦了这种无所事事、吃吃喝喝的日子。骨子里那种争强好胜的基因,让她不甘心过这种一眼就能看到头的生活。她想,自己才31岁,难道就这样在家退休养老吗?她了解到,一些女运动员退役后在家做全职太太,时间久了与社会脱节,魅力尽失,给婚姻蒙上阴影。想想自己有可能重蹈她们的覆辙,她脸上的笑容越来越少。
郭斌开导她:“过去20多年你生活太苦了,就安心在家享受吧!我有能力让你过你想要的生活。如果你烦了,可以周游世界。”但从小自立自强,一路从奋斗中走过来的王楠并不期待这种坐享其成的奢华,她觉得自信、工作着的女人最美丽,她还是渴望出去工作,实现自己新的人生价值。她诚恳地对丈夫说:“每个女人对幸福的理解不一样,我还是想过职业女性朝九晚五的生活,更充实。”
此时郭斌已39岁,希望王楠尽快孕育宝宝,不赞成她上班。丈夫人到中年,想要孩子很容易理解,王楠妥协了。但此后,种种纠结、烦恼在她心头萦绕,让她越来越不快乐。2009年2月,得知牛剑锋、杨影等退役队友都走上了新的工作岗位,开启了崭新人生,王楠更加落寞。自己除了乒乓球什么也不会,她觉得未来一片迷茫。心情不佳,王楠就去街头闲逛,看见路边卖青菜的中年大妈熟练地择菜、过秤、收钱,她都羡慕对方有事干,能靠自己的能力生活。
这年4月,郭斌陪王楠在海边散心。碧空如洗,水天一色,点点白帆在海里荡漾,王楠却无心欣赏美景。突然,一个波浪涌到王楠脚下,她黯然道:“我真想追随波浪走向大海,一直走下去,直至被浪花吞没。”一句话刺痛了郭斌的心,他这才意识到,赋闲在家给王楠带来了多么大的痛苦。自己与王楠结婚的初衷是想让她快乐,如今她却像笼中的鸟雀,生活一天天黯淡。郭斌握住妻子的手说:“对不起,我太自私了!你出去工作吧,我全力支持你。”
鉴于王楠运动生涯中取得的突出成就,相关部门安排她到共青团中央统战部工作。2009年5月,王楠离开威海来到北京,郭斌也将事业重心转到北京,夫妇俩重新在京城安了一个家。赋闲在家烦,谁知进入职场后,王楠觉得更烦……
上班第一天,领导将王楠领进一个大办公室。因空间有限,单位暂时没有为王楠安排办公桌,领导指着一个空座位说:“同事休产假了,你暂时在这里办公。”办公桌上堆满了旧杂志、报纸、资料,上面蒙着了一层灰。王楠在两平方米的空间里安置下来后,心里很沮丧。
下班回家,王楠冲郭斌发牢骚:“天天盼上班,哪知工作环境远不是我想象的那样!”郭斌是从基层一步步打拼出来的,安慰道:“再就业心态很重要,在乒坛你是奥运冠军,进入职场你却是一名新兵。”王楠听罢沉默了。
谁知随后单位组织的一次活动,对王楠又是沉重一击……
王楠所在的部门,负责与港澳地区开展与青少年相关的文体交流活动。2009年7月,共青团中央在单位礼堂举行港澳杰出青年联谊会。王楠提前两天被安排与同事布置会场,她与大家一道摆放桌椅、桌签、鲜花,调整麦克、音响,登记接待……这些琐碎工作,严重打击了王楠的自信心:自己是堂堂奥运冠军,难道只配做这些没有含金量的基础性工作吗?以前在国家乒乓球队,王楠无论去哪里,都有人订机票;到达目的地,工作人员准时将房卡、饭卡交给她;每次活动她都是焦点,被鲜花掌声包围……两相对比,王楠感受到深深的失落。
運动员时代,王楠就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全国青联委员。联谊会当天,她身着得体的职业套装,面带微笑地站在门口为嘉宾开门。很多嘉宾都是她的朋友,一见面就热情地问:“王楠,你也来了?”“王楠,你坐哪儿?”她尴尬地说:“我是会务接待,为你们服务。”朋友们眼里流露出惊讶和不解:叱咤风云的王楠怎么会做这种琐碎工作?因王楠是众人瞩目的公众人物,与会领导有意让她在会议圆桌旁就座。见同事们都恭恭敬敬地站在会场四周,有着强烈集体荣誉感的王楠不想搞特殊,与大家一道站了整整两个小时……
