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乐智
我曾经在《四川教育》上看到了华应龙在《像农民种地那样教书》一文中写的一段文字,让我感慨颇多。华应龙在书中写到:庄稼长得不好,农民从来不责怪庄稼,而是反思自己:土是不是松得适宜,肥是不是施得及时,有没有及时浇水和除虫,因为他知道庄稼始终是无辜的。我们应像农民那样经常追问自己:学生上课为什么不专心,作业为什么总是出错?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农业,不是工业。”细细品味叶老的话,“农业”与“工业”最根本的区别在哪里?或许是农业的工作对象是有生命的吧……教育像农业一样需要期待,是一种守望,一种耐心,一份信任,一份宽容。
现在反思自己,从来没有好好地思考过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科学,学生们是否接受、适应这样的教学方式,有没有更好的方式,而是一味的抱怨学生,抱怨不听话的、不认真的学生,没有认真分析过为什么学生会不认真,怎样才能让学生对所学的学科感兴趣。因为正如华应龙所说:学生和庄稼一样是无辜的。有什么样的付出,就会收获什么样的庄稼。学生不仅是有生命的个体,而且他们还是有着独特思想的生命个体。我们的教育就必须分别对待,对每一个学生都要有不同的教育方式。想想自己,是否针对个别学生作了个别的教育方式了吗?当学生出现不认真的情况时,反思过其中的原因了吗?抱怨学生,还是反省自己,这是做教师的应该好好思考的问题。
教师也是人,是人都不是完美的,都会说错话也会做错事,工作中也会存在很多不足。对自己做错的事,知道悔悟和责备自己,这是敦品励行的原动力。不反省不会知道自己的缺点和过失,不悔悟就无从改进。作为一名教师应该把反省自己作为每日的功课。
所谓反省,就是反过来省察自己,检讨自己的言行,检讨自己的工作,看一看有没有需要改进的地方。
反省的目的在于建立一种自我监督的内在反馈机制。通过这种机制,我们可以及时知晓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及时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良好的反省机制是一种自我心灵“自动清洁系统”或“自动纠偏系统”。反省是砥砺自我的最好磨刀石,它能使你的想象更敏锐,能使你真正认识自我,发现自己工作中的不足。
时下,许多行业都有注重自我反省的习惯,以增强行业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西方一家企业在一天工作结束时,抽出下班前的十分钟,让员工集合起来一起做一次“晚祷”,由老板领头朗诵下面几句话:我今天8小时的工作,是否有偷懒行为?或反思我今天的工作是否有任何缺点?或扪心自问我今天的工作是否尽了全力?或自省我今天是否说过不当的话?
首先,要正视人性的弱点,认识反省自我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人的通病都是“长于责人,拙于责己”或以“自我为中心”。反省要求的是“反求诸己”,而不是找他人的不是。反省是一面心境,通过它可以洞观自己的心垢,反省机制的建立将彻底改变这一局限。反省难就难在你愿不愿意去看到心垢,有没有勇气去洗刷它。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要一味地抱怨学生,眼里只有学生的不足,看不到学生的优点,一门心思去找学生身上的缺点,而不去反省自身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其次,要反省是认识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和实现自我价值的最佳方法。成功学家罗宾认为:“我们不妨每天结束时好好问问自己下面的问题:今天到底学到了什么?我有什么样的改进?我是否对所做到的一切满意?”如果我们每位教师在每天结束时都能真诚的问问自己上面的问题,这就是反省,其目的就是要不断的突破自我的局限,省察自己,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反省的内容就是时时扪心自问自己的教学方式是否正確。我们不妨每天结束时好好问问自己下面的问题:今天的授课到底怎么样?我有什么地方需要改进?学生在课堂上是否适应我的教学方式?今天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是否学回了该学的知识?我在下一步的教学中应该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哪一个学生还需要个别沟通?每天进行“心灵盘点”,有益于使自己知道教学的得与失,思考今后改进的策略。
反省的方式可以灵活多样。至于反省的方法,有人写教学反思,有人写教学札记,有人写日记,有人则静坐冥想,只在脑海里把过去的事情拿出来检视一遍。
只要我们都关注自身的发展,我们就无法回避认识自我的问题。我是谁?我能干什么?我做的怎么样?我要到那里去……茫茫的人生旅途跋涉,我们都必须点亮一盏心灯,“一日三省吾身”,时时叮嘱自己一路走好。只有这样,我们的成功之路才能越走越宽广。
总之,教学反思是一种有益的思维活动和再学习活动;也是回顾教学——分析成败——查找原因——寻求对策——以利后行的过程。一个优秀教师的成长过程中离不开不断的教学反思这一重要环节。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地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地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而知困”,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