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若干年重要的不是如何赚钱,而是守住风险

2017-09-12 12:43陶冬
中国商人 2017年9期
关键词:犀牛杠杆经济

陶冬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后,金融界最流行的词汇叫“灰天鹅”。米歇尔-沃克在《灰犀牛》一书中对此的解释是,“一种既存的巨大危险,而真正的危险在于人们选择对危险熟视无睹。”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如是说,黑天鹅主要是指没有预料到的突发事件或问题。灰犀牛,一般指问题很大,也早有预兆,但是视而不见,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结果导致了后果严重的问题或事件。存在“灰犀牛”风险隐患的领域包括影子银行、房地产泡沫、国有企业高杠杆、地方债务、违法违规集资等。

给财经领导小组鼓个掌,认识风险,勇于承认风险,是消弭风险的第一步。自从我于2013年初发表关于影子银行、地方债的研究文章后,收到了不少来自政府不同部门的批评,有善意的,也有不太善意的。不太善意的批评,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唱衰中国”。

作为中国人,我深爱中国,看好中国经济的长期前景,但是不能对经济出现的短期问题熟视无睹,这是经济学家的职业道德,也是对中国长期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期盼。一个健康的经济是不会被唱衰的,一个不健康的经济得不到必要的纠正,则可能被做衰。

大约10年前,中国经济经历了一场结构性转型,制造业、出口业主导的增长模式遭遇瓶颈,增长潜力开始回落,中国进入了后工业时代。

这场经济结构变化恰好与全球金融危机在时机上重叠,政府推出了以“四万亿”为代表的一系列经济刺激措施。这轮刺激措施对于稳定中国乃至全球信心,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是必要的、及时的。

但是,决策者在之后的形势判断上出现了误判,将结构转型所带来的增长放缓认作危机的一部分,货币扩张、财政刺激常态化了,“保增长”在相当时间内成为经济政策的中心。

人为地制造GDP增长是有代价的,影子银行、房地产泡沫、国企高杠杆、地方债务应运而生,迅速扩大。中国经济中最强的一环居民储蓄,通过各种渠道被引导出来为人造增长买单,为高杠杆买单,被牢牢地捆绑在地方平台、房地产的战车上。同时,政府投资制造挤出效应,民营投资逐渐萎缩,制造业逐渐萎缩,金融投机盛起,实业举步维艰。

为了保增长,居民储蓄一次又一次地被引导到中国经济最弱的几环上,去救火。理财产品、保险资金、房地产、地方债置换,形式不同,性质无异。中国经济的杠杆率原本不高,但是负债水平近10年来飙升,目前已经超过250%。美、欧、日负债多为政府债务,起码受到印钞权的支持,中国的债务则多为高风险企业的公司债。

认清風险,下决心化解风险,比讳疾忌医要好,这是政府明智之举。但是这个过程必然带来一个货币环境收缩的过程,尽管央行会作适当的微调,趋势还是明显的。

这次金融工作会议的声明中,提到风险31次、监管28次,是乃共和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在我看来,政府态度十分清晰,2003年以来第一次持续的货币政策收缩无可避免。

中国已经有太长时间没有货币收缩期了,以致不少投资者将力度越来越大的信贷扩张看作常态。中国人民银行在过去也曾若干次试图收缩银根,但是每次都半途而废。这次不同,金融工作会议所传递的讯息来自最高层,代表中国经济的长远利益。

经济出现周期性下滑并不可怕,有上升周期,必有下降周期,然后才有另一个上升周期,这是经济规律。下行周期给经济一个出清的机会,为新的周期制造基础。古今中外,莫不如是,如同春夏秋冬一般正常。但是下降周期势必带来更严峻的信贷环境、营商环境,个人消费和企业盈利会受到影响,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也会受到影响。企业和个人都应该为此做好准备,不仅自己要在现金流上审慎准备,还要关心自己上下游企业个人的资金状况。未来若干年重要的不是如何赚钱,而是守住风险的门户。

其实“灰犀牛现象”并非中国的专利,全世界的央行都因信贷过热、房地产过热、通胀超标而改变货币政策基调,这是应对系统性风险的必然政策套路。从历史上看,政策收缩期资产价格下调的机会较大。endprint

猜你喜欢
犀牛杠杆经济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暴脾气的犀牛
降杠杆引发股指冲高回落
犀牛
判断杠杆哪端下沉的方法和技巧
犀牛哥哥道歉
Does a Junk Food Diet Make You Lazy?
经济