回家的路上,巨大的心理落差让王楠心里别有一番滋味。一进家门她就冲丈夫唠叨:“我好歹也是奥运冠军,现在怎么就成了服务人员?今天在会议室站了一上午,面对朋友们惊讶的目光我很伤自尊心。”郭斌清楚妻子心中的落寞,微笑着看着她,默默听她倾诉。等王楠发泄完了,郭斌拿起车钥匙说:“走,我陪你去护城河边看看风景。”他将车泊在树荫里,然后与王楠手牵手沿着护城河漫步。清凉晚风中,郭斌娓娓讲述自己创业的艰辛与不易,回忆两人相恋的甜蜜过往。待王楠情绪平复,他才开车载妻子回家。endprint
尽管王楠有着辉煌过往,但在单位没有任何特权。她每天早晨8点半准时到达办公室,与同事一道打开水、拖地、擦桌子。一次,王楠拿着抹布擦窗玻璃,不小心被窗棱上的金属毛刺划破了手指,鲜血直流。她赶忙找来创可贴包扎,内心无比沮丧:自己怎么连这点小事都做不好?难道除了打乒乓球真的一无是处?
而且,同事觉得王楠是奥运冠军,有着一般人难以比拟的高起点,误以为她高不可攀,对她敬而远之。中午在单位食堂吃饭,大家与她保持一定距离;平时与她交流,也表现出过分的客套……无论王楠态度怎样和蔼,始终难以融入同事的社交圈,这让她内心格外孤独。很长一段时间,王楠一走进单位大院就黯然神伤。再就业的职场不适,让她十分纠结,备感压力。
2010年9月23日,王楠在北京生下儿子郭麒。32岁做妈妈,王楠沉浸在惊喜与激动中。但待到儿子满月后,王楠的情绪出现剧烈波动,加上职场不适给她留下的心理阴影,导致她出现了轻微产后抑郁症:莫名地烦躁,情绪低落;一晚上要醒来好几次,深度睡眠严重不足。有时儿子哭闹,她也脆弱得跟着落泪……
郭斌从网上得知产后抑郁的种种危害后,心里非常焦急。这年11月,他向医院的专家朋友寻求对策,对方负责任地给郭斌减压:“别紧张,40%的高龄产妇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产后抑郁。王楠的情况不算严重,不需要吃药,更无须住院。最好的治疗方法是让她多享受家庭温暖和亲人的关怀。”郭斌决定,亲自陪伴妻子走过这段人生的特殊时期!
遵照医嘱,郭斌在家里播放《春江花月夜》《太阳岛上》等舒缓曼妙的音乐;卧室窗台摆放两盆绿植,绿植的每片叶子都生机勃勃。王楠的父亲王德占、母亲肖悦退休后定居北京,郭斌经常接他们来家里团聚。亲人们配合王楠给郭麒洗澡;围在一起包王楠最爱吃的酸菜馅水饺……融融亲情犹如春水,让王楠感到温暖。
2011年4月,王楠与丈夫带儿子去医院打疫苗。针头刺进郭麒的胳膊,小家伙居然没有哭。郭斌趁机开导王楠:“儿子遗传了你的坚强。当年你被查出甲状腺癌,外界和媒体都预言你的运动生涯就此终结,但你挺了过来,坚强地出现在北京奥运赛场,并收获一金一银。与那时相比,产后抑郁和职场不适真的算不了什么。”一句话勾起了王楠的回忆——
2005年,王楠莫名其妙地感觉眩晕、虚脱,一检查,居然是甲状腺癌。郭斌当天就为她办理了住院手续,并向她隐瞒了病情。癌症病灶被切除后,王楠躺在病床上,脖子上插着两根导管,无法说话,卫生间都不能上,精神几近崩溃。郭斌眼含热泪安慰她:“没事,甲状腺肥大,切除了,休息一段时间就好了。”王楠打点滴时,郭斌经常跑到11楼走廊,蹲在垃圾桶旁失声痛哭。出院后王楠才知道,为什么丈夫每次进病房眼睛都是红肿的。
这些年,丈夫与自己恋爱、结婚,承受方方面面的压力和非议,付出了很多;自己能坚持到北京奥运会,有他的一份功劳。王楠不忍丈夫再為自己操心,动情地说:“谢谢你这些年陪我走过各种艰难,我没你想得那么脆弱,会调整好自己。”王楠说到做到,从那以后,她以爬楼梯、慢跑、打乒乓球等运动方式与产后抑郁抗争。坚持两个月后,她彻底摆脱了烦躁、颓丧等负面情绪。
休完产假,王楠重返工作岗位。郭斌发现她依然不快乐。他知道,妻子或多或少还生活在奥运冠军的光环里,没有真正放低姿态,融入新的职场。只有帮妻子摆脱职场不适,她才能真正成功再就业,实现华丽转身。
中国人民大学人力资源中心每周六举行职场讲座,从这年夏天开始,郭斌雷打不动地陪王楠去听讲座。通过系统培训,王楠学会了在职场如何有效沟通,掌握了如何提升综合职业素养,懂得了职场心态管理……此后,王楠彻底抛弃过往光环,放低姿态与每个同事交往。她每天第一个赶到办公室开窗通风,打开水,将办公桌擦干净,连前台摆放的君子兰,她都将叶片一一擦拭……
为融洽王楠与同事的关系,郭斌还将妻子的办公室同事请到家里做客。饭后,他组织家庭乒乓球比赛,不管输赢每个人都有小礼物。有的同事没有开车来,王楠就热心地驾车送他们回家。
王楠工作的统战部门经常出国,郭斌买来各国外交礼节的光碟,让王楠观摩学习。一些国家、民族的禁忌,他也一一写在纸上,然后张贴在床头供王楠学习……在丈夫的帮助下,王楠在工作上越来越得心应手。
经过近两年的磨砺,王楠由万众瞩目的奥运冠军成功转型为政府工作人员,变得淡定从容、稳重干练,讲话条理清晰,重点突出,谈起工作头头是道。同事们从内心里接纳她,敬重她,一致认为她不仅球商高,情商智商同样出众。2013年,王楠赴山东、河北进行传统文化调研,起草的提案获得社会各界好评。鉴于王楠出色的工作业绩,她被提拔为共青团中央宣传部文体处处长,堪称运动员成功转型的典范。
孰料工作刚步入正轨,生活又给王楠出了个难题。2014年春,郭斌远在山东威海的母亲突发脑梗,虽经抢救保住了性命,但始终昏迷不醒,成了植物人。王楠与婆婆情同母女,在医院守护两天两夜没合眼。这年5月,王楠与丈夫赶回威海,将婆婆接到北京尽孝。她和郭斌将老人送往博爱医院,请中医专家为婆婆实施针灸治疗。双休日,她以病房为家,给婆婆擦脸、清洁口腔、翻身,还用牙签刺激婆婆的十指促醒。
2015年秋,王楠第二次怀孕,连弯腰系鞋带都困难,但她仍挺着大肚子去医院护理婆婆。郭斌心疼妻子,说:“医院有专职护工,你就别操心了。”可王楠却说:“我和咱妈有心灵感应,我照顾她,她心里知道,对促醒有帮助。”王楠的孝心赢得了医务人员的交口称赞。
2016年4月28日,王楠在北京生下女儿,成为儿女双全的幸福妈妈。让王楠欣慰的是,就在她产后第二个月,婆婆奇迹般苏醒过来。因为要照顾一双儿女,王楠只得将婆婆送回威海,让家人照顾。但从此婆婆成了王楠的牵挂,她经常与丈夫开车带着一双儿女回威海看望婆婆。每次回北京,婆婆都眼泪汪汪地对她说:“你比我亲闺女还亲,真舍不得你走。”王楠一边给婆婆梳头一边安慰她:“过段时间我再来,给您做盐焗虾。”婆婆这才依依不舍地放她走。
至2017年6月,王楠已退役8年。这8年里,她由一名叱咤风云的奥运冠军变身为妻子、母亲、儿媳、公务员,身兼多重角色,每个角色她都扮演得堪称完美。而今,王楠事业成功,家庭美满,儿女双全,被她的球迷及万千网友誉为新时期“四好”女人——好处长、好儿媳、好妻子、好妈妈!
〔编辑:冯士军〕